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银机到投票机
2001-06-14■丁林
■丁 林
机器有多重要?
美国是一个机器的国家,那儿的人天生有追求新机器的热情。你看看身边的各色机器设备,几乎没有哪一个不是在美国率先发明,或者在其它地方发明了而在美国率先流行的。就像我们天生崇拜老祖宗的经验智慧,认为经验越老越好一样,美国人天生崇拜新的技术设备,认为技术总是越新越好。
好的设备不仅效率高,而且可以防止甚至杜绝人为的差错。比如现在商店里的收银机,不仅快,省力省心,而且杜绝了现金差错和流失,防止了顾客和售货员的争执。它还能防止其它的错误。美国大部分地方,法律规定商店里星期天不得出售酒类。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过星期天买酒而不成的经历。那么,跟售货员通融通融会怎样呢?昼夜24小时开着的连锁食品店,收银机预先编好程序,星期六午夜12点一到,程序自动作用,收银机上就拒绝扫描酒类商品,售货员即使想帮你忙也做不到。做经理的用不着担心手下店员一不小心在星期天卖了酒类而让警察逮了去。设备保证了这一切。
可是,这次美国大选却吃了设备的大亏。
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端,主要发生在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县等几个县,事情出在选票上面。一是所谓“蝴蝶选票”,有些选民因此打了两个孔,造成废票,或者选错了人,本来要选左翼自由派的戈尔,结果打的孔给了极端右翼保守派的布坎南。二是这种穿孔卡片会造成穿孔不透,或纸片残存,在机器上扫描时被误读。
这种穿孔卡片的投票计票设备,叫做“Votomatic”系统,是60年代发明的一种投票设备。我们从中国来的,一辈子没有投过几回票,好像最先进的办法也就是在一张印好的纸上打钩,所以看这种穿孔卡片设备,觉得还是蛮先进的。
相比之下,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用“陶片放逐”的办法,不是一样实现民主表决了吗?中国农村在推翻旧制度以后,曾采用“数黄豆”的办法来实行民主表决,和“陶片投票”异曲同工。这样看来,民主不民主,似乎不决定于采用什么技术手段,技术和设备至多也就是一个计票效率问题。这次美国大选总统难产,自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检讨,最主要的显然也还不是投票的机器设备问题。
不过,很多美国人可能不会是这样看的。
选举技术的要求
选举是民主的主要程序,投票则是选举的关键内容。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投票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直接关系到民主制度的运作。古罗马采用数陶片,中国农村以前采用数黄豆,因为那和投票的规模、开票计票的手段相符合。如今在任何一个国家,你再用陶片或黄豆选总统试试?美国立国制宪的时候,之所以要采用大选举团的办法间接地选出总统,也有技术上的考虑,那个时候可用的技术手段,比陶片和黄豆先进不了多少,直接普选是行不通的。
一个好的选举技术手段,一是要精确反映选民的意志,不造成含糊或误解,不容易造成废票,二是要能够防止舞弊,防止非法地暗中控制和操纵选举,三是要高效低成本。
平心而论,Votomatic系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设备。这次产生的问题分成两类。一类是“蝴蝶”式的选票设计,让很多选民打错了孔,或者多打一个孔,成了废票。废票在棕榈滩县就有1.9万张。假设其中有1000张选票的持有人本意是选戈尔的,如果这1000张没有出错,戈尔就赢了佛罗里达,这次大选的争端就根本不会有了。可见,选票的设计事关重大,是有可能影响选举结果的,必须非常非常地谨慎。棕榈滩县设计这张选票的是投票委员会的一位女士,她是民选的官员,是一位民主党人,可见她绝对没有误导选民的主观动机。她好心照顾老年选民,想把字体印得大一些,结果在一页里就印不下了,只好分列两页,成了“蝴蝶”形。她是好心办坏了事。有些选民发现自己投坏了票,告上法庭。法庭看来也很难插手干涉,因为这里面没有丝毫违法舞弊行为。投票失误是每个选民自己的责任。谁也没有想到这次选情如此不可思议地接近,投坏了票的人,悔断肠也没用。
另外一类问题,直接和机器的性能有关,就是穿孔不透,不彻底,机器扫描的时候误读。这是后来要人工点票的原因,而人工点票问题是最终打到联邦最高法院的主要争端。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这样“落后”的投票设备,如果在技术手段上预先防止了这样的问题,那么这次美国大选的艰难困苦原本就是可以避免的。
为什么不用最好的设备?
