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遗忘的话题——健康与“一夫一妻”

2001-03-27胡会林

知识窗 2001年1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原体传染病

胡会林

动物的“一夫一妻”

一对相思鸟比翼高飞,情意绵绵,令人羡慕;一只相思鸟死亡,另一只会悲伤而死,令人惊叹。

据动物社会行为学家们调查,92%的鸟和一部分(约5%)哺乳动物严格地奉行“一夫一妻”制。它们奉行这严格的“婚姻制度”是为了生存的需要。

英国动物生态学家罗宾·敦巴曾对“恩爱”的小羚羊“夫妻”进行了调查。他发现,小羚羊的“一夫一妻”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为了生存,生活在陡峭悬崖上的小羚羊常到平原或山谷中吃草。它们“进餐”时与人类不同,不是“同时举杯”,而是轮流吃草。一只进食时,另一只担任警戒,警惕狮、豺等凶残动物,“夫妻”间每过15~20分钟轮换一次。吃饱喝足后,“夫妻”才双双回家。

“一夫一妻”的鸟类是很值得称赞的,它们不但对爱情“忠贞专一”,而且为了后代可以“不辞辛劳、舍身忘死”。鸟类没有乳腺,不能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宝宝”,只有靠“父母”捕食喂养。一般情况下,一窝小鸟约有5~6只,要填饱这些食量大、新陈代谢旺盛的“小家伙”的肚皮可不是易事。雌鸟的力量不够,雄鸟很体谅自己的“妻子”,于是,“夫妻”双双出动,为雏鸟觅食。据生物学家统计,一对鸟“夫妻”为了喂养“孩子”,每天要往返飞行数千次。

雄绒猴是动物中很“出类拔萃”的“贤慧男子”和“优秀保姆”。雌绒猴生仔一般是双胞胎。为了让“年轻的妻子”能休息好、吃好,有充足的乳汁喂养“孩子”,雄绒猴对“妻子”体贴入微,几乎把“带孩子”等所有的“家务事”都包了下来。

“一夫一妻”与性传染病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的扩散,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有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或唾液中,在亲吻或性接触时可以引起传播。

过去,性病的概念只局限于淋病、梅毒等。而现在,医学家们已经发现有20多种疾病与性接触传染有关。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有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淋球菌、杜克雷氏嗜血杆菌、肉芽肿荚膜杆菌、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以及令人惊恐的艾滋病病毒等。另外,阴道毛滴虫、阴虱、人疥螨等亦可经性接触传染。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可严重影响配偶的健康。患过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有发展为肝硬化患者的可能,还可能发展成为肝癌病人。

单纯疱疹病毒(主要是Ⅱ型)及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性接触传染可能引起宫颈癌。专家们通过调查发现,性生活混乱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这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的性传染有关。

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引起不孕症、不育症。

艾滋病病毒可存在于男性的精液及女性的阴道、宫颈分泌物中,在性接触及同性恋的肛交中可相互传播。被感染的人可能发病,出现淋巴结肿大、厌食、发热、全身乏力、慢性腹泻等初起病症,然后发生致病性感染、肿瘤,最终死亡。

严格的“一夫一妻”可减少或避免这些传染病的传播。而“一夫多妻”或性生活混乱则可能使这些传染病扩散,给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性传染病与人类的“质量下降”

性生活混乱引起性传染病扩散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影响后代的身体健康。

孕妇如果感染上性传染性疾病,可经两条途径将疾病传染给后代。其一,母胎间宫内传染。病原体经母血进入胎盘,损伤胎盘的血管内皮,引起绒毛胎盘炎,影响胎儿血液供应,使胎儿生长滞缓、发育不良;病原体还可进而突破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直接感染胎儿。其二,分娩时经产道感染新生婴儿。这在新生儿感染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是产妇阴道分泌物中含有病原体,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吞食和接触这些分泌物,污染新生儿口腔、皮肤粘膜,引起传染。

可经母胎间宫内传染的性接触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有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等。它们引起的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先天性畸形。常见的先天性畸性有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小头、小眼睛、脉络膜视网膜炎、青光眼、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淋病双球菌、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人类疣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型支原体等病原体可经产道由产妇传染给新生儿。其后果是,使新生儿患乙型肝炎、眼结膜炎、间质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副沙眼、肺炎、丘疹性肢皮炎、中耳炎、尿道炎等。

现在,性关系混乱引起后代患病的问题已是一些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例如,美国仅某一年出生的370万名儿童中,仅因母亲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一个因素,就有约3700名儿童出现脑损伤病症。又据文献报告,英国每年有800—2000名新生婴儿因母亲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而存在智力低下等问题。

看来,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不仅是医生们的事,必须引起社会重视。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和人类的明天,大家都应该严格奉行“一夫一妻”。

“一夫一妻”与最好的“补品”

早在500年前,一位叫帕拉策尔苏斯的医生就认为:“一切药物中,最好的是爱情。”

当代的许多医生发现,夫妻一方去世、爱情关系破裂等,往往成为一些癌症发病的诱因。如美国医生勒斯调查了~家癌症医院的450名患者,结果表明:约22%的病人在发病前受到各种不幸(包括夫妻离异和丧偶)的打击。

日本有学者对夫妻感情的好坏与寿命的关系进行调查,发现恩爱的“一夫一妻”平均寿命比感情不好或再婚的夫妻更长。国内外不少学者将夫妻感情和睦列为长寿的因素之一,而夫妻恩爱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双方对爱情都十分珍惜,双方都十分贞洁。

夫妻恩爱可以给双方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人体神经细胞兴奋性调节处于最佳状况,使心血管功能调节在较好的水平上,并且有利于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和酶的分泌,从而促进人体的生理功能,减少一些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癌症的发生。相反,如夫妻不和或一方有外遇而感情不专一,则易造成心理不平衡,引起烦恼、神经紧张,结果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胃溃疡等病。

总之,“一夫一妻”是维护家庭幸福、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的重要前题。

人类即将进入新的世纪,我希望,人类通过科学创新与对自身的道德约束,能创造一个更文明的,没有性传染病的世界。

我期待,艾滋病日渐消逝!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原体传染病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