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是新芽“旧经济”是枝干

2000-06-14文/樊纲

商界 2000年6期
关键词:新经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

文/樊纲

现在“新经济”似乎已经取代“知识经济”,成为国际上最热门、在国际研讨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国内的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员,也在大量使用这个概念,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经济”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涵义。最初,新经济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这使传统意义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不再适用(因此是“新”经济)。但是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国内外的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而把其他所谓的“传统产业”称为“旧经济”。

我认为如何定义和使用一个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要明确一个概念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指的是什么?进一步研究它会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

就“广义的”新经济概念而言,我们需要认识到的问题是,所谓新经济,主要是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为基础所产生的概念,指的是发达国家当前的一些经济现象;而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一般意义上的新经济,即那种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世界领先、全球配置资源、处处称雄那么一种经济状态,当然也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可能还是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扎扎实实地做许多打基础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高增长、低通胀,但我们的经济结构仍然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类型,我们还不会在高科技发展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我们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我们还不能在世界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上左右局势。

就“狭义的”新经济概念而言,我们要认清以下的一些问题:

第一,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的“旧经济”,对我们来说可能还是“新经济”。

在目前的发达国家,信息、网络等产业之所以被称作“新经济”或支撑新经济的产业,是因为它们的确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支柱。西方发达国家在住房、汽车、家电、旅游、城市化、高速公路等所谓的“传统产业”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之后,人们对住房汽车等物品消费需求的满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经济增长因需求的制约也就陷入了相对的停滞,若没有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出现,给它们的经济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它们的经济就不可能再次快速增长。过去十年信息、网络等技术革命的出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首先还不是在于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在于创造出了一大块新的“购买现象”,即新的市场需求。电脑、软件、多媒体、网络、移动通讯等等这些人们物质、精神生活中的“新玩意儿”,形成了新的市场板块,于是带动了新的产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收入出现了新的增量,并因此又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因此,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看,当前的经济高涨的确得益于那一块“新经济”的出现,而其他早已存在的产业,则可以称为“旧经济”。

但是,我们的情况如何呢?我们的经济“起飞”的时间还不很长,人均国民收入还只有800美元左右(美国是3万美元,瑞士是4万美元),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许多产业刚刚发展。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旧经济”的那些产业,对我们来说还大多是“新兴产业”。比如,汽车业显然还是我们的新经济;住房业刚刚起步,二级市场才刚刚开放;旅游还在起步阶段;城市化进程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各种公共基础设施(这也是最终产品需求的组成部分)还很缺乏;家电新产品看上去在城市里越来越难卖了,但一方面,刚出现的这一点市场竞争还属于“初级阶段”,服务改进的速度之慢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另一方面,我们的几亿农村人口还因就业不足、收入水平低而无法进入家电消费市场(他们不用家电首先不是因为“没电”,而是因为“没钱”)。总之,对其他国家是“旧经济”的许多产业,对我们来说还是新经济。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出现,使我们较早地拥有了一块新的市场需求,这当然是好事,我们也要紧紧抓住。但这种新的市场需求在我们这样的落后国家中,远不如为了其他物质生活水平方面的“补课”所能创造的需求大。在市场需求已经日益显得重要的今天,难道我们还要采取一种放弃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需求的发展战略,把这块肥大的市场让给别人吗(让给跨国公司或其他发展中国家)?

第二,传统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我们增长率的源泉。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现在的确是新兴产业在带动经济的增长。比如美国,新兴产业的增长和相关的投资,带动其经济每年增长近3个百分点。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新兴产业也发展很快,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体制上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在可预见的将来,即使我们能够紧紧跟上,新兴产业能够每年带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已经很不错了。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只满足于2%— 3%的增长,而是要增长得更快,这样才能缩短差距,比如说每年要增长7%— 8%,那么,剩下的那个5—6个百分点的增长从哪里来?显然还是靠传统产业的增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传统产业的更快增长,将仍是我们较高增长率的主要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放弃在传统产业方面的继续努力,就等于放弃较高的增长率而放弃我们的追赶!

