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的“千金”
2001-05-11李松
李松
女儿呶呶2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发烧,医生让打青霉素。出于本能,呶呶拼命挣扎,小小的人儿竟折腾得几个大人束手无策,这个针终于没能打成。回到家,我们母女间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谈。下午再去门诊部的时候,她就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乖极了。尽管抱着她的我能感觉到那小身子疼得在发抖,可她就是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呶呶,要不你还是喊两声吧?我有点儿于心不忍。“我不喊,喊了我就不乖了!”她的话令在场的人倍感惊异,打针的护士直问我“施”了什么“魔法”。我笑了,哪有什么“魔法”!只是因为我的呶呶答应了我:“再打针不哭。”
上幼儿园不久,老师告诉我呶呶总是一个人,从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也不和他们说话。这种状况可有些不妙。这天,我跟呶呶在家里一起玩过家家,我扮大黑熊,她扮小白兔。玩得兴起时,我对她说:“呶呶,小朋友们一起玩,多快乐呀!你明天能不能也像小白兔一样,主动和小朋友说话呢?”她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实在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便点头答应了。我知道她答应得很勉强。呶呶性格比较内向,本就不大爱说话,再加上刚到幼儿园不习惯,所以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对她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我怎么也没想到,半夜起来我给她盖被子时,却发现她大睁着眼睛“失眠”了。她才3岁呀!我心疼极了,真想收回要求,让她睡个好觉,可又怕破坏了我们“说好的事不能随便反悔”的君子协定,只好坐在床边拍着她,直到她闭上眼睛。第二天去接她的路上,我决定不主动问那件事,她做不到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千万别把孩子“逼”出毛病来。可一见到我,呶呶就兴高采烈地扑过来:“妈妈,我主动和小朋友说话了,老师还表扬我了呢!”
“说话算话”对呶呶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因为在她的小脑瓜里根本没有“失信”这个词:从她有记忆的时候开始,爸爸妈妈就从没有“骗”过她,也从没有失信于她,虽说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有个周日,我和朋友约好一道出去买东西,想把呶呶“寄存”在她奶奶家。呶呶一进门,就在奶奶家的几个房间里跑进跑出,开心得不得了。奶奶让我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可我觉得那样做不够“光明磊落”,就把呶呶叫过来跟她“实话实说”了。谁知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她哭闹着就是不让我走。没办法,我只好取消了这天的安排。等她平静下来时,我很严肃地对她说:“呶呶今天的表现不好,妈妈非常不满意。今后再这样,妈妈绝不会迁就。”呶呶似乎知道自己错了,那一整天总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的,老想“巴结”我。
过后朋友笑我这么大个人连孩子都骗不了,我告诉她我不是“骗不了”,而是“不想骗”,因为孩子总会长大,总会有“骗不了”的那一天,到那时在孩子面前已失去“信用”的父母还能拿出什么“法宝”让孩子相信你呢?而且,不守信用的父母怎么去要求孩子守信用呢?
当然,呶呶的“言而有信”只限于她同意遵守的约定,这样,我每要求她做一件事,都得有个必经程序——提前征求她的意见:“呶呶,过来,妈妈和你商量点事。”既是商量,她有意见也会提出来,实在想不出理由但又不愿答应,她就要求我:“妈妈,你说出一个理由来。”在我的充足理由下,她即使再勉强也会答应下来,而且从不耍赖——不过,我的理由必须充足到她无可辩驳。
随着呶呶一天天长大,我惊奇地发现,“言而有信”不仅使她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气”,而且培养出她很强的自制力。今年寒假,我把呶呶送到她外婆家,我们商量好,每周六晚上接她回家一次。一个周六,我因为赶一篇稿子,就打电话告诉她外婆说晚点过去。没想到忙完都快9点了。我有点担心,生怕呶呶等急了跟她外婆闹。可等我匆匆忙忙赶到她外婆家时,却发现那小人儿正安安静静地蜷缩在客厅的沙发上,使劲儿睁着困倦的双眼——往常这时候,她早就上床睡觉了。我说:“呶呶,怎么不睡觉?等急了吧!”她软软地偎在我怀里,细声细气地说:“妈妈,我不急,我知道你会来接我,所以我不睡觉……”话音未落,她好像再也撑不住了,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沉沉睡去了……
责任编辑:欣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