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细无声

2001-12-01李延良

中国民族 2001年6期
关键词:马先生少数民族学生

李延良

费孝通先生在2000年的《读书》上,连续发表了两篇谈话,一是纪念曾昭抢先生,一是纪念潘光旦先生。费老自谦地说:相对他们二位自己是“晚一代”的人,并且说到上一代人的主要特点是爱国、爱学术,能做到“推己及人”,还说这个“己”是“SELF”(我的理解就是“品质”)。费老说:他们两代人“最关键的差距是在怎么做人。看了这两篇谈话,想想做为费老的学生和后代,我们与费老一代人的差距又有多大呢!

建国初期,中央民族学院成立,费老被任命为副院长。他这位副院长不是挂名的,而是认真办事的。

记得学院西郊的基建工程,设计人就是由费老特邀的梁思成先生,以梁先生的造诣,建筑自然是经典之作。民族学院的礼堂及几座教学楼、办公楼,都建得飞檐流丹,娉婷可爱,后来被定为仿古建筑的典型。这些精美的古典式建筑与梁思成先生的名字分不开,其实也包含了费老的心血,与费老的名字也是分不开的。当时的藏族学员、学生会长杨炎候曾说:“费先生对建设民族学院功不可没。”

中央民族学院的首批学语言的学生,是从全国各大学文科调来的,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这批学生的专业是学习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记得当时费老为此煞费苦心,多方奔走,邀请大师级的著名教授来上课。现在回忆起来的有罗常培、吕叔湘、袁家骅诸先生。罗先生讲授语言学、吕先生讲语法学、袁先生讲语音学。中央民族学院首批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生,正因为接受了这些大师们的教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才能在后来几十年的岁月中,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推广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记得费老在一次讲话中曾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是艰苦的,但那里是未开垦的处女地,是一座座金山、银山,有待你们去开创挖掘。他的这些话,至今仍响彻耳底,记忆犹新。大家也听说老费年轻时,深入瑶山,调查研究,不幸受伤,因而失去了夫人,但仍义无反顾的故事。这些都激励着同学们,大家学习费老的精神,不畏艰险,不怕磨难,一生奔波于深山密林、戈壁荒原的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成绩。

还记得罗常培先生第一次来上课时,是由费老陪同的。费老不仅介绍了罗常培先生的简历及学术成就,还亲自为罗先生脱大衣、搬坐椅,极尽“后辈”之礼。这一切细节,都给学生们以深刻印象,从中学习到尊师做人之道。还有一件事,印象更是深刻。费老为了各族青年学生们的健康,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特别邀请清华大学马约翰先生来作体育锻炼的演讲。那是一个严冬(五十年代初北京的冬天比现在要冷得多),费老陪马先生走进礼堂,马约翰先生一头银发,却红光满面、眼光有神。上身穿一件白衬衣,外套一件西服上衣,领口系一黑色领花,下身穿一件半短的缩口呢裤。礼堂舞台的台阶有七、八级,马先生却两步跳上台去,还未开讲,已使人觉得精神矍铄、气骨豪劲。当讲完锻炼方法、生活规律之后,马先生要给大家示范如何做运动后的按摩,问谁上台来帮忙示范?费老在台下问:我可以吗?马先生说:当然可以。费老就纵身上了讲台,躺在上面,马先生则边讲解、边在费先生身上做示范,大概有20分钟。台下,大家先是惊奇,后是感动,因为都知道,费老是为了大家身体的健康啊!记时80年代中期,在四川凉山与一起在首期军政班学习的彝族同志谈起此事时,他还感慨地说:我的健康身体与马约翰先生的报告有极大关系。马先生这套运动方法及生活规律,使大家受用一生,费老可谓用心良苦。

新中国成立后,费老在民族学院时间最长,经历了种种运动。特别是在1957年和1966年两次风潇雨晦的日子里,费老都深受其害。但他襟怀宽广、气度恢宏。运动中,家中保姆不准用了,有时就看到费老自己挎一个竹篮,排队买菜,还与周围的人有说有笑,心情闲适,无异寻常,俨然是老百姓的一员。大家望而嗟叹,心目中自然想到祸福荣辱,不足萦怀的高雅品格,想到这才是真正的社会学家。后来费老做了国家领导人,有很长一段时间,仍住在中央民族学院。晚饭后,他出来散步,见到熟人和他的学生们,也还是热情招呼,说说笑笑。虽然大家知道他时间宝贵,但仍愿向他问候一下。这时他给人的印象是位高不亢、平易近人,故人自有故情在!使人不禁想起“布衣宰相”。

前些年费老去云南,那里有他的很多各族学生,其中就有中央民族学院毕生的。学生们知道费老到云南后,一定要见他。见面时,费老仍是循循善诱,肯定大家一生扎根边疆,不畏艰险的做法,鼓励大家要与少数民族人民打成一片,为少数民族服务到底。

总之,每次见到费老或想起他,心中油然升起的是怎么做人,做学问。想到的是他对于知识、事业的发展,成败升沉的阅历、故人朋友的交际,都能做到行止无愧于天地,褒贬自会入春秋!还自然会想起古人的诗句:“春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来。

费老以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笔墨之间,意蕴无穷。正像他说的:人要有“志”,没有志了,文化就没有底了,没有根本了。这的确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猜你喜欢

马先生少数民族学生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马叙伦与“三白汤”
少数民族的服装
找路边“专业防水”上门服务,说好的3000元却变8000元?!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