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票裕的两次重大建策

2001-08-12

军事文摘 2001年8期
关键词:华野淮海战役渡江

爱 萍

在共和国的开国功臣中,有一位用兵如神、屡建奇功、深得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器重的将领,他就是名列十大将之首、享有“常胜将军”美誉的粟裕大将。1946年10月,华中、山东野战军集中行动后,中央曾专门指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谈起粟裕的战役指挥,与他一起指挥过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重大战役的陈毅元帅,曾深有感触地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就连不可一世的国民党王牌师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用兵,狡猾异常,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时候狠狠地咬你一口。”

粟裕将军戎马一生所建树的丰功伟绩,犹如巍巍崇山,浩浩大海。这里我们撷取他在解放战争中两次重大建策,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军事谋略的华光异彩。

在中央军委决定由他率兵南下时,粟裕却提出了:暂缓渡江南下

1948年1月下旬,刚在鲁西南打完沙土集战役的华野副司令员粟裕,突然接到中央军委命令:为把战争进一步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以配合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派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组成一兵团,由宜昌、沙市一带渡江南下,深入敌后,进行宽大机动作战,调动吸引中原敌人20至30个旅回江南,以减轻大别山和中原地区的负担,为中原部队创造大量歼敌的战机。军委还指示,渡江时间可在2月,或5月,或秋季,并要求粟裕把自己的想法“熟筹见复”。

显然,中央军委的意图涉及的是重大战略决策。但一向不以单纯地执行上级指示为满足的粟裕,从全局出发,对敌我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以更为谨慎的态度,投入了深深的思索。粟裕把3个纵队带到濮阳地区进行整训,厉兵秣马,同时以多种手段对敌人进行侦察,向长江沿岸地区派出先遣分队积极做渡江的准备工作。这段时间,人们经常看到,粟裕常常拿着中央军委的来电,仔细阅读、琢磨,陷入沉思;又常常一个人站在地图前,用铅笔和手指在图上比划着,一站就是半天。

经过反复考虑,粟裕逐渐认定了自己的意见:偏师南下,3个纵队10万大军,渡江后完全失去后方。在敌人心脏作战,敌人围追堵截会更为猖狂。渡江南进后,可以调动江北部分蒋军回防江南,但估计调动不了蒋军在中原战场上的4个主力军。而在中原战场,解放军要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必须组成强大的野战兵团,虽然中原已有我野战军10个纵队,但如果3个纵队渡江南进,而又调不走敌人在中原的4个主力军,则势必分散我军兵力,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兵力对比。3个纵队渡江转战预计会有5万人减员,如果留在中原地区作战,会以相当的代价歼敌3至5个整编师。两相比较,还是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

然而,粟裕这个决心是不容易下的。当时部队已为渡江南下作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真有点“万事俱备,只待渡江”的样子了。但粟裕还是从全局出发,于4月18日,把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报告了中央军委。

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后,十分重视,立即和中央书记处其他同志讨论。第二天,毛泽东便命令陈毅、粟裕从中原前线赶到中央驻地西柏坡当面汇报。4月下旬,粟裕和陈毅赶到西柏坡,前往毛泽东暂时居住的阜平县城南庄。

毛泽东听说粟裕来了,走出房门、走过庭院前去迎接。毛泽东此举,令卫士们吃了一惊,朱德、周恩来也很感意外。因为毛泽东自担任党的领袖以来,从未出门迎送党内同志。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详细听取了粟裕的汇报。毛泽东饶有兴味地问粟裕:“你说的打大仗,有多大?” 粟裕回答:“歼敌10万、20万,甚至更多。” 毛泽东又问:“甚至更多?你是想把蒋介石450万正规军全部歼灭在长江以北吗?”“不”,粟裕坦率地回答,“我没有想到这么多,只是构想过一次歼灭蒋介石50万至60万精锐之师。”毛泽东微微点了下头,说:“这需要时间,而现在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日子相当艰难。”

周恩来对粟裕说:我们考虑你如能率领华野一兵团挺进江南,就可能把敌人一部分主力从刘邓周围牵走。下江南确实不易取胜。能轻易取胜的地方,也不会派你去。对此高度信任,粟裕很是感激,但他仍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时,毛泽东不知出于何故,对粟裕说:“如你感到确有困难或不愿意率一兵团南下,我们可以考虑另换统帅。”对此,大家似乎有些不理解。粟裕也有些激动,但很快冷静下来,自信地说:“现在我们既然已经具备了大战中原的基本条件,就应该争取把敌人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如果从中原抽走了10万主力,削弱了坚强突击力量,我们就会失去更多的时间,甚至有可能推迟夺取全国胜利的时间。”

