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的礼物”的背后……

2000-12-28刘如诗

祝您健康 2000年8期
关键词:殷红怨气小华

刘如诗

大学生小华约我在校园的草坪上,倾听她近期受到以前高中同学森“骚扰”的烦恼。上高中时,小华对森颇有好感,他聪明、博学、见多识广,又是天生的好脾气。原先他俩只不过是一般同学关系,自从森对小华谈了自己因为家庭原因而产生的苦恼之后,他俩的关系便亲近起来。

森经常情绪低落,每每此时,小华便给他许多安慰。遇上他过生日。她还会送上一张贺卡,以示她的关怀。森多次感激地说:“也许仅仅是为了你的善良与诚意我才活着,我心里对你充满了谢意。”

这些都发生在高中时代,那时森是小华家的常客,小华父母待他也不错。森极聪明,没见他怎么用功,就轻松地考进了首都名牌大学,而他却谦虚地说:“巧了,瞎碰上的。”

森去了京城,从此飞来一封封火热的“情”书,小华喜不胜言。每封信中,森都不忘夹上两片红彤彤的枫叶,代表着才子热切的心。小华把每一片枫叶做成标本,放在随身的包里,从家中带到学校,又从学校带到家中。时常抚摸着殷红的枫叶,她好欢喜。

在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时,小华忍不住心中的喜悦。说出了枫叶的秘密,想不到小虹吃惊地跳了起来:“我也有相同的信与枫叶!”佳宁也大为惊讶,原来她也有。光在座的,就有3人收到了森相同内容的信与枫叶。此事在同学之间传开了,又有两位女生“报案”说收到了森相同的“礼物”。

5份相同的“爱的礼物”,曾让女生们感动得夜不成寐,而今真相大白,女孩子们怨声载道,齐骂森是个骗子,心理变态,并都躲着他。森假期回家依旧去找小华,小华却不知怎样才能摆脱他,她抹不下脸,想起受他的骗很伤心,看他可怜的样子又有些心软。小华虽有满腹的怨气,却终因“心太软”而令自己为难。

森的行为虽然出人意料,但并不能简单地用“玩世不恭”、“用情不专”这样的评语来概括。他的那些信件,显示了他压抑,并极需宣泄的心情。信中语言虽然华丽,却并非是表白,甚至没有爱的暗示,更多的只是人生感悟之类的随笔而已。

正是这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文字,带着几片殷红的枫叶,伴之女学生怀春的心情,就特别诱人,并容易误读成“爱”的信号。女孩子们的怨气,正是因为她们曾经为之动情。

也许森确实想找一个情感归宿,却不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如此“投石问路”。

他虽然情感饥渴,却也没有轻率地表白,也没有出言不逊。他很谨慎,因为他是一个经历坎坷的“游子”。

森的父亲曾是一位军官,他从小在部队的大院里长大。后因父亲不幸得了癌症,母亲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搀夫携子,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求医问药。父亲最终还是因为不治而过世。

母亲为了能够永远陪伴父亲,令他永不寂寞,就在父亲故世的小镇定居了。母亲因为对父亲尽了责而得以安心,却不知年龄尚小的儿子,因为经受了太多的颠簸,被忽视了太久而已心理异化。过去母亲一心只念着父亲的病,从小他就在一旁默默地忧虑。父亲走后,他又伴着母亲的忧愁生活。上中学后,他感到更加孤独了。长时间的落落寡欢使他抑郁成性。而那信和枫叶。则是他遣散和宣泄孤独与忧愁的道具。

小华给我看森曾经寄给他的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上帝怨我是神,我怨自己是人,最后我变成了鬼。”可见。他正忍受着绝望的煎熬。

我与小华探讨森的心态。是为了让她对森有一份谅解。像他那样的生活经历很有可能会引发抑郁症。抑郁症的特点之一就是缺乏安全感,对爱与温情有着比之常人更多的渴求。森是个很内向的人。因而也特别女孩子爱怜。这些温情与友爱也许曾经深深地感动过他,给过他莫大的帮助,所以他以这样的方式来感谢和回报她们。

我劝慰小华,别那么在意森的行为。他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抑郁情绪一旦形成,需要相当的毅力,合适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慢慢解除。随着年龄的增大,心志的成熟。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逐渐增强。此刻对他而言,温情、友谊与谅解是良药。伸出手去,扶他一把,那样,你们这些“受骗”的女孩也会找到一份好感觉。

猜你喜欢

殷红怨气小华
慰老年诗友
遇见小华妈妈
怨气:情感社会学的阐释
偶像与起床
月朦胧
谋杀一种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