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次坦克战
2000-06-14里土
里 土
马克I型坦克(MK-1)有过历史的荣耀,这种也叫“大游民”的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战斗的坦克。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前线一亮相震惊了世界,揭开了现代化陆战的新篇章,但它却没能在世界上第一次坦克战中扮演主角。
在世界上第一次坦克战中对抗厮杀的是三种坦克,英国的马克IV(MK-4)及“赛犬”A式中型坦克和德国的A7V坦克。
比起之后的许多回坦克大战来,这世界上第一次坦克战只能说是小战斗。然而,小战且莫小看,是它开创了战争史上坦克与坦克交战的纪录。有了坦克战,陆地战场就变得更加惊心动魄了。而兵家们不单由此发现了坦克是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还获得了另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够讨厌的”的坦克
那模样粗陋沾泥带土的钢铁怪物碾过了德军的堑壕,惊慌万状的德军士兵四散奔逃,这是坦克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的首幅画面。从阵地败逃而回的德军士兵很快便知道那钢铁怪物叫坦克,自此便闻坦克而色变。
与士兵的恐慌有别,德军的总参谋长兴登堡元帅和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将军似乎还未感受到坦克的压力。尤其是鲁登道夫,仅仅10余天前,也就是1916年8月29日,他才接任副总参谋长的职责。上任后,就与兴登堡元帅一起策划了战争史上最大的阵地战。双方的阵地战处于僵持状态。英军的几辆坦克冲垮了索姆河前线德军堑壕防御地带,获得了局部的胜利,然而后几日德军又在别的地段捞到了便宜。直到凡尔登之战尤其是康布雷之战,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才认识到坦克“够讨厌的”,才接受一个军参谋长的报告:“敌人使用了一种新型作战武器,这种武器极为有效但又十分残酷”。
兴登堡清醒了:“英国在康布雷的进攻第一次揭示了用坦克进行大规模奇袭的可能性……它们能够越过我们未遭破坏的堑壕和障碍物,这不能不对我们部队有显著的影响……步兵感到他对坦克的装甲侧面实际上无能为力。机动车辆一突破我们的堑壕线,防守者就感到他的后方受到威胁而离开了他的岗位。”
鲁登道夫也发过慌,只是恢复冷静要比部属快一些。他看出了协约国军队用坦克突破取得了成功,“多数运动迅速的坦克在有谷物的田野上急骤前进更增加奇袭的效力。”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共同想到了最好的对付办法是自己制造更好的坦克去对抗。于是他们多次下令催促军事部门快些研制出坦克。
A7V坦克艰难出世
在坦克首次驰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一个半月后,德国也开始着手研制坦克了。接受这项任务的是德国军事部门的第七交通处。在德文中,第七交通处的缩写词是A7V,因此在制订设计方案时将要设计制造的坦克命名为A7V坦克。这个名字确实有点别扭,不过当时也想不到其他合适的名称,临时应个急吧,A7V却由此载入了史册。
1916年11月,A7V进入设计招标,12月22日签订了合同。一家拖拉机公司的常驻代表斯特纳承担了设计任务。然而这位先生对坦克和战场情况了解太少,他设计的A7V样车一试验,处处都“掉链子”,特别是发动机冷却和履带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
斯特纳的样车远看就像拖拉机底盘上面加了个大钢板箱,里面装置了多种武器,车辆很笨重,只能在坚实路面上走,车底距离有限,使车辆一经过起伏地、泥泞地,便受阻或淤陷,也就是说上不了前线,军方当然不满意,强烈要求改进。
改进是改进了,但是矛盾还是不少。德军统帅部提出的坦克设计思想是:坦克应是一种活动堡垒,用于支援步兵作战。为了造出“活动堡垒”,A7V的装甲防护不同一般,车底用较厚的钢板铆接而成,前装甲板厚15毫米,底装甲板厚6毫米。履带有了装甲防护,是A7V的一个优点,德军士兵有打断英军坦克履带的经验,把这个经验用到A7V上,就是对履带采取防护措施。A7V的装甲防护在那时是突出的,不过装甲板并未经硬化处理,防护力受到了限制。
