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新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八章的教学

2001-03-10张晓静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1年3期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教材历史

张晓静

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八章,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为题,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历经两年的徘徊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在继承现行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新教材调整章节结构,增加了史实,更为系统地体现了历史发展进程。

一、 教材内容的变化

1钡髡章节结构,系统体现历史发展进程。

现行教材第八章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题,分为"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和辉煌成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四个标题。新教材将已有的知识内容进一步扩展,以三节的篇幅加以阐述,并将原第九章中有关"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调整到第八章作为第四节。增加了香港、澳门的回归等最新的重大历史事件。系统地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历经两年的徘徊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发展进程。

2辈钩涫肥担全面介绍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新教材补充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国家经历了两年的徘徊发展时期的内容。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仍存在"左"倾错误,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是形成徘徊局面的主要原因。

(2)增加了1977年邓小平主持工作后,在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领域大力整顿的内容: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明确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小字部分介绍了1978年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史实。

(3)调整大、小字内容,将现行教材中小字部分关于"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改为大字内容。在小字部分增加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史实,并配有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影印图片。

(4)增加了拨乱反正工作的内容: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刘少奇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为1957年错划的右派分子平反;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1981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3辈愦吻逦地介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的发展情况。

(1)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增加了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广东、福建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政策的原因--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经济特区的经营管理方式--来料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资经营,吸收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明确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增加了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的建设成就。教材的"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图"的时间段,也从原来的1978-1992年,调整为1978-1994年。

4比面介绍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系统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具体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明确指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召开为线索,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提出,以及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历史过程。

5苯衔详细地介绍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成功的范例。

(1)详细介绍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经过,增加了叶剑英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内容,邓小平提出并阐述"一国两制"构想,以及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这一构想的内容。

(2)增加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谈判的史实。指出这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成功运用,同时也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一种成功范例。

(3)增加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及时地将这一永载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添加到中学历史教材中,体现了历史教材的时代感。

(4)增加了"海峡两岸的交流"子目,在追溯建国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后,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二、 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焙旯郯盐杖章史实的内在联系。

本章继承了现行教材的编写特点,以专题历史的形式出现,兼顾了历史事件的演进过程。第一节详细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伟大历史转折,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第二节到第四节,教材从三个角度,阐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宏观上把握全章史实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全章的引言,帮助学生从经济建设、理论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及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等多个角度,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过程。分节学习时可以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每一个角度的历史情况,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新教材增加了"徘徊中的前进"和"拨乱反正"等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在讲清"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两年徘徊时期的历史基础上,充分说明"左"倾思想的延续给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带来的影响,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转折性意义。"拨乱反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实施,是党和政府对建国以来经验和教训的认真总结。"拨乱反正"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经济建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党的工作重心,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对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起到了促进理论建设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果不仅为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构想--"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实践的成功范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既是理论建设成就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建设成就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力支持的重要体现。要帮助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过程和主要表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2敝傅佳生准确把握和运用新教材中增加、调整的重要历史资料。

新教材比现行教材更注重历史资料的重要作用,增加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与教材内容相互参照,理解历史资料的内涵。对于学生不易全面理解、把握的资料,教师应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例如:"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目,增加了"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报道"的影印资料,调整了"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的绘制方法,使该图更清晰地表现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如果教师将这两则资料等同处理,仅仅作为图片使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的应有作用。

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求学习者建立时间概念,还应建立起空间概念,并能够把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对历史的全面认识,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关于"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结合教材的大字部分,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把文字介绍的时间顺序与示意图中所体现的空间顺序结合起来,实现第一层次的时空建构。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从点(经济特区)--线(沿海14个开放城市)--面(沿海经济开放区),了解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在第一层次时空建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对外开放的空间特点,启发学生联系近代历史,回忆清王朝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形成第二层次的时空建构。以上时空概念的联系,势必引发学生置疑:"为什么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开放的地区如此相似?""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开放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应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比如针对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开放的地区如此相似",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我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交通运输条件,以及近代"开放"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关于第二个问题"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开放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教师可以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加以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外开放,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前提,以吸收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目的的开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不能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只有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中国才能发展。事实证明对外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到1987年,全国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协议(合同)项目10350项,累计协议金额625.09亿美元……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引进技术改造项目5000项,成交额34.5亿美元,推动了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结构调整……"(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5~516页)。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思考题的讨论,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教材中的结论"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备课还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比如:联系中国古代史上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与近代、当代沿海地区的开放相联系,形成历史学科内部跨时段的综合;结合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开放、发展的历史和中国经济地理,对比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相对先进与广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联系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3绷系现实,突出历史的连贯性特点,促进学生学力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所涉及的许多历史知识,从时间上距现在很近,特别是新教材增加了一些最新的历史事件,如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历史知识不仅具有过去性,还具有连贯性。香港、澳门的回归可以作为典型事例。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从回归前后的宣传中了解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现实中的重大事件出发,逆向了解历史,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形成和解决的历史过程,了解问题的历史渊源,在归纳整理史实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力发展。

三、教法建议

1痹擞孟执教育技术,增强历史教学的实证性。

本章上起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下至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涉及23年的历史。这段历史距现在很近,相关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有利于历史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以加强历史教学的实证性。教学方法建议:(1)充分利用音像资料,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需要编辑教学资料片。(2)非音像的图文资料可以设计成教学演示文稿,或交互型计算机软件,或网上学习软件。

2狈⒒友生的主体性,尝试研究性学习。

本章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可以尝试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选择一两个专题,展开教学活动。比如,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成就,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拟订研究计划,分解研究问题,采用文献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研究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第一阶段,整个班级或年级,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就本组选定的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活动。研究过程中教师充当合作者和顾问的角色。经过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之后,可组织规模比较大的汇报交流活动,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再进入第二个阶段--完善阶段。最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以调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完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交流学习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耀华中学)

责任编辑:彭〓莘

猜你喜欢

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教材历史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对高中历史教材“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的质疑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历史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