APP下载

再创大通新辉煌

2001-12-01李海俊

中国民族 2001年6期
关键词:总产值大通造林

李海俊 王 平

这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

这是一片回、土、汉、藏等23个民族聚居并共同建设的家园。3000多平方公里的大通,是国宝舞蹈纹饰彩陶盆的故乡。这一片沃土,积淀了丰硕、晶莹的自然宝藏;勤劳的42万各族群众,在此书写了博大精深的灼灼华章。

15年沧桑巨变,15年春华秋实,大通人民满怀信心地迎来了自治县成立15周年。

自1986年7月自治县成立以来,全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强县富民”的工作方针,以国家、省市驻县大工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8.5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8.57亿元,比1986年增长3.2倍;油料总产量达3591万公斤,比1986年增长3.64倍;全县可支配财力达18471万元,比1986年增长6.42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0597万元,比1986年增长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3.54元,比1986年增长4.23倍。

大通作为西宁市辖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优越。宁张公路(西宁——甘肃张掖)贯穿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宁大铁路全长23公里,并建有厂矿支线7条,可承担各种物资的运输。县城离西宁市30公里,距飞机场50公里,是青海省通向河西走廓的重要通道。邮电通讯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市话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据化、无线寻呼自动化”。大通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通讯优势和良好的科技经济基础,成为西部大开发中企业家投资兴办实业的理想地区。

大通素有“北方粮仓”的美誉,全县有75万亩耕地,222亩草场和10万公顷葱笼苍茫的林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蚕豆、油菜等。近年来,大通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加快向“两高一优”目标迈进,使农业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化、区域化,形成了种养加结合,农林牧副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高产优质低耗农业的推广,使大通成为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500家粮棉大县之一,建成了国家粮油储备库,蚕豆、豌豆、油菜等年出口量占全省的40%。

大通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全县森林总蓄积量为9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6.4%,名列全省前茅。1990年以来,全县以每年完成3至6万亩左右成片造林、150至250万株农田林网、10万亩封山育林任务的速度,已完成人工造林24万亩,营造农田林网710万株。每年造林面积核实率都保持在95%以上,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畜牧业生产结合扶贫项目稳步增长。在“6521”工程基础上实施的“三个养殖带”战略,给农村牧区千家万户的致富带来了光明。县上已在青林等乡建成6个牛羊育肥基地,在朔北等乡建成5个商品猪生产基地,在塔尔等乡镇建成奶牛和鸡养殖基地。2000年,全县草食畜存栏36.2万头(匹、只),猪存栏13.86万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9531.6万元,比上年增长14.76%。全县养殖重点户和规模户达12902户,育肥牛养、生猪等23.18万头(匹、只),养畜户人均纯收入3974元。

地方工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通县是全省重点工业区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以硅酸盐、煤炭、冶金、电力、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中水泥、耐火材料、煤炭、陶瓷、畜产品深加工等已具有一定规模。在青海铝厂、桥头发电厂等8家中央、省驻县大中型企业的辐射带动下,一个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正在兴起。2000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00597万元,年均增长29.99%;完成工业总产值60501.7万元,年均增长25.46%。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对外经济协作不断扩大。随着商贸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个体、集体和国营商业网点密布全县,“九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437万元,平均增幅达8.38%。在广泛的经济联合中,大通与新疆、山东、甘肃等省(自治区)的市、县结为友好市县。2000年全县招商引资5587.4万元,对外贸易出口总值达108万美元。

面对西部大开发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秉炎黄气质自强不息、乘改革春风勇往直前的大通各族人民,在“十五”期间确定了建成全省综合实力最强县的奋斗目标,为大通经济腾飞展示出亮丽诱人的前景。大通人愿与天下英才、志士一道,开发科教兴县的宏大主题,再创大通新辉煌。

猜你喜欢

总产值大通造林
基于我国疫情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聚类分析
数字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大巧若拙
中关村延庆园总收入首次过百亿
浙江海洋经济年总产值2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