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轻视孩子成长中的认同心理
2001-05-11陈伟健
陈伟健
一天,林女士带着她6岁的孩子明明来到我的办公室,忧心忡忡地对我说:“陈老师,明明的性格发展有些偏差,你说我怎样办好呢?”明明长得眉清目秀,乍一看还以为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听林女士讲,由于她和先生的工作忙。明踢一出生就寄住在外婆家,和三个表姐妹一起玩一起吃,外婆经常把明明打扮得像女孩子一样,不仅扎上小辫子,有时候还让明明穿上表姐的花裙子。
明明4岁时,林女士把孩子接到身边抚养。明明的父亲工作仍然很忙。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在家住的时间又很短。他很疼明明,每次回来都给儿子买一大堆东西,但是很少与孩子玩耍谈心。明明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只知道父亲就是“那个每次给他买很多好吃好玩东西的男人”。而林女士对儿子宠爱有加,几乎是有求必应,凡事都由着他的性子。虽然明明的性格有点娇,但林女士并不放在心上,因为明明自从上了幼儿园以来,一直都很乖,老师和邻居们都赞他是个少见的乖孩子。
明明到了6岁,林女士慢慢发现情况有点不妥。明明胆子特别小,每天晚上都要躺在妈妈怀里才能入睡,天一黑就害怕,夜里从来不敢自己上厕所。更糟糕的是,明明似乎只对女孩子玩的游戏感兴趣,邻居有几个小男孩邀明明一块玩,但每次都被明明拒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与他们玩,明明不屑一顾地说:“男孩子很脏。”相反,明明与楼上的两姐妹很是玩得来,不仅整天与她们在一块玩,还喜欢学她们的样子,扎小花辫,穿绣花衣服,讲话奶声奶气。
明明从不玩“野小子”的游戏,什么爬树、玩泥巴、舞枪弄棍都与他无缘,更不要说会闯祸。明明太文静了,文静得让林女士担心起来。她开始意识到,明明的性格有些女孩子的趋向,这样任由发展下去问题会很严重。
其实明明的情况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个案,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或父母一方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的家庭都会出现这种问题。在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育孩子是女人的事,男人只管家庭经济的来源,所以很多孩子都是由母亲、外婆、阿姨带大的,他们自小就处于女性的包围圈中,这些女性凭着她们的爱心对孩子溺爱有加。只注重如何满足孩子的要求,而缺少对孩子的性格及自我生活能力的培养。而父亲们往往形成一种观念:教育孩子是妻子的事,他只要保证了家庭的物质生活来源便是尽了父亲的责任。长久以往,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变得模糊。父亲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不知道自己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忽略对孩子个性形成潜藏着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
孩子的成长有个认同的趋向,他往往会将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当成他模仿崇拜的对象,他们的一举动、行为习惯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在认同趋向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孩子性格趋向的认同,因为孩子会按着身边亲人的性格模式来塑造自己。
有些家庭喜欢或不自觉地将孩子按异性的方式培养,本来是小男孩,却要给他们穿上花衣服,梳小辫子,连说话都是细声细气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容易在自身的性别认同方面产生偏差,进而在性格认同上出现偏差,个性的正常发展就存在着隐患。
明明的成长主要是缺少对同性别父亲一方的认同,父亲的男人气概、男人作风完全不能在他心目中打上烙印。在这种情况下,明明明显倾向于对母亲进行性别认同,按母亲的性格与喜爱来塑造自我。
母亲赋予孩子的是爱心、温柔、细心、体贴,父亲赋予孩子的是勇气、坚强、独立、毅力,这些素质对男孩、女孩都是需要的。只有父母双方共同作用,才会使孩子的个性均衡地发展。
对明明这种性格偏差的孩子,父母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儿童时期形成的性格趋向对孩子日后的性格定型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一方在孩子的成长中长期缺席,另一方就应自觉对缺席一方的角色进行补充。像林女士,由于丈夫长期不在家,无法对孩子言传身教,无法让孩子在性格上对父亲的角色进行深层次的认同,林女士在教育孩子时就应有意识地充当起父亲的角色,以父亲的角色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看到自己坚强勇敢的一面,给孩子讲述一些英雄故事,让他在内心形成一种对勇敢、独立、坚强的男性性格的认同,同时鼓励孩子遇到问题时自己去思考解决,而切莫事事为孩子包办。让孩子独立去完成某些事情,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从独立做事中获得一种满足感。这样坚持下去,才能纠正孩子的性格偏差。
责任编辑:林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