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绕不过工业化

2001-12-01武吉海

中国民族 2001年5期
关键词:财税工业化贫困地区

武吉海

实现可持续工业化发展绕不过工业化

进入新世纪后,少数民族穷困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一是面对工农也大路产品产大于销和买方市场的激烈竞争,农民增收和工业增效越来越困难;二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制住,工业污染又敲响了城镇环保的警钟;三是部分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乡村还没有解决温饱,县级财政困难使拖欠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的现象日趋严重,基层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呈削弱趋势。解决这些困难,无疑要抓好农业农村这个基础,但更重要的,来得快的还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选择工业化突破。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工业化。农业发展的潜力我们概括为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除了土地制度要选择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外,土地产出在一定阶段内是有限的,农业受自然条件和科技投入的限制,其总量增长效益增加相对工业来说是低速的,常规增长率一般在3%左右。工业发展的潜力相对农业大一些,如果发展项目选的比较准,在经济景气时期增长率10%是完全可能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总量扩张最容易起势的是工业,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能挑起后来居上大梁的也是工业。

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应成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功方向。最现实的追赶是加快发展工业,使工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认真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经验教训,注意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选好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从严治理工业污染,尽量降低工业化成本。

增加居民收入和财政税收绕不过工业化

工业是多数县市财税收入的大头。以湘西州为例,200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34%,工业就业人口占全部社会劳动力的6%,所创造的财税收入占财税总收入的75%而70%的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财税收入只占财税总收入的14%。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的7年间,湘西州新增财税收入的75%来自工业。实行分税制后,有的县市不搞工业连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发放和基层政权运转都保证不了。多数县市这些年国民经济收入二次分配和建设投入主要靠工业积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也很少例外。财崐税的增长主要靠工业,决定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从根本上缓解财政困难绕不过工业化。

增加居民收入受益面大的是工业。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往往是几户龙头企业带活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解决一方就业。通过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带动第三产业,容纳城镇就业,实现富县富民。到县市分析,居民收入增长快的,绝大多数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或工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居民新增收入的重头来自务工收入。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反过来刺激了消费,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财政增殖滚动快的也是工业。现代工业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股份制企业融资尤其是上市融资加快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扩张规模使财富大幅度增殖成为可能。至今为止,投资工业特别是投资信息产业等新兴工业仍然是回报率最高的行业。工业在创造社会财富上的巨大作用决定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治穷脱贫离不开工业化。

实现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绕不过工业化

当前我们面临的农民增收困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靠发展农村经济,二靠向城市转移剩余劳力。或者换句话说,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的人均占用资源。从二三产业消化农村剩余劳力的容量来说,起步阶段要靠工业。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了商业服务业才活得起来,城市化才有坚实的实业基础,从农村涌向城市的农民才有谋生的职业。工业化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

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离不开工业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再由现代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转型,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所说的跨越式发展,应是指生产力发展中技术、管理的超常规进步所带来的经济超常规发展,或者说,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能超越某些常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至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例说明,经济发展可由农业社会直接进入信息社会,超越工业化发展的历史阶段。

在体制变革中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也有赖工业化的推动。先进的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往往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产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技术变革中推动制度变革,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来得快。用工业技术改造农业,用工业组织形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用工业的先进经营管理办法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这是沿海和内地不少发达地区经济起飞的成功经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一缺资金,二缺人才,而选择工业突破容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锻崐炼人才,从工业化入手容易融如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

猜你喜欢

财税工业化贫困地区
“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构建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对我国高校财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