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彭寿及其钱币著述

2000-06-14重庆:陈嘉祥

收藏 2000年12期
关键词:康平通宝元宝

重庆:陈嘉祥

说到收藏钱币,在近代应该不忘朱彭寿。他是浙江海盐人(祖籍江西婺源),别名小汀,又号述庵、述叟、寿鑫斋主人,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卒年不可考。先辈几代都在清朝为官。朱彭寿15岁入学为秀才,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光绪二十一年(1895)会试中式为进士,以后均在清中央政府为官,曾任陆军部左丞。辛亥革命后,他也曾在北洋政府时代出任湖南长沙关、湖北宜昌关监督约年余,后乞病返北京,1931年~1938年应徐世昌之聘,总纂《清儒学案》

朱彭寿出身宦门,长期跻身仕途,又十分留意掌故,故对清代人文、科甲、职勋、典制等故事极为详熟,学识又较渊博,所以著述不少,据知有《旧典备征》5卷、《安乐康平室随笔》6卷、《国朝人物考略》32卷、《皇清纪年五表》32卷、《三国人生卒年月表》2卷、《古今人生日考》12卷、《古今钱范》8卷、《寿鑫斋钱话》5卷、《钱目》4卷、《寿鑫斋纪事稿》2卷、《述陁诗草》6卷等23P、193卷。不过大多数著述未能刊行。我只知《安乐康平室随笔》于1940年排印出版,《旧典备征》于1941年在北京出版。

朱彭寿一生专嗜收藏、鉴别古钱,自称“搜访历50余年,箧衍所存,颇多精品”,所以在其著作中,有《古今钱范》8卷、《寿鑫斋钱话》5卷、《钱目》4卷等,可见其对古钱研究之精深,著述之多。这几部著作是否刊印出版,我手头没有资料,我也未曾阅读过,但是,在他已出版的《安乐康平室随笔》一书中的第5卷,专章对“箧衍所存,颇多精品”,“荟萃记之”,所列各朝稀见钱币钱值、文字、收藏者等详加论述,可以补《泉志》、《泉志补考》等书之阙,也可供出土古币考订时的佐证。《安乐康平室随笔》一书,能读到的人不多,这里特摘其要以飨钱币爱好者。

书中记载的周代钱币有:周“宝化”、“济阴”、“东周”、“明”。以上几种据鲍康《观古阁泉说》:“宝化”极少。“济阴”钱,鲍康《观古阁续稿·题颜氏泉拓册》云:刘青园以唐人写经卷子从张叔未换得,张旋悔致书刘曰:愿仍各有其宝。“东周”钱,朱彭寿综合各泉谱及自己亲历,得出结论:合前谱所见,只三品。“明”钱,鲍康《观古阁三稿》云:“明”甚少。朱有“宝化”2品及“济阴”、“东周”周钱。

秦代钱币:珠重一两十四、“第十六”、“第十九”、“半 ”。朱彭寿引《泉说》、《泉布统志》、《古泉丛话》等前人著述以证其珍罕。朱藏品中有“第十九”;对“半”钱引《泉说》:苏亿年近寄余(指鲍康)一泉,系出生坑,大如八铢半两,圆孔背平,释为“半”。

汉武帝“三铢”。张崇懿《钱志新编》云:“三铢”钱传世独少。朱有藏品。

王莽钱币:“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这些王莽时期钱,都十分稀珍。例如“幺泉一十”,《续泉说》云“市贾居奇,索价八千。”李竹朋踌躇良久,因吕尧仙欲争购而决心买下。又如“幼泉二十”,引《古泉丛话》:刘燕庭以“齐法货”刀200柄易之。戴熙亦用“孝建四铢”、“和同开”等10余枚换得1枚。鲍康说他的二哥以万五千钱购得“壮泉四十”1枚。又如“壮布七百”,《续泉说》:“昔年李宝台以质券求售,内有壮布,质价廿金,余力不能致,置之,后竟不复遇。”朱彭寿最后说:以上诸布,有中柱抵外郭及抵下好者2种,合“大布黄千”共20品,余皆有之。

三国“定平一百”。引刘燕庭云:“‘定平一百,今世颇罕觏(goù遇见)。”刘有2品,一为韩桐上赠,一购得于都门,乃吴逸庵故物。朱亦藏有此钱。

后赵石勒“丰货”。朱彭寿按:此钱有2种。

汉李寿“汉兴”。引《古钱丛话》:“汉兴”钱分书,实上下文。

前凉张轨“睤造新泉”。刘燕庭记述,壬辰冬月,路出武林,六舟上人持此钱见饷,如获拱璧。

宋孝武帝“孝建四铢”、“孝建”及宋前废帝“景和”。《古泉丛话》说“孝建四铢”,北人以为奇货,索直二三万钱。刘燕庭说“孝建”较“孝建四铢”更难见。《癖谈》说“景和”钱右景左和。朱寿彭说他也未见到实物。