A7V也叫强击坦克,车上安置一门57毫米火炮和6挺7.92毫米机枪,携带180发炮弹和18000发机枪弹,其中比较厉害的是40发穿甲弹,当初速487米/秒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毫米厚钢装甲,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20毫米厚钢装甲。这就是说,A7V能够击穿当时英法两国所有的坦克装甲。
A7V的火炮还能发射霰弹,用于近距离防御。车上6挺机枪分别置于车体两侧和后部,同车首处的火炮构成了环形火力。应该说这样的火力组成支援步兵还是够强的。
A7V还创造了坦克乘员人数之最,达18人。车长和驾驶员位于车体中部的方形指挥塔内。炮手和装填手在车前部火炮左右。每两个机枪手负责1挺机枪。另有2名机械师分别在车内前部、后前,担任随时修理的任务。
武器和人这么多,都要占地方,这样一来,A7V就成了庞然大物。车长达7.35米,宽3.06米,高3.30米。它巨大得吓人,但是目标如此明显,也容易让敌人一下子就发现了,进而成了靶子。
A7V也难以说是士兵满意的“活动堡垒”。它最大重量30吨,用2台戴姆勒4缸水冷直列式汽油机驱动,最大速度1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35公里。
雌雄马克IV型坦克
在1917年的作战中,鲁登道夫的一大收获便是缴获了英国的马克IV型坦克,德军士兵管这些缴获来的马克IV型坦克叫“战利品铁甲车”。
马克IV型是典型的菱形坦克,由马克1型(大游民)改进而来,吸收了Ⅱ、Ⅲ型的一些长处,在康布雷战役中大显威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英国坦克。说来颇有意思的是,马克IV型坦克却有雌雄之分,雌雄区别在武器上。雄性马克IV型装置了2门小口径火炮,发射6磅重炮弹,另外装置4挺7.696毫米刘易斯机枪。而雌性则只装置6挺7.696毫米刘易斯机枪。因此雌性IV型比雄性IV型要轻1016公斤。
1917年6月,马克IV型坦克进入英军服役。马克IV型有8名乘员,车内条件比前几型有了改进。乘员室内装有比较好的通风设备,在车辆顶部和两侧设有安全门。车内装了风扇,向发动机吹冷却空气,通过尾部散热器把热气排出车外。车上增设了消音器,降低车辆噪音。
采用刘易斯机枪给IV型坦克带来了麻烦。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因为阵地战,霍奇基斯机枪用量大增,供不应求,只好用刘易斯代替霍奇基斯装到坦克上。刘易斯机枪有较大的圆形冷却套,要装机枪就得在甲板上开个安装孔。刘易斯机枪安上了,这个安装孔也留下了。马克IV型一上战场,这个安装孔便成了敌人弹片和弹丸钻入车内的通道,那个机枪冷却套也会被敌人轻兵器打得支零破碎。所以,后出厂的IV型坦克都换上了霍奇基斯机枪。
英国共生产5种菱形坦克,从坦克的鼻祖“小游民”型坦克到马克Ⅰ、Ⅱ、Ⅲ、Ⅳ型,不过前4种产量少,独马克IV型是生产数量最多的菱形坦克。随着世界大战结束,菱形坦克很快退出了军事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那种重量轻且速度快的坦克。
最早的德军坦克分队
1917年10月,德军在有了A7V后组建了坦克分队。一个坦克分队编有5辆坦克,6名军官和170名士兵。
1918年春,德军已组建了9个坦克分队,其中3个坦克分队装备了A7V,另6个分队装备的是缴获的英国马克IV型坦克。
战争的对峙状态对德国越来越不利。美国宣布参战,数十万美军将越过大西洋成为协约国的新生力量。潘兴将军的先遣部队在1917年6月25日到达法国后即为后续部队登陆做紧张的准备工作。兴登堡元帅和鲁登道夫将军决定赶在大批美军登陆前进行一场决战,击跨英法的主力部队。这个作战计划就是“米夏埃尔行动”。
1918年3月21日,德军发动了强大攻势。在这场攻势中,鲁登道夫动用刚组建的坦克分队去实施“阵地战中的攻击战”。展开攻击的战线长达80多公里,参战的坦克却只有9辆,4辆A7V和5辆马克IV型。虽然少,但已能说明德军开始运用坦克了。其实,这是德军坦克的第一次实战演练。既练使用战术,也检验A7V的性能。
清晨4时40分,德军数千门大炮和迫击炮齐鸣。高爆炮弹、毒气炮弹,连续6小时轰炸英军前沿。按图发射的德军炮弹命中率很高,英军阵地受到很大破坏。炮击到第5小时后,炮轰由定点改为徐进弹幕射击。步兵和骑兵部队,顶着夹杂着炮火硝烟和毒气的浓雾开始进攻。