陈毅这时也坐不住了,说:“另换统帅?换谁?谁去都只有全军覆灭的结果,只有粟裕同志去,还可能保留三五万人,等待救援。” 是啊,率兵南下,仅是一个统帅者的问题吗?大家难言时,毛泽东笑了,他环顾四周问道:“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说到这儿,毛泽东示意休息。10分钟后继续开会,毛泽东问粟裕:“怎么样?粟裕同志,还坚持放弃南下的意见吗?” 粟裕坚定地回答:“是的,我个人意见还是认为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海地区大量歼敌,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为好。”“好!”毛泽东称赞了一声,又对大家说:“粟裕同志的坚定,进一步促使我们改变战略方针的决心。我认为粟裕同志的意见是可取的。华野一兵团暂时不南下了,先加入中原作战,力争实现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新战略。”

正是中共中央领导群体如此从善如流、豁达大度,才使粟裕这个战役指挥员的建议,得到扩展、升华而派了大用场。

会后,毛泽东单请粟裕吃饭。席间,毛泽东告诉粟裕:中央已决定,陈毅到中原局工作,华野由粟裕负责。对此,粟裕很感意外,忙说:“华野离不开陈军长。”“中央已经决定了,不能朝令夕改啊!”毛泽东仍坚持已作出的决定。粟裕思考了一下说:“那么,陈军长去中原局工作,最好仍然保留在华野的领导职务。”毛泽东对此表示同意:“就这么定了,陈毅同志去中原局,保留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职务,你兼任代司令员、代政委。”

就在此后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粟裕指挥取得豫东战役胜利,歼敌9万余人;中原野战军取得襄樊战役胜利,歼敌2万余人。这无疑是对粟裕建策的有力佐证。不久的淮海战役,歼敌55.5万余人,更加证明了粟裕建策的正确。

在战役的几个关键时刻,连献妙计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粟裕在中央军委指导下,组织实施了著名的济南战役,胜利地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在制定济南作战方案时,我军曾设想敌人会增派援兵,但蒋介石看到孤城济南已无法挽救,未予增援。针对敌人大量屯兵中原的现状以及线索,下一步如何行动问题,粟裕立即召开前委会议进行了研究。

对于在中原作战,粟裕思考已久。1947年第四季度,我3支大军已经在中原成“品”字型,完成了战略展开。但蒋介石在中原还能集中较大的机动兵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以集中或分散对付我军。我兵力分散时则集中进犯,我兵力集中时则后缩,敌我兵力相当时则与我纠缠。一段时间里敌我形成拉锯状态。为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粟裕反复考虑了我军的作战方针,认为面对敌人的新情况,我军必须把歼灭战发展到更大规模。如果我军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的歼灭战,而是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战机就很难寻找,当时3支大军各自对付当面敌人均显不足。从华野外线兵团的兵力来看,彻底歼灭敌人一路的兵力是够的,但必须邻区协助打援或钳制。只要我军能打两三个大歼灭战,形势必将改观。为此,他于1948年1月22日向中央军委建议,3支大军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针,以集中更大兵力,寻歼敌人重兵集团,兼顾开辟新区工作。1948年4月18日,他向中央建议华野l、4、6纵队暂不渡江,会同3、8、10等纵队,并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集中于黄淮海地区打大歼灭战,也是基于上述考虑。他认为解放战争以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变化,我军歼灭战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是个客观规律。这种大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济南战役,敌人援兵没有来,也有足够的力量,同敌人在江北再作大的较量。

济南战役结束当天,即9月24日,粟裕就根据前委会议讨论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向中央军委及华东局、中原局发了电报,提议:“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暴露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以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人陇海路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粟裕在电报中还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其中第一条建议是:“该战役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须加强一个纵队)攻占两淮(指淮阴、淮安),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授之敌……第二步,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尔后全军转入休整。”

中原局的领导接到电报后,致电中央表示支持粟裕的建议。毛泽东、周恩来对粟裕的建议十分重视。经中央政治局主要领导研究后。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文,向华野、中野明确表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中央军委在批准举行淮海战役之后,对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方针和指导原则又作了一系列指示。10月11日,中央军委就淮海战役的具体部署,向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华东局、中原局发出了指示,这即是毛泽东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就在华野、中野按照中央发起淮海战役的指示作紧急部署之时。粟裕于10月31日,及时向中央军委建议:“鉴于这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毅)军长和邓(小平)政委统一指挥。”

密切注视着淮海战役局势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军委首长,接到粟、谭的电报连连点头,深为我军有如此博大胸怀的高级将领而欣慰。为协同两大野战军的作战行动,中央军委当即同意了粟、谭的建议,于次日通告两野战军:“整个战役统一受陈(毅)、邓(小平)指挥。”并赋予陈、邓“临机决定”之权。这是中央军委根据战事的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改变了中野配合华野作战的格局,从组织上保证了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共同执行淮海决战的历史性任务。

