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电母”将走向战场
2000-06-14刘献民
刘献民
气象武器是指在军事行动中为达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或直接消灭敌人而实施的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或气候的武器。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就设计一种名为“斐多”的加热消雾装置,曾保障2500架次飞机在大雾中安全着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如今的气象武器已取得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成果,可望在21世纪会全面应用于军事领域,因此,气象武器受到世界各国军事家们的青睐。
人工降雨和人工消雨
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增大降水量,形成大雨、暴雨或连阴天气,影响敌方的军事行动。如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为阻断越南北方部队的调动和物资的运输,曾秘密在老挝、柬埔寨、越南和毗邻地区实施人工降雨,进行了2600多次飞行,撒布了47000多个碘化铅和磺化银装置。结果造成局部地区洪水泛滥,使越南运输干线“胡志明小道”泥泞难行,大大减缓和削弱了它的运输能力。原来“胡志明小道”每周有9000辆军车通过,而实施人工降雨后,每周仅通过900辆军车。对“胡志明小道”的破坏作用和效果要比飞机轰炸强得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研工作者已开始研制人降酸雨,以达到腐蚀敌方雷达、坦克、火炮、车辆等技术装备的目的。
相反,在已方部队集结、运动或进行其它行动时,阴雨天气同样可以迟滞影响已方的行动。实施人工消雨,可以减少或消除降水,从而使已方的部队行动畅通无阻。
另外,通过人工降水,必然会使周围地区雨量减少。这种“时空延伸效应”启发美国军方专家萌生制造“干旱武器”的念头。1970年美国曾对古巴实施代号为“蓝色尼罗河”的气象战演习,在古巴“上游”云层播撒碘化银,使雨水都降在古巴境外,从而造成古巴气候异常干旱,使其主要作物甘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人工造雾和人工消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在意大利的伏尔特河岸人工造成5千米长,1.6千米高的浓雾层,使美军在浓雾的掩护下顺利渡河。德国也曾利用人工造雾的方法,掩护其后方工业区,防止敌方飞机轰炸。1964~1967年,前苏联莫斯科机场曾用人工消雾的方法,保障飞机284次降落。1970~1971年,法国在巴黎的奥利机场上风方向安装了8台喷气引擎,利用它们排出的热量消雾,面积可达9万平方米,保障了飞机340次起飞和784次降落。
人工消雾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蒸发法,加热空气使浓雾蒸发消除;二是吸收法,在暖雾中降低温度并播撒吸湿性很强的微粒(如氧化钙等)使浓雾被吸收消除;三是沉淀法,在过冷雾中加干冰或碘化银,在暖雾中加食盐或尿素等,使雾中水汽微粒增大而沉淀。
人工造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播撒气溶胶;二是燃烧红磷。它们的微粒悬浮于空中,形成水汽的凝结而产生雾。
人造严寒和人造酷暑
人造严寒,就是在敌对国和敌控制地区上空播撒吸收太阳光的物质,使气温急剧下降,制造使人难以忍受的寒冷天气,冻伤敌方的战场人员、损坏敌人的武器装备,消弱或摧毁敌人的战斗力。
人造酷暑,是指在敌国境内、敌占区上空播撒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物质,使气温骤然升高,产生酷暑,直接削弱敌人的战斗力,或使疾病突发流行。
人工诱发闪电和人工抑制闪电
闪电对军事行动和电子装备,如雷达、电台、导弹、飞机等兵器都有严重的影响。用人工方法制造和诱发闪电,可损坏敌方电子设备,干扰通信,还可造成森林火灾,而人工抑制闪电则可减轻或避免不利影响。目前,人工抑制闪电的办法有三种:一是在云内播撒碘化银等,改变云的起电条件,从而减少闪电次数和单位时间内闪电的发生率,缩短云内闪电活动时间;二是在云内播撒金属粉,降低电场强度,从而抑制闪电发生;三是在云中施放小火箭,触发局部闪电放电,从而造成无闪电通道或电场很弱的通道。
美国曾制定一个“天火”计划,除了研究人工抑制闪电外,还进行了减少云间放电,增大云地之间放电频率的研究。如果这种研究能够成功,未来的战场上,“雷公电母”也会参战,并大显神威。
人工引导台风
台风的破坏力极大,一个直径为800千米的台风,释放出的能量可达万亿马力。用其3%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相当于100万个22万千瓦级的热电厂。在战争中,若能控制、操纵台风的移动路径,将其引导到敌方,那将是一种具有极大威力的战略性武器。目前,影响台风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核爆炸改变台风路径;二是用飞机在台风适当部位大量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使台风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以改变其方向和速度;三是在经常产生台风的洋面上空播撒吸收阳光的物质,造成海水低温,削弱台风生成能量。
美国国防部和商业部共同制定了“狂风”计划,研究引导台风的问题。在1969年8月,对一个代号为“黛北”的飓风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诱导,对飓风发射碘化银炮弹,使飓风的速度从185千米/小时降为156千米/小时。
人造臭氧洞和人造吸氧武器
位于地球表面15~20千米高,厚度达8千米的臭氧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躲避太阳紫外线伤害的天然屏障。将氟利昂或氮的氧化物送到高层大气的臭氧层中可以消耗掉臭氧,从而制造出臭氧空洞,紫外线可以通过空洞直射地面,对未隐蔽的敌方人员和生物造成一定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当太阳直射头顶时,只要几分钟,就可使地面无遮挡生命全面烤焦,或使人的细胞组织破坏,皮肤灼伤,失去战斗能力。
不仅人类需要氧,一些动力机械的运行也离不开氧。一旦某个地域氧气消失,将立刻导致人员死亡,坦克、汽车、军舰、飞机不能活动。因此,军事科学家设想制造一种能吸收局部空间氧气的武器。这种武器结构简单,主要是在炮弹或火箭里装有能大量吸氧的化学物质,当其在敌方阵地上空连续爆炸后,会使那里的氧气骤然被“吸”光,造成无氧死亡区。目前,这种武器已走出试验室,一种轻便的吸氧枪已开始装备警方,用于制服重案拒捕分子。
军事科学家们预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武器也会得到发展和完善,它们步入战争,将会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