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孩子认识“春节里的新名词”

2001-06-13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4期
关键词:焰火鞭炮压岁钱

马 加

热闹的春节,也是宝宝长知识的大好时机,爸爸妈妈不妨利用这个机会,教宝宝认识10个新名词。

1.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我们通常叫做“大年初一”。这天可热闹啦,“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老老少少开开心心。”小朋友们穿着新衣服,高兴地满街跑。爸爸要放鞭炮了,快把耳朵捂起来。咦?谁给大地铺了一层红地毯?原来是鞭炮的碎屑,时间不早了,要跟着爸爸妈妈去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了。你可别忘了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声“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哦。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里最热闹的节目就是看花灯。一到晚上,各种各样的花灯“开”得满街都是,一排排一串串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着,街上到处是人,你一定要紧紧攥住爸爸妈妈的手,千万别走丢了。喜欢猜谜吗?元宵节里有好多好多的谜语,你可以猜个够啦!这一天也是吃汤团的日子,圆圆胖胖的汤团可好吃啦!当然,小朋友最最盼望的就是拉着兔子灯满街转了。比一比,谁的兔子灯最漂亮?

3.除夕

除夕是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除夕的意思就是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这一天,大家要做的事可多呢。要贴春联、要挂年画。忙了一天,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儿吃年夜饭。饭桌上全是香喷喷的菜,小孩子可别吃得太多,当心把肚子给撑破了,这天没准儿你还会收到长辈们给你的压岁钱呢。从前,除夕晚上是不能睡觉的,说是要“守岁”,要一直坐到天亮呢。

4.年夜饭

年夜饭又叫做“团圆饭”。每个人都得回家吃饭,一家人老老少少围坐在餐桌旁,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在北方啊,年夜饭里一定少不了一种食品,就是饺子;而在南方,是一定要吃年糕的。这些食品都含有一种吉祥的意思,吃了之后,新的一年就能快快乐乐,顺顺利利了。

5.焰火

放焰火是元宵节的传统,这种传统很久以前就有了。焰火很好看是不是?它们发出的火花在星夜里呈现五颜六色,像一条条一丝丝的彩带,挂在天上,漂亮极了。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焰火的肚子里都是容易燃烧、能发出很大声响的化学物质,那都是一些很危险的东西,小朋友可不能乱碰的,只能在大人的陪伴下观看。记住了吗?

6.鞭炮

鞭炮,又叫“爆竹”。据说古代有一种名叫山臊的怪物,人要碰见了它就会生病的。这个山臊不怕人,但怕烧竹子发出的“哔哔剥剥”的声音,于是人们就在院子里放爆竹,从此以后,山臊再也没有出现过。后来就有了每到除夕的夜晚用放爆竹来赶走妖怪的习俗。等到黑火药被广泛使用后,爆竹就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鞭炮了。鞭炮的肚子里装满了火药,很危险的,小朋友可千万不要自己拿着玩哦。

7.拜年

拜年是春节里的传统风俗,大家互相祝福,庆贺新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小朋友要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然后再给爸爸妈妈拜年。爸爸妈妈呢,也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接下来的几天,是亲朋好友相互拜年的日子。以前,拜年的规矩可大啦,现在都变得简单了。小朋友出门拜年,还可以收到大人们给的礼物!可别忘了,碰到老人、长辈都要问声好。

8.压岁钱

很久以前,在除夕的晚上,年纪大的人在接受小辈的礼拜后,就会给小辈一些钱,也就是压岁钱。那时候,给压岁钱还很讲究,要大钱、新钱,有的还要用红线串起来。现在,小朋友收到的压岁钱全是用红纸袋装的。每年的春节是小朋友“大丰收”的时候,这些钱是应该交给爸爸妈妈的,让他们替你保管,等你上学的时候再用,好不好?

9.春联

春联就是过年的时候贴在门上的对联。相传很久以前,有两个善于捉鬼的兄弟,人们为了在除夕的晚上避邪,就用桃木雕成两兄弟的样子挂在门口。后来人们又在上面写上一些有意义的话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于是春联就出现了。春联的内容大多是吉祥、喜庆的意思。人们写春联用的纸都是大红大红的,一看就觉得喜气洋洋的。

10.元宵

元宵,又叫“汤圆”、“汤团”。用芝麻、豆沙、白糖、桂花等做馅,包在用糯米粉做的皮子里,搓成一个个白白的小球,放到烧开的水里,煮熟后就可以吃了。可是圆子是有很多种馅做成的,怎样区分它们里面包的是什么馅呢?聪明的人就在每种圆子上做了一个个小记号,有捏成一个鼻子的,有捏成两个鼻子的,所以汤团有时并不都是圆滚滚的。不管你平时喜不喜欢吃汤团,但到了元宵节一定要尝一尝。

猜你喜欢

焰火鞭炮压岁钱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谁来保管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驾到
压岁钱争夺战
红鞭炮
《白日焰火》中英片名从虚到实的顺应
新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