也就在此刻,在圣康坦战区,德军坦克第一次冲上战场。正如英军坦克碾过堑壕,让德军步兵惊恐失措、慌忙败逃一样,横冲直撞的德军A7V坦克和IV型“战利品铁甲车”,也吓得英军士兵屁滚尿流。德军步兵趁机杀了过来,夺占了英军的阵地。尽管A7V坦克在战斗中表现不太理想,4辆A7V坦克中有2辆出了技术故障,瘫了,坦克分队的指挥常中断,弥漫的烟雾给驾驶员判定方向带来了困难,坦克与伴随的步兵联系不上,坦克走走停停,影响了进攻速度,但坦克发挥的震撼作用、突破作用,还是令德军指挥官们高兴不己。
爵士的“赛犬”
在德国A7V驰上战场的同时,英国又将一种新研制的坦克送上前线,这便是“赛犬”A式中型坦克。
马克菱形坦克在战场上显示了威力,可它的速度仅有6公里/小时,太慢了,英军高层并不满意,他们希望装备一种轻型快速坦克,用来扩大突破口和追击败逃之敌。
威廉·福斯特公司总经理威廉·垂顿爵士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是马克Ⅰ型坦克的设计师,但不重复马克菱形坦克的设计思想,而是大胆地摆脱履带围绕车体转动的模式。
炮塔在车上部,履带在底盘上转动,这种设计思想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垂顿爵士给他设计的这种新思想坦克起了个名字,叫“垂顿—追击者”。军方却将它命名为“赛犬”A式中型坦克。
“赛犬”最大重量14.225吨,有乘员3人。车的长、宽、高分别为6.09米、2.61米和2.74米。装甲厚度为5至14毫米。车上武器是4挺“霍奇基斯”7.696毫米机枪。动力来自2台“泰勒”6缸水冷发动机,每台功率为45马力。于是,“赛犬”比马克IV型跑得快了,平路速度达12.8公里/小时,行程达64公里。
“赛犬”A式中型坦克共生产了200辆,1918年初装备英军,当年3月亮相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部战场。
维莱—布勒托纳的坦克对抗
德军“米夏埃尔行动”的第一次攻势取得了成功,这是鲁登道夫作战战术的一个杰出范例。德军在8天时间向前推进了60多公里,打破了长期静态防御的沉寂。一支突进的德军缴获了英军200万瓶威士忌酒,令英国人大惊。更重要的是人,首次攻势造成英军伤亡16.6万多人、法军伤亡7.7万人。另外,英法军队官兵7万人当了俘虏。
鲁登道夫对这个胜利心情很复杂。他既为夺取了许多协约国军队阵地高兴,也为德军坦克分队首次参战就发挥了作用而激动,可他很担忧,因为德军付出了伤亡23.9万人的沉重代价,因为协约国的坦克还比德军多许多,双方又进入对峙状态。这时已经是1918年4月上旬了,大批美军将很快到达,加强协约国的力量。鲁登道夫心里很急,苦思新招。此间,英军在亚眠东南部的几次反攻均被德军第二军团击退。鲁登道夫便令第二军团司令马维茨将军抓住机会进攻,并使用坦克分队。
4月24日,在亚眠附近的维莱一布勒托纳地区,马维茨军团在准备就绪后向英军阵地发起了猛攻。马维茨将军命令坦克队尝试着进攻英军在维莱一布勒托纳南部的阵地,坦克队3个分队本有15辆A7V坦克,但因2辆出了故障,只有13辆投入了战斗。
正当德军的A7V坦克冲向英军阵地时,一个新奇的现象出现了,英军并没有用炮火和反坦克枪阻击德军坦克,而是派坦克去对抗。于是便有了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坦克战。
英军参与对抗的是3辆马克IV型坦克和7辆“赛犬”A式中型坦克。由于指挥和观察不灵,战斗几乎是在混乱的状态下进行的。战斗中精彩的镜头是德军1辆A7V坦克和英军3辆马克IV型坦克厮打,7辆英军“赛犬”坦克围斗德军1辆A7V坦克。地形不平和观察受限,对抗的进程很慢,直到天晚才各自退回。
德军的A7V的火力显示了力量,英军“赛犬”的机枪对A7V没有构成威胁。德军A7V坦克的57毫米火炮击毁了百米外的1辆英军雌性马克IV型坦克。另1辆英军雄性马克IV型坦克见状赶来为同伴报仇,它向德军A7V坦克发射了3发57毫米炮弹,将这辆A7V击伤,但未能穿透装甲。英军“赛犬”在这次坦克对抗战中的表现不如德军A7V。参战的7辆“赛犬”有1辆被A7V击毁,3辆被击伤,而参战的13辆A7V坦克仅有3辆被击伤。
维莱—布勒托纳坦克战,又让鲁登道夫闻坦克眼热,但他愈加为德军缺少坦克而苦恼。到这年8月8日德军惨败,鲁登道夫把问题归到坦克少上,他说:“缺乏能大量集中使用的轻型坦克,是德军战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