第三,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是不同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最优的产业结构,不一定是发展中国家的最优产业结构。

发达国家收入和生产成本的提高,使得一些产业不再具有竞争优势,而它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可能正是有优势的产业,比如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正可以利用大量闲置的劳动力,并靠这些产业来增加就业、积累资本、提高技术。所以,用发达国家“新经济”的产业结构来指导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调整,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第四,我们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还面临许多局限。

发达国家的新经济首先是建立在发达的“旧经济”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的传统产业还没有发展,许多基础的东西还不具备,新经济的发展自然会因此而受到局限。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几百年发展那些“旧经济”的过程当中,还相应地发展起了一套市场机制,包括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公司制度、银行服务和资本市场,而这些都是我们仍然十分欠缺、有待大力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新经济的发展,所受到的制约就更大。比如“网上交易”,我们就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制约,从“软件”上看,我们的信用卡体系还不发达,持卡人还很少,与信用卡网上支付相关的金融服务保障和法律保障还非常欠缺;从“硬件”上看,我们的批发、零售业本身的现代化程度还不高,邮购、“目录购物”还非常不发达,因此能在网上交易的种类、规模就会非常有限,如何保证送货就更是问题。目前发达国家的网上购物业务还在因交易规模不够大、送货不及时等问题而难以赢利,我们的网上交易发展恐怕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起到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五,在发展新经济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利用“后发优势”,以减少投资的风险成本。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能够有较高的增长率并逐步缩小差距,原因之一是它们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可以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和技术,不必事事自己探索,自己经历每一种市场波动,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发展过程的风险成本,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穷,资本宝贵,经不起亏损(更不要说长期亏损),选择投资项目,“保险”一些为好,不像发达国家或资本实力雄厚的国际大公司那样经得起“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的领先地位,最好不要在一个产业发展的初期“跟着起哄”,在技术进步的前沿上去做过多的风险投资,而应等着发达国家先去“趟浑水”,然后我们再紧紧跟上(待下一轮技术进步时争取走到前沿去),以减少我们发展的风险成本。比如“网络经济”目前还处在第一轮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过程中,多数网络公司还没有赢利,以后如何能够赢利,有多少能够赢利(可以肯定的是会有大量的现有企业被淘汰),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这时我们如果也学着发达国家那样,也投下那么多风险投资一窝蜂地去搞此类新兴产业,我们的相对成本(投资占我们可利用总资本的比重)和绝对成本(被淘汰的企业个数),都会比人家高,我们发展的成本反倒高了,增长速度反倒会放慢。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政府、学者现在天天在那里大叫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蛊惑力很大,那的确是他们的“兴奋点”所在,是他们所面临的“前沿”。而我们如果也跟着他们的“兴奋点”走,不加分析地去赶发达国家的“时髦”,最后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可以预见的是,当“网络板块”发展第一轮“泡沫”破掉的时候,受到打击最重的一定是一大批落后国家的、不具规模和技术实力的公司。

以上这些分析表明,当我们使用外国人大量使用的名词的时候,得先搞清楚那是在说什么,然后再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现实是怎么回事,而不能人云亦云,跟着起哄、追风,还得当心别上了“人家的圈套”!(他们在努力扩大他们的“新兴市场”)

以上这些分析,不是说我们不要发展新兴产业,而是说要防止盲目性,防止一窝蜂,防止不计成本,防止再走弯路。在适当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还大有可为,只要我们认真把体制改革的文章做好,在专业化竞争上下功夫,在质量上抓“升级”,这些产业还够我们的企业(当然是真正想发展、想“挣钱”的企业)“吃上几十年”,大可不必都看着某些新兴产业眼红,挤过去冒那份风险。特别是不能所有地区、所有城市、有没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都要“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不能再一窝蜂地赶时髦。作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再也经不起折腾、经不起走弯路、经不起用我们宝贵的资本去“起哄”了。 (编辑/李 彬)

猜你喜欢

新经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
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浅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