六朝以前诸异钱:“长安”、“义通”、“国宝金匮”、“驺虞峙钱”、“铢铢”。《泉说》云:刘青园藏有“驺虞峙钱”,为谱家所未有。青园逝后,家人取以为殉。初尚龄《吉金所见录》说:双铢钱,谱录及收藏家从未言及,己卯三月初四日,获于京师小市,真希世之宝也。刘燕庭说吴门顾湘舟藏有“五五”、“铢铢”二品,均极精美。朱彭寿藏有左右颠倒文者。

唐代宗“大历元宝”、德宗“建中通宝”。《钱略》云“大历元宝”“此钱甚少”。《泉说》:唐泉惟“建中”最少,亦独小。

伪燕史思明“得壹元宝”,齐黄巢“大齐通宝”。

后唐明宗“天成元宝”,《统志》云:此钱世所罕有。前蜀王建“永平元宝”,《丛话》:前蜀钱以“永平元宝”冠,今此钱绝无;《泉说》称此钱流传甚少。后蜀孟知祥“大蜀通宝”、孟昶“广政通宝”,南汉刘岩“乾亨通宝”、“乾亨重宝”,南唐李縖”永通泉货”,楚马殷“天策府宝”、“乾封泉宝”。《丛话》云:天策大钱绝少。闽王延政“天德重宝”。

宋仁宗“康定元宝”、“皇元宝”、“至和重宝”,宋徽宗“崇宁通宝”、“重和通宝”、“宣和元宝”,宋钦宗“靖康通宝”、“靖康重宝”。引《丛话》云:康定钱绝少,皇 钱,概未之见。盛大士《泉史》云:宣和多通宝。此元宝殊不易得。《丛话》亦云:宣和钱,通宝多而元宝少,物以罕而见珍。《新编》云:靖康钱,传世甚少,大者重宝更不易得。“至和重宝”则有和字在右,背上虢字,和字在下,背上虢字者。

南宋高宗“建炎通宝”、“建炎通宝”、“建炎重宝”,宁宗“庆元通宝”、“嘉泰元宝”、“嘉定元宝”,理宗“大宋通宝”、“端平重宝”、“淳通宝”、“端平重宝”,端宗“景炎通宝”、附刘光世“招纳信宝”。南宋钱据朱彭寿“引经据典”考证珍罕之品有“嘉定元宝”、“端平重宝”、“淳通宝”、“德通宝”、“景炎通宝”、“建炎重宝”等。

辽太祖“天赞通宝”,穆宗“应历重宝”,圣宗“统和元宝”、“开泰元宝”、“太平元宝”、兴宗“重熙通宝”、感天后“感天元宝”。引《汇考》认为“天赞通宝”为辽钱中至罕者;“开泰元宝”、“太平元宝”极少。

西夏崇宗“元德通宝”,仁宗“乾元宝”。

伪齐刘豫“阜昌元宝”(有篆书、真书)、“阜昌通宝”、“阜昌重宝”(有篆书、真书、楷书)。

金世宗“大定通宝”(有阔缘、狭缘,《丛话》称阔缘为金钱之可贵者)。

元成宗“大德通宝”,武宗“至大元宝”,仁宗“皇庆元宝”、“延元宝”、“延三年”,泰定帝“致和元宝”,文宗“至顺元宝”、“至顺壬申”,惠宗“至元戊寅”、“至元通宝”。以“至元通宝”极少。

韩林儿“龙凤通宝”。张士诚“天通宝”。徐寿辉“天启通宝”。陈友谅“大义通宝”。

明太祖“洪武通宝”(有福字五等钱),世宗“嘉靖通宝”,熹宗“天启通宝”。朱彭寿引《丛话》等前人所著云:明钱多而恶,少可玩者。此钱(嘉靖通宝)以罕见存之。是钱(五福字“洪武通宝”)近世甚稀。天启钱极夥,然有“密”字者,千百中不得一二也(背上十,右一两,左密)。

日本国“和同开”、“神功开”、“神功开宝”、“万年通宝”。

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卷五关于古钱币考证的这一章,不仅列举了明以前历代珍罕(或较为珍罕》的古钱币,而且博引前人著述加以考证,以及其可知特征、收藏的转易以及有关的轶事、趣闻和他本人藏品有无、见与未见,均作了详述。亦足可作现代钱币收藏者和钱币考古参考之佐证。朱原文较长,以上只概略作一介绍而已。

责编雍

猜你喜欢

康平通宝元宝
一条叫元宝的金鱼
烤元宝火
陈康平、吴轲作品
康平张家窑林场长白山辽金遗址简介
康平博物馆馆藏金代石经幢浅析
中兆通宝涉水直销
“建国通宝”钱考辨
康平纳:传统纺织获新生
通宝局
Scholar and East 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