美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防止这样的事情。可是投票设备在全美各地的更新换代很不一致。这不是上级政府的过错。按照美国宪法,选举是州一级的事务,联邦政府历来是不能横加干预的。而在各个州,选举的实际操作是分散在县一级的水平上。投票设备是要用县里自己的钱来购置或更新,而县里的钱百分之一百地要县民们交税筹集。县里的财政支出,有的是要花钱的地方,修桥铺路,办教育,办图书馆,办老人活动中心。钱多则用钱的地方更多,永远捉襟见肘。而两年才用一次、最多一年用一次的投票设备,在县里官员和民众商量用钱方案的时候,就只好一次次让路了。
其结果是,在这个技术最先进、高级设备最流行的国家,还有大约1/3的选民使用这种60年代的穿孔卡片投票设备,而国家标准局在1988年就指出,这是一种不精确不可靠的落后的设备。十几年过去了,还有这么多地方没有更新,因为它便宜。
其它选民用的什么设备呢?我们住的地方,投票站还用一种老式的投票机器,那是一个有很多小开关的面板,你根据开关旁边的指示,按照你的意愿扳动开关,同意则开,反对则关。最后,你复查一遍,然后把面板下方一个一尺长的红色扳手从左边大幅度地扳到右边,“喀嚓”一声,投票一举完成。这样的老式扳手投票机,如今已经不再制造,但还有19%的选民在这次大选中使用。
比较先进一点的是类似托福考试试卷那样的投票,你可以再三检查自己的选票,也可以用橡皮铅笔修改,以防止差错。选票是用光学扫描来统计的。现在全美大约1/4以上的选民用这种方法。应该说,这还不是理想的可以自动防止差错防止废票的技术。
最先进的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下发展出来的电子投票系统,那是用手指直接点触屏幕来选择的。现在只有9%的选民使用这样的设备。这样的系统可以预先编好程序,如果投票失误,比如你选了两个总统,就会给出出错信息,提示你总统只可以选一个。这样的系统甚至可以在程序中写入一些警告信息,比如系统自动估测你的投票意向,判断你基本上是拥护共和党的还是拥护民主党的,在某一项上当你偏离自己的基本意向时,发出提示警告,提示你复查一遍,以免出错。
不过,这样的设备现在还很贵。一个100万人口的县,更新到电子系统,需要花费2000万美元。这钱,每一分都来自老百姓自己的腰包。老百姓舍得把钱这样花在对自己没有直接好处的投票设备上吗?
就技术层面来说,一次大规模而高质量的选举,依赖于选票的设计、设备的优劣、程序的严密。在一些民主转型国家首次实行选举的时候,国际观察组织都要对选票的设计、投票计票的程序进行事前的评估和检测。这种评估是有客观标准的。一致的、清晰的、不自相矛盾的选票设计,可靠的精确的计票设备,公开的开票计票过程,中立的严格的监督,是成功实现民主选举的重要环节。美国总统大选是全国范围的分散的地方事务,选票一般由县里跨党组成的投票委员会设计,预先在当地媒体上公布,其操作过程具有足够的公开性,但是由于其分散性,缺乏专业的评估和检测。棕榈滩县的“蝴蝶选票”就显然是这一漏洞下的一个选票设计事故。
经历这次美国大选的艰难,美国人大概会更舍得花钱更新投票设备了。而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搞民主,原来有很多事情要做,不仅有法治建设、民主启蒙这样的大事,还有准备陶片黄豆、设计评估选票、一加一等于二之类的小事。大事小事,都马虎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