淮海战役发起后不久,粟裕看到一切发展均比预期的顺利,作了进一步思考:而今东北全境已经解放,解放战争已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这里应该调整作战计划,应该考虑怎样打法才能给蒋介石以决定性的打击,从而加快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步伐。他征询华野其他领导人的意见,认为:在淮海战场上,蒋介石采取的方针大体有两种,一种情况是以徐州部队和葫芦岛撤退的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们周旋,争取时间,加强沿江、江南和华南的防御;另一种情况是放弃徐州、蚌埠等地,将徐州附近的部队撤过江去,加强沿江防线,企图与我划江而治,待机再起。如果出现前一种情况,我军应在长江以北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渡江作战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并使江南各省免遭大的破坏,解放以后易于恢复。但这样打法,老解放区的负担势必会加重一些。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沿江和江南一下子增加了五六十万国民党军队,会大大增加我军今后渡江作战的困难,渡江以后向苏浙皖赣进军也还要进行严酷的战斗。粟裕反复考虑后,向中央积极建议:如果老解放区能继续支持战争,我军应迫使蒋介石采取第一种方针,让徐州之敌滞留长江以北地区,我军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不再向两淮进攻。而以主力向徐州、固镇一线进击,把敌逐步削弱和歼灭在徐州附近地区。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对粟裕这次建议也十分赞赏,立即给粟裕回了电报并告陈毅、邓小平和华东局、中原局,同意了粟裕等的意见。接着,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为书记,统一指挥华东、中原野战军。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进展顺利。黄百韬兵团被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悉数被歼。黄维兵团从武汉远道驰授,被困于双堆集地区,动弹不得。

此时,国民党军还有3个兵团集结于孤城徐州。该敌的动向,对我军的下一步作战行动,至关重要。

对此,粟裕又一次作出了准确预见:如杜聿明集团困守徐州,则既无法对我构成威胁,又因蒋介石已无机动兵力而不可能等到援兵。这是死路一条,杜聿明决不会善罢甘休。如果杜聿明要跑,则必有三种选择: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以摆脱被歼命运,但要迅速解决20多万军队的船只和码头是困难的,而且我军在这一带已集中了强大主力,如遭我尾追,则陷入背海作战的境地,更易于全军覆没。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尔后经苏中南渡转向京沪。这样做,虽可避开我主力,以集中兵力防守蒋介石的老巢,但两淮河川纵横,除几条干线外,非舟楫不通,不便于大兵团行动,而且均为我老根据地,敌人将陷入我地方军民包围中,难于逃脱。三是沿津浦路两侧绕过山区南下,此区域地形开阔,道路平坦。便于大兵团、摩托化部队行动,又距黄维兵团较近,还可以与李延年兵团相呼应,实行南北对进,既解黄维之围,又可集中蒋介石可能机动的兵力防守淮河,达到所谓“一箭双雕”的目的。但是敌人走此路,必将遭到我军的强大打击,而且可能全部被歼。

通过进一步集思广益,粟裕进一步认为,敌人的弱点之一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迷信他们的美式机械化部队,所以沿津浦路南逃的可能性最大。基于此判断,他决定将主要兵力放在徐州之敌南窜的途中,即徐(州)宿(县)线西侧,将敌歼灭在徐州西南。

这次建议也很快得到中央军委批准。而后来的战役进展情况,完全证实了粟裕的判断和预见。

粟裕最先提出发起淮海战役,并在战役的几个关键时刻连献妙计,立下了新的赫赫战功。后来毛泽东这样高度评价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有人这样评价粟裕:在七战七捷之前,粟裕只能称得上战术家、优秀的高级指挥员、出色的将领。而七战七捷之后,粟裕便成为战略家和军事家了。

迟浩田同志在纪念粟裕同志逝世10周年文章中曾这样评价粟裕:战区指挥员具有战略头脑,是粟裕同志用兵如神的重要特色;系统地运筹分析,是粟裕同志指挥若定的主要秘诀;不断地出奇创新,是粟裕同志屡战屡胜的神来之笔;大勇若怯,精勤慎重,是粟裕同志在激烈和复杂的军事斗争中能够胜敌一筹的坚实基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一致作为用兵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粟裕同志指挥艺术的精髓。这无疑是对粟裕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谋略的高度概括。△(原载《支部生活》)

猜你喜欢

华野淮海战役渡江
《一叶渡江》作品赏析
粟裕五计定胜局
从淮海战役档案见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力
吴蜀界碑
淮海战役中的华野特种兵纵队
吕蒙白衣渡江
革命文物诠释下的“渡江”精神
从淮海战役看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步骤
百牛渡江
陈云领导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