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晓八国文字的元帅等

2000-06-14

军事文摘 2000年10期
关键词:军旗集团军华沙

通晓八国文字的元帅

俄国军事家苏沃洛夫元帅,以刻苦好学而著称于世。在动荡不安的征战生活中,书籍是他片刻不离的伴侣。他认为,阅读有益的著作,对于培养战斗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养成了这种习惯:清晨读两小时书,夜里也经常读到很晚。

历史是苏沃洛夫的主要教师,他熟悉古代史和近代史,能够随时确切地引证,善于借鉴历代名将的作战经验。

他很喜欢哲学和文学,在谈话和书信中时常引证或论及孟德斯鸠、卢梭等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言论。苏沃洛夫的行军袋里,除了凯撒等人的军事著作,还有一本名为《奥鲜》的歌曲集。他说:“《奥鲜》是我的旅伴,它常使我兴奋。”

苏沃洛夫懂得8国文字,订阅了俄文、法文、德文、波兰文等许多报纸杂志,尤其留心其中刊载的最新科学成果及政治、军事方面的新闻。他把研究敌人的语言与研究敌人的武器看得同等重要,直到晚年,仍然勤学不止。(胜利)

丢失军旗的代价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第24“钢铁师”遭德军围歼,在突围中军旗丢失了。在苏军中,一支部队倘若丢失军旗,那就意味着这支部队被打垮了。因此,这个师被解散,师指挥官被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1944年,苏军打回到那个地方。一位当地的农民报告说,他当年在战场上发现了一名苏军军官的遗体上裹着一面旗帜,他把这具尸体连同旗帜一同掩埋了。掘开坟墓一看,那面旗子真是第24“钢铁师”的军旗,便立即送去修复,很快,第24“钢铁师”重新组建起来。这个师在以后的作战中战功卓著,但始终未能成为苏军中的近卫师,原因它曾丢失过军旗。

华沙战役:轻敌冒进惨遭失败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历了长达3年之久的内战。波兰国家元首、三军统帅毕苏茨基决定利用苏联无力他顾之机发动大规模进攻,以恢复1772年波兰被瓜分以前的历史边界,组成包括立陶宛、白俄罗斯和整个乌克兰在内的波兰联邦共和国。这样,1920年4月,俄波战争爆发了。之前,波军已经攻占了立陶宛和白俄罗斯。

战争初期,波军大举进攻,迅速攻占了西乌克兰及其首府基辅,但被俄军的反攻打退。反攻中,俄军势如破竹,很快就越过了国界,直逼波兰首都华沙。于是,8月8日,决定命运的大决战——华沙战役开始了。

直接指挥华沙战役的俄军统帅是年仅27岁的方面军司令员图哈切夫斯基,下辖第三、四、十五、十六4个集团军和骑兵第三军。华沙战役打响之前,苏联以为波兰的工农革命正处在高潮之中,因而对战争前景作了十分乐观的估计。而对己方连续作战,人员疲惫不堪,实力锐减,总兵力仅为4.5万人,且弹药与给养十分缺乏的弱点估计不足。毕苏茨基发现了俄军的弱点,他在华沙前线部署了11万余人的兵力,用3个集团军在华沙正面牵制和消耗俄军主力,而以另两个集团军攻击俄军的侧后,但图哈切夫斯基并没有识破波军的反击企图。

8月16日,波军的第三、四集团军向俄军第十六集团军的侧后突然发起攻击。俄军毫无准备,惊慌失措,迅速溃退。结果,第三、十五集团军的侧翼完全暴露。8月18日,波军转入总攻。此时,远在明斯克司令部的图哈切夫斯基才得知波军发动侧翼攻击的消息。虽然他毫不迟疑地向前线军队发出了撤出战斗的命令,但为时已晚,军队已无法执行命令。正在实施迂回的第四集团军以及第十五集团军的两个师无力向东突围,在撤入东普鲁士时被解除了武装。俄军全线溃退。8月25日,当波军推进到格罗德诺、不列斯特一立陶夫斯克和符沃达瓦一线时,俄军才在后方预备队的支援下,阻止了波军的前进。华沙战役至此结束。

俄军在华沙唾手可得的情况下竟然败北,主要由于他们对战场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轻敌冒进。此外,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姜青林)

(原载《军事博览报》

猜你喜欢

军旗集团军华沙
风采·军魂
母亲心底的八一军旗
冰岛的夏天没蚊子?
世界最漂亮的鸡
波兰 华沙起义73周年
“八路军”为何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对不起,我以为你是我的女朋友
韩媒:日旧军旗文化民间扩散渗透儿童令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