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急亦慢的美国人
2001-06-13沈鉴治
沈鉴治
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富强先进,但让人想不通的事也多的是。
譬如说,美国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生产力高,按理应该和美国人高度的工作效率分不开,何况每天清晨7点之前各处高速公路早已被上班一族的汽车挤得水泄不通,而任何地方上午8点半都已办公,足见他们的确勤奋工作。但是,从我个人的经验所得,办公室内并不是人人埋头工作,即使工作也并不利落。
大家都不急
就拿银行为例,客户大排长龙,但十来个窗口的柜台有三个出纳员在服务已经算是多的了,他们服务的态度倒是挺好的,必然先向你寒喧几句,你临走时还祝你“有美好的一天”。与美国人相比,香港银行的出纳员都是举止敏捷、分秒必争,而且个个熟悉业务、当机立断。美国银行职员却是慢条斯理,而且一旦客人要求的是存款或提款以外的业务,非但要请示上级,而且往往一去不回。好不容易等到了答案,也不过是“请你到那边坐一下,一位管理人员会见你”。就这样,香港几分钟可以办好的事,在这里就可以消磨你一个上午。他们的态度倒是始终十分客气,让人没有法子发脾气。
正因为服务态度好,所以不论在银行、邮局、百货公司或者超级市场,柜台上的服务员都对客人非常有耐性,顾客问长问短或者一边签支票一边和你闲话家常,他们都会和你应酬上几句,因为顾客总是对的。常见的现象是老太太到邮局去寄信,对邮票的式样精挑细选,或者向邮局职员解释她的孙女如何可爱,所以她今天特地来寄一张生日卡给孙女。凡此种种,职员都要微笑着聆听,而后面排队的人即使十万火急也绝不会发出怨言。
有一次我在邮局排队,看见一位老朋友手中拿了两个邮包匆匆离去,我向他招呼但他并不回答,觉得很奇怪,过了几天偶然遇见他,他倒先向我抱歉地说,那天没有理我,实在因为排队太久,人有三急,只好连忙冲出去驾车回家解决!
依依话别
美国人说再见也是慢吞吞的;你到他的办公室谈业务倒是绝无废话,效率甚高。但是谈完业务,双方一同走到门口时,他们就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不相干的话来,而且可以说个没完。我就曾听他们谈了半天球经,只好假装投入,不断点头。
至于朋友们在家相会,到了该告别的时候,说话就忽然会多起来,大家站在打开的大门口,又可以好像大半年未见似的谈了又谈,而且男女都是如此。
富而有闲
习惯了香港的快速作业环境,初来美国时还真受不了这种慢吞吞的节奏。但他们的经济成就却是有目共睹,于是只好一边忍耐一边观察,总算悟出了些道理。
美国人乐意浪费光阴,与社会的富饶有很大的关系。
在富饶的社会中,人人寻求闲暇,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压力,生活能够过得去,就不愿意牺牲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多工作,何况多赚来的钱不过是奉送给税务局而已。
我的医生大约一周只上班三天,另两天他可能是去打高尔夫球,内人的医生也是每周上班三天,其他日子在家带孩子。其实收入不高的小职员也抱有同样的想法,所得足以煳口和度假,就不愿增加工作而宁要闲暇。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给我的印象是办公慢慢板、放假急急风的样子。
但美国的生产力却节节提高,其故何在?提高生产力并不需要更加勤苦地工作(work harder),而是要更加机灵地工作(work smarter)。美国的经济体制优越、个人自由度高、各行各业技术密集、白领蓝领界线模糊,所以大部分人不必整天紧张搏杀。
急慢都走极端
如果说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人劳逸结合的个性或者谦恭有礼的品格及制度的约束外,何以只要你的汽车在绿灯前起步稍迟后面的车就立刻不耐烦地按喇叭?更严重的是,在高速公路上如果行车不够快竟有被人追上来开枪打死的危险!当然,任何东西都有两面,但美国的事有时未免太极端了,看起来什么都不急的人怎不能容忍几秒钟的阻延,甚至目无法纪逞凶泄愤,又是什么道理?
美国是一个浪费的社会,不论自然资源或者各种产品都太丰裕了,所以浪费成风,时间当然更不值得珍惜;美国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造成了种种压力;所以常常有人情绪不稳定、精神失常而犯法的情况。这种极端现象,或许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独有的吧!
(吴彦子、裘如萍摘自《海外星云》200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