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保持年轻的心态
2001-04-29张新强
张新强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实现中華民族的伟大复兴,21世纪的教师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我们必须保持年轻的心态,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富有激情
心态年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富有激情。这个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需要一批富有激情的“诗人”来书写。在这个时代,落后封闭、老气横秋的“教书先生”是难以勾起现代学生的求知欲望的。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作者饱满的激情,非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共振、共鸣不足以达其妙处。其实,不单语文课如此,即使是理科的教学,也不应该是平平淡淡的。我虽然学的是中文,但至今还记得上高中时数学老师上课的情景,讲到得意处,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道例题讲下来,好像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似的,那种满足感,那个惬意劲,直让我想起《庄子·养生主》中的描述:“为之四顾,为之踌蹰满志。”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告诫教师们:“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怎样使他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引起愉快的感觉?第一,对学科要有热爱的态度:教师对学科的热爱会传导给学生……”教师上课时的激情,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从教师那充满激情的话语中听得出他们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浸润在这种爱的氛围里,学生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这个角度讲,激情是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的具体的、溢于言表的体现。像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可能不热爱他,并且“爱屋及乌”地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学好这门学科呢?
保持那一份激情,就会像写诗那样,在激情的推动下运用多种方式美化课堂、优化教学过程,使你上的每一堂课都美不胜收,令学生在诗情画意中留连忘返。这样一来,课堂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教学内容也就会变得“有血有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也就会兴味盎然。
教材无论怎样变,其知识都是呈静态分布的。教师必须用满腔的激情,方能将其“激活”,完成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对接”。教师如果能够摒弃“一言堂”、“满堂灌”,让学生有显示才华的机会,那么,你的学生也会成为充满激情的“诗人”。他们也就能够文如泉涌,笔下生花。
永不满足
年轻的心,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只是属于年轻人的“专利”。永不满足,终身学习,才能“青春”长驻。
首先,对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师自己最好先掌握。就高中语文而言,学生最头痛的是两件事:一是文言文背诵;二是写作文。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一、二册阅读部分,有一半是文言文,其中相当多的篇目或段落是要求背诵的。教师就应该先背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到“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交流背诵的经验体会,一起找帮助记忆的关键性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设想一下,在课堂上或是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兴之所致,文言警句或精彩段落脱口而出,用得恰到好处,能不让学生佩服吗?同样,教师的“下水作文”必不可少。我在第一线当教师的时候,从未间断过业余创作,组织文学社,出油印刊物,常常将自己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刊登在一起;和学生一起商量怎么创作,稿件怎样修改润色,怎样编排,甚至笔名怎样取;还经常将所得的稿费买点饮料和食品,来一次郊游,或者办一个笔会,真是其乐融融。说也奇怪,当师生在一起品尝写作的艰辛,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时,已经不觉得作文是一件苦差事了。
其次,对非本学科的知识,教师也要涉猎。就语文而言,与音乐,与绘画等的“近亲”关系自不必说,就是与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诗歌和音乐“同宗”,诗词曲都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课文的配乐朗诵,常使语文教学魅力大增。好的诗歌和散文,往往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
一篇《死海不死》(初中语文),其中就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甚至环境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关于死海的统计资料运用了数学知识;说明海水的浮力和蒸发现象运用了物理学知识;说明海水所含矿物质和盐类运用了化学知识;推测“死海”得名的原因运用了生物学知识;狄杜处死奴隶的传说运用了历史知识;对死海成因、所处位置的说明运用了地理知识;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功能的说明,运用了环境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对这些一无所知,教学时就会不知如何是好。
作风民主
心态年轻,就很少保守思想,很少框框套套。心态年轻,就会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同龄人”,与学生之间就没有“代沟”。教师知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就能够体会学生的心情,理解学生的难处,宽容学生的失误,甚至容忍学生的“无礼”。教师知道自己不是“圣人”,也会犯错,所以就不会利用老师的权威逼学生就范。教师应不乏幽默,敢于自嘲,敢于解剖自已;应作风民主,“为学而教”,不搞师道尊严,始终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在备课时想一想学生的要求、揣摸一下学生的口味——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形式。对学生一时不感兴趣,而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的内容,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古典文学,教师应告诉学生:这是一种长效“补品”,可以增强人的文化积淀,可以使人受益终身,懂一些古典文学是有修养、上档次的表现。事实上,许多在常人眼里枯燥无味的工作,如科学实验,不是有许多的科学家乐此不疲,为之着迷,甚至为之献身吗?心态年轻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一些比较枯燥的内容改头换面,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知道让学生参与其中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注重在做中培养兴趣,激发灵感。
魏书生的课,我听过多次,老实说,站在听课教师的角度来说,他的确没有多少“嚼头”——作起报告来口若悬河的他,面对学生时却只不过是与学生一起商量学习目标,给学生下达“承包”任务,再加上三言两语的点拨……但是,做他的学生在课堂上可没有办法闲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田”,而且还有对其他“责任田”里的活“说三道四”的责任。所以一堂课下来,学生受益良多,而听课的教师笔记上却没有几个字。正因为讲究教学民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使魏书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勇于创新
心态年轻,就最少保守思想。有一首歌唱得好:“年轻没有失败”,不管你年纪多大,只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就会大胆创新,对一切失败就会泰然处之,一笑了之,最终走向成功。创新包括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引入生活“活水”和改革教学方法是促成这种创新的主要途径。
前文提到的《死海不死》一课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人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多年来,老师们就这么教过来了,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然而,钱梦龙老师却对此加以细究,让学生以“死海是否会死”为题展开探讨,使老课文拓出了新意。本人受钱老师启发,也曾在上完这课书后问学生:“死海真的会死吗?”一个学生说:“书上这么说的,错不了。”很快,另一个学生便提出反对意见:“書上说的也不一定全对。”双方相持不下,其他同学也加入进来。我看时间不够,就提议按正方和反方分成两大阵容,让他们寻找更进一步的证据,然后选好辩手,约好课外活动时间来一次辩论。
预定的时间来到了,双方辩论十分激烈。下面是最精彩的一幕:
“从一般常识来看,当约旦河输入的水量与蒸发的水量相等时,死海就不会变小,更不存在‘死的问题。”
“也不见得,我看过一个资料,死海渐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从6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截流或分流哺育死海的约旦河等河流造成的,再加上海水蒸发量大,‘人不敷出,死海终究会死的。”
“不对,我也看过一个资料,即使滴水不进,死海也起码要到200年以后才会干涸。实际上,不可能200年都不下雨。可见,死海是不会‘死的。”
“如果继续截流,死海的主要水源断了,下一点雨只是‘杯水车薪,即使200年不干涸,200年以后,死海还是会‘死的。”
“还有别的办法可以使死海不‘死,有资料说,为了制止死海的死亡,约旦决定建立一些补救项目。预计,将在死海和亚喀巴湾之间修建一条运河,以补充死海丢失的水份。”
经过辩论,对立的双方达成了共识:死海会不会死,与人们怎样保护有着直接的关系。然后又转到怎样保护和如何开发利用上去了,同学们除了看课文相关的内容外,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新建议。这样,学生就把课文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感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这种讨论式的研究性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研究探讨的初步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保持年轻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