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职官礼仪
2000-06-14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00年2期
清代,皇帝召见官员并不是像通常人们理解的那样,高高端坐在大殿正中的宝座上,而是在乾清宫或养心殿的东西暖阁大炕上,室内也没有太监,先由奏事处的人把准备召见的官员名签摆在皇帝的吃饭桌上。皇帝吃完饭,便按着次序由奏事处太监从值房把被召见的官员引来。奏事处太监到门口替这个官员掀开帘子,让他进去,然后立即退出。官员进门先跪安,口称"臣某某恭请皇上圣安",说完起立,走到皇帝所坐的炕前,便跪在一个很厚的红白毡子垫子上。这时如果有请示或奏报的事,就可以主动开口了。如果没有,就等着皇帝问什么,再回答什么。如果召见有谢恩的事项,在走到皇帝面前跪下以后,叩头说:"谢皇上圣恩。"如果在奏事中说错了话,或在此以前自己有某项错误经皇帝指出,就要摘下帽子以头碰地一下,表示知罪。除谢恩叩头,有错误碰响头以外,一般召见谈话都不叩头。官员跪前谈话,问答完毕由皇帝说:"下去吧"或"跪安吧",这时被召见的官员起立,跪安,倒退走到门槛,然后转身出门,至此召见结束。
另,按清代的典制,官吏出门,鸣锣喝道各有不同的含义。州县官出来,前面鸣锣七下,谓打七棒锣,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出来,打九棒锣,意思是:"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因为道府出来,州县官听到锣响,也得闪躲。若是节制武官的大官出来,要打十一棒锣,意思是:"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至于总督以上的官员出来,因为已极品,所以打十三棒,意思是:"大小的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因此,在清代,一听锣声,就知道是什么样的官出来,该回避的就须回避。
选自《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