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首:“上海五国”杜尚别首脑会晤

2001-08-13傅全章

世界知识 2001年14期
关键词:五国总统上海

傅全章

2000年7月5日,中国、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了“上海五国”第五次首脑会晤。此次碰到了前所未有的会晤地点的安全问题,商定会晤日期也费了不少周折。然而,五国克服了技术上的诸多困难,准确把握地区安全这一会晤主题,就此达成了广泛共识,确定了今后地区合作方向,发表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杜尚别声明》, 使五国新千年首次盛会获得巨大成功。

戏剧性地消除会晤地点的安全障碍和会晤日期上的分歧

1999年8月,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第四次“上海五国”首脑会晤上,江主席倡议第五次会晤在塔首都杜尚别举行,叶利钦总统当即做了支持的明确表态,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总统阿卡耶夫也表示赞同。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塔总统拉赫莫诺夫更是感到无比欣慰,随即全力以赴地开始准备工作。然而,经过五年内战浩劫的塔吉克斯坦尽管实现了和平与民族和解,但社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而且就在这一节骨眼上杜尚别接连出事:先是我驻塔使馆经商参处办公楼被内讧的塔方军警在交叉路口火并时的流弹击中;接着,杜尚别市市长、议会上院议长乌巴伊杜洛耶夫的座车挨了定时炸弹,乌受伤住院,同车的安全部副部长身亡;随后杜市的舍罗吉大街的一幢俄驻塔边防军军官的宿舍楼发生地雷爆炸,所幸无人员伤亡。此外,恐怖分子也在中亚一带蠢蠢欲动,扬言要趁“上海五国”首脑会晤之机寻衅滋事。塔方指出,类似上述刑事案件各国皆有,呼吁国内外媒体不要炒作,以免加剧事态的发展,同时向未来与会各方保证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一切恐怖活动。

为打消各方顾虑,塔政府成功地展开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以表明总体政治形势稳定,安全可保无虞。4月,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应邀访塔,在塔总统故乡丹加拉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这一场面展示了从首都到农村的一片祥和景象。特别是在6月中旬,即五国首脑会晤前夕,塔在杜尚别出色地组织了中亚经济共同体四国首脑会议,并乘机安排哈、乌两国总统顺访,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期间,江主席访塔先遣组也抵达杜尚别,经过缜密考察,认为塔方安保部署思路清晰、措施得当、安全有保证。至此,横亘在通往五国首脑会晤道路上的障碍被彻底清除。

与安全问题同样重要的是会晤时间问题。要找到对五国首脑合适的统一时间,协调起来十分困难。本来,在第四次会晤时五国首脑已初步选定了春暖花开的5月。3月29日,我方提出5月19日或20日的具体建议,未想到与塔方意见惊人地吻合。然而,俄方认为该时间对俄有困难,建议将时间改在5月底。最后,俄还是赞同了中方建议的日期,哈、吉两国也相继认可。哪知未过几日,新问题又产生了,我方领导人因工作安排上的调整需另商五国首脑会晤时间。这次中俄经协商提出了7月5日的具体建议,塔、吉随即表示赞同,但届时哈总统要留在家里祝寿。怎么办?刚好6月在莫斯科召开独联体首脑会议,这为俄、哈总统就此取得一致意见提供了契机。经过磋商协调,7月5日这一天,“上海五国”首脑在塔首都杜尚别欢聚一堂,一方面举行历史性的第五次会晤,同时喜气洋洋地为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祝寿,这为此次聚会凭添了喜庆气氛。

极大地推动了地区合作和多极化的发展

此次会晤的四年前,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掀开了五国关系史的新篇章。自那时起,从上海、莫斯科、阿拉木图、比什凯克至杜尚别,五国在实践中不仅摸索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之路,而且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不同于“冷战”思维的新型安全观、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具有重大的世界性意义。而此次杜尚别会晤虽是前四次会晤精神的继续和发展,但因形势的变化具有自己鲜明特色。

首先,地区安全成为第五次会晤的主要议题,五国元首高瞻远瞩,经过深入讨论,进行周密部署,把地区安全合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地跨欧亚大陆的中俄两个大国及地处欧亚接合部的中亚三国哈、吉、塔不能不关注来自五国区域内外的各种干扰和破坏本地区和平稳定的因素。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等三股恶势力在俄车臣、塔吉克斯坦相继遭受失败后,又将矛头对准乌、吉、塔三国交界的费尔干纳盆地,频频制造流血事件,企图再造中亚新热点,一举摧毁三国世俗政权。某些地区外部势力也极力利用恐怖分子及车臣流窜匪徒在中亚及其周边兴风作浪。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五国首次在《杜尚别声明》中把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并列为三股恶势力,指出“三恶”对地区安全、稳定与发展构成“主要威胁”,决心予以“联合打击”。为此,五国将尽早制定相应的多边纲要,签署必要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条约和协定,定期召开五国执法、边防、海关和安全部门负责人会晤,视情在五国框架内举行反恐怖和暴力活动演习。就是说,五国将从共表决心的声明发展到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将大大深化五国维护地区安全的合作力度。特别是联合举行反恐怖和暴力活动演习,以及支持吉尔吉斯斯坦关于在比什凯克建立反恐怖机构的倡议,更是全新的重大举措。这一切涉及政治、外交、军事和军技等各领域的合作,将对地区安全与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此次会晤还把发展本地区的经贸和经济合作提高到新水平。经贸和经济合作是五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要条件,而五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又能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五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能源及其他各种资源,加上雄厚的科技潜力,互补性强,因而五国进一步拓展经贸和经济合作的前景十分美好。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逐步实施,又为五国之间双边及多边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为此,声明吁请各方在平等和互利合作基础上全面鼓励在五国框架内理顺和发展经贸伙伴关系,特别是各方一致响应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关于举行以经济合作为主旨的五国政府首脑会晤的倡议,这对促进五国多边经贸协作、繁荣地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第三,此次会晤有力地促进了五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密切合作。五国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地区安全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因而此次就广泛的国际问题,如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对以“人道主义”和“保卫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反对违反1972年《反导条约》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反对建立破坏地区稳定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等,达成了广泛共识。这完全顺应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潮流。

“上海五国”框架内的首次外长会晤。2000年7月4日是紧张而富有成果的一天,外长们总结了“上海五国”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就国际和地区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并取得了广泛一致,为第二天即将举行的元首会晤做最后的准备,发表了具有意义的联合公报。继国防、安全部门领导人会晤之后启动的外长会晤机制,是五国合作机制化的又一重要步骤,从此,五国外长年度会晤的做法正式确定下来。

首次提出“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的名称问题。乌兹别克斯坦以观察员身份与会,使原有五国变成了六国,于是推动该机制朝着组织方向转变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中国主张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一机制,希冀其“实化”。可喜的是,五国首脑在大会讲话中对把“上海五国”机制变成“多边合作的地区结构”的意见是完全吻合的。

乌兹别克斯坦与会首次引起的扩员问题。乌作为观察员与会,受到“上海五国”的欢迎。如果乌方提出正式加入,这个问题就要提交第六次五国首脑会晤讨论。“上海五国”机制不同于国际上某些封闭性组织,它是开放性的,这是一些国家提出加入的前提条件。但该机制毕竟还很年轻,新产生的扩员问题促使五国把制定本机制的章程、扩员的原则和标准等问题尽快提上日程。这里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有这么多国家要求加入,说明“上海五国”机制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吸引力日益增长,它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是不可阻挡的。▲

(本文作者曾任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

猜你喜欢

五国总统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中亚五国网络媒体对华关注度现状分析
“恶搞”总统成追捧
总统害羞了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总统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