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荫权:没有选择的时刻
2001-07-18
如何面对传媒,可能是掌管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大权5年,现成为香港第二号人物的政务司司长曾荫权最容易应付的难题。
就像当今许多政治人物一样,曾荫权在打稳从政理念的基础同时,深明争取传媒的重要性,将自己的观念透过传媒推向公众以取得社会最大的支持。正因为如此,从1995年曾荫权出任香港历史上首位华人财政司以来,他的曝光率一直居高不下。
倒是传媒对他摇摆不定。一会儿骂得厉害,一会儿赞得无以复加,让人似懂非懂。似懂非懂还包括他强势的领导风格,出身草根阶层的他传奇式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在董建华先生领导下,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动用千亿元入市,击退国际“大鳄”所纠结痛苦的内心世界。
关于最满意与最不满意
任财政司司长阶段,最满意与最不满意的施政是什么?
一向审慎理财的曾荫权回答的密不透风:“我当时做财政司司长的时候,希望做5个预算案,但我做了6个,这是我最满意的事情。最不满意的我不敢谈,最后决定我做的好不好的不是我自己,应该是香港老百姓。”
这种谨慎是可以理解的。今年3月,曾荫权公布其任期内的最后一份预算案,各界反应不一:有的表示欢迎与支持,有的公开指责过于保守。
自言心态平和的曾荫权对传媒细数过去的预算案带来的不同感受时指出:1996年做第一份预算案时“战战兢兢”;1997年香港回归,有各方面的复杂因素;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令人担心;1999年希望加速经济复苏,故实施退税政策;去年经济虽已复苏,但大众并未受惠,外来经济情况复杂,不容易应付。最后一份预算案是最困难的,因为市场波动较大,面对的挑战很大。
他的“取向”和“原则”,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受到所有人的理解与支持,而且还有国际社会舆论的种种猜测、推论以至攻击。多年掌管银钱的曾荫权一再强调:我不会开出不能兑现的支票。
关于动用千亿元入市
为官34年来引起最大争议的,相信是金融风暴时他动用千亿元入市的行动。虽然入市使香港特区政府赚了大钱,但传媒对曾荫权却是毁誉参半,而他自己也说过:“我不敢说这是不是我整个公务员生涯的一个污点。”现在回过头再看这件事,他真实的想法又如何呢?
“如果我现在讲这是我公务员生涯中的污点,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同意。这个不是由我自己觉得是缺点还是强项,我觉得当时的决定应该还有其他的选择,结果现在看来做得很好。最后的效果要十年、二十年后,才能真的知道是好还是不好。但是我很诚意地告诉你,当时我没有什么选择的方案,这个是我必须做的。”
有人将金融风暴时曾荫权所扮演的角色喻为超级交易员,因为那时没人敢明刀明枪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对撼。1998年8月,他作为重要的决策人之一,获准动用港府千亿元外汇基金买入港股及期指,干预市场,以打击国际炒家,随之却招致社会上的一片责骂之声,成为众矢之的。曾荫权承认“入市那段时期,我觉得十分痛苦。我一向的信念是自由市场,无论怎样也不会偏离。”
事事难料,成功击退国际金融“大鳄”后,曾荫权又被外界冠以“民族英雄”的美誉,也怪不得曾荫权一回忆此役就心情复杂。
关于特别关注的
从亚洲金融风暴中,曾荫权学到的最重要经验是什么?他的心态又发生了多大改变?
“金融风暴中有两个重要启示:一个是全球一体化,对香港的影响十分大,不但是经济的层面,还有对政治、社会方面的影响。另外香港是开门做生意,全部都是开放式,资金全部自由流动,所以香港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其他地区更大。以前我对这个没有特别的关注,但是1998年以后我十分关注,香港不是一个孤立的小岛,是全世界开放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很多东西是互动的。”
有意无意他避开心态不谈,而一位资深的评论家则指出:在亚洲金融风暴后,曾荫权对金融市场及经济发展看得更谨慎。
关于成功的秘密
不可否认,曾荫权的成功是无数青年追随的榜样。不但毫无家世背景,甚至最初拿不出一份像样的学历背景。
有文章披露,当年曾荫权未拥有大学学位而考进政府机构。凭借自己的毅力与实力成为港英政府刻意栽培的对象,获保送哈佛大学攻读公共行政硕士学位课程。从此平步青云,终于升为财政司,打破了153年此职一直由英国人担任的传统。他的上司称他是“解决困难的首选人物”。
应对是是非非,曾荫权不愧沙场老将:“香港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定有很多人造是非的,而这些是非不是每个都奉承你的,有些可能是诽谤你也说不定。但这是香港的一个特色,也是香港的一个强项。我想我们做公务员的亦都是一样,要面皮厚些,能够面对这些事实。”这或许是曾荫权历经沉浮不倒的秘密所在。
接掌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伊始,他就率庞大的富豪团访问祖国西部,这些富豪其身后总资产超过11000亿元不说,且尽多是富豪的第二代。此举立即成为香港及内地的抢眼新闻,当然少不了有人说三道四,只是他已见怪不怪。
说到此行的动机,曾荫权说:“我觉得生意做不做成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士一条心做这个事情。俗话讲是坐同一条船,我们则是坐同一架飞机,我相信很有意义,对‘一国两制会有新的认识。”
至于西部的赚钱机会,曾荫权认为“做生意是有风险的,每一个做生意的都知道,不是每一个项目都可以赚钱的,关键是有没有政策的保证。”
5月24日,朱基总理接见了访问团成员。当有记者问,中央政府如何看待特区两位新司长曾荫权、梁锦松的表现时,朱基回答了三个字:“很满意”。
关于除去心中的骄傲
给外界的印象,曾荫权敢作敢言,咄咄逼人。他的家人形容他性格率直,心里想什么就会毫无保留地说出来。
据说前一段香港政府削减大学拨款,遭到外界炮轰,曾荫权语带激动地表示,目前香港一名大学生的成本价达10万美金,较世界一流大学牛津、哈佛还要贵,“为什么我要花钱下去?”
锋芒毕露难道不容易受伤吗?
“我认为做的事都是香港居民认为应该做的事。有的做的自己不满意,有的比原来想像的效果更好。30多年,做的事很多,我希望向前看,将来多做一点事。”
听到有关他的一个生活细节,就是每天早晨都坚持不懈地做祈祷,为了除去心中的骄傲。问他是否确有其事?
“差不多每一个政务官都有充分信心,充分的信心背后有一点的骄傲,不可避免。这个强项、弱项如影随形,一件事要两方面看。所以我年纪大了,尽量减少自己骄傲的表现,但做事没有自信不行。”
自信的曾荫权也很懂得自持,曾经有人问他会否参选特首,他说,我何德何能?我只做公务员……如果我有这个野心,可以用两个英文字形容:SILY AND ARROGANT(愚蠢和傲慢)。
在曾荫权身上,一切似乎结束,一切在重新开始。57岁的他公开表示,在他成为政务司司长大热人选时,曾三次向董建华婉拒升职。该如何对他恰如其分地评价,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被荣誉和传言追逐了30多年的曾荫权,又要进入新一轮的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