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从军
2000-06-14毛子成
毛子成
近几年来,经常有空飘气球光顾一些国家上空的报道。这些空中不速之客究竟来自何方?所为何来?人们不能不表示关注。
气球从军,由来已久
自从1873年6月5日法国蒙戈尔费埃兄弟把第一个热气球升上天空开始,气球很快发展成系留气球和自由气球两大类,也可分为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气球。自由气球又分为可控或不可控气球,气艇属于可控气球。
气球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和战术侦察(包括气象侦察、辐射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电视侦察和照相侦察等)工具,首先被纳入了军事侦察的范围。拿破仑曾在多次战役中使用过地面系留气球作为侦察之用;美国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双方也都使用过这种气球。气球侦察活动最频繁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据俄罗斯刊物透露,美国在1955~1957年间对苏联实施过一项“气球行动计划”,旨在对苏联70%的领土进行拍照。在此期间,苏防空部队发现了4112枚入侵的自动飘移气球,其中的793枚被苏歼击机部队击落。
从1975年8月11日到9月14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潜入苏联领空的境外飘移气球就有11枚,高度11~14万米,速度大约200千米/小时,其中的8枚被击落,两枚被缴获,一枚完好无损。
从1980年底到1981年3月中旬,苏联的欧洲部分几乎每天都有少则1枚,多则几十枚顺风飘移的气球入侵,高度在50~4000米之间。这些气球闪闪发光,呈梨状或球状,系有锥形或箱形吊舱和一根3~4米长的带子。后来,秘密终于揭开了:原来,吊舱内装有自毁传爆管、带天线的无线电发报机、太阳能电池板和足以维持12小时工作的太阳能电池。
到90年代前期,气球在军事上的应用虽然并不如以前那样红火,但也并不消停。1990年9月2日,星期天的晚上,苏联北部摩尔曼斯克和北摩尔斯克的居民发现天空中有一个发光的球,颜色由亮白到桔红,在空中慢慢移动持续数小时之久,直至第二天清晨才逐渐消失在南方。其实,该亮球在进入苏国境前就被发现了,那时的高度是29千米。当其进入苏境后,苏联防空火箭部队即作好了将其击落的准备,只是考虑到导弹的碎片可能危及当地居民的安全才没有采取行动,到了9月3日早上,防空歼击机出动,才把它打了下来。原来,它是一个进行星际间介质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的“独木舟”气球。该气球在预定的高度释放后,可凭借自备的发动机进行空中定位,从而开展预定的作业。
1995年9月12日,白俄罗斯防空部队在西部边界附近发现一个不明气球,白俄罗斯方面的直升机驾驶员绕着气球飞了好几圈,试图看到气球驾驶员并与之进行无线电通话,还多次开火示警,但都无济于事,最终于11时54分在布列斯特州离俄罗斯战略火箭军驻地不远的奥索夫察机场将其击落,两名驾驶员当场死亡,一时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其实,这一天入侵白俄罗斯的气球远不是一枚,而是一大批。
从1996年11月至1998年10月,美军空军以卫星测量、飞机测量和空飘气球测量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过一项大规模的大气测量计划,这段时间中国、朝鲜、蒙古、俄罗斯等国领空经常出现的气球很可能与此有关。
有案可查的气球入侵事件还有很多,只不过反响大小不同而已。
气球也可用于空中拦阻,它们可在空中按照一定的战斗队形、高度层次配置,组成拦阻网以保护重要目标免遭敌对方空袭兵器的打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曾在许多地方设置系留气球以防御敌人的低空轰炸或俯冲轰炸;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年代,苏军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一些城市的防空配系中,也都成功地使用过拦阻气球;1960年,针对美国要在西柏林与西德之间架设“空中桥梁”的企图,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曾下令在东西德之间升起拦阻气球,要求工业部门在三个月内完成3个拦阻气球营的列装任务。3个气球营是如期建成了,只是由于担心引发国际争端,始终未被派往德国,不久也都被解散了。气球拦阻网对于现代攻击机或许并不起作用,但用来拦截巡航导弹还是力所能及的。据俄罗斯“阿夫古利”中心的气球驾驶员说,1999年北约轰炸巴尔干时,南联盟军队就曾用气球在大桥前方搭起拦阻网来保护大桥,结果很成功,数枚“战斧”巡航导弹被挡在气球拦阻网之外。
最先把自动气球用作武器弹药运载工具的是日本军国主义。1944年11月~1945年3月间,日本向美国方面施放了近万个携带燃烧弹和爆破弹的气球,每颗炸弹重约15千克。这些气球的十分之一到达了北美大陆上空,造成了美加两国的大面积火灾,蒙受了很大的损失。飞艇作为运输工具,具有能耗少、使用成本低、有利于环保、适于远距离运输大型物体等特点。据报载,美国的“诺思罗普”航空航天公司正就用飞艇从美国向欧洲调运快速反应部队和500吨级大型货物的可能性进行广泛的调研;英军总部有200多名军官在从事建造更大飞艇的研究;德国已为建造载重450吨、航程8000千米的飞艇组建了专门的股份公司;1995年由俄罗斯“空气静力学”科研生产公司和莫斯科航空学院联合研制的“空气静力学”2号飞艇在“一系列飞行技术指标方面超过了外国的同类飞行器”。
气球的其他用途还有很多:用于校正炮兵射击、充当靶标、施放电子干扰、边境和海岸巡逻、转播通信和指挥信号、搜索潜艇和水面舰只、发送宣传品等。美英两国的专家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今后,将需要更多的浮空器投入军用和民用。
气球从军,目的何在
80年代,苏军总部、科研部门和防空学院的专家们曾受命查清外来气球入侵的目的。调查结果表明,潜入苏领空的气球中,有39%来自西南方向,36%来自西方,22%是从西北方向飞来的,只有3%来自东方。
为了弄清入侵气球的施放源,苏联科学家们还运用了通常测量大气尘埃分布使用的曲线分析法:依据目标测定的坐标、时间及其高度,计算出其大致轨迹。结果表明,偷越苏领空的气球释放地主要集中在丹麦的洛兰岛、波罗的海海峡地区、瑞典的基律纳镇。而丹麦的洛兰岛属于北约的监测系统。研究表明,自由飘移气球从西欧到达俄罗斯领空需要37小时之久。
专家们的分析研究和所进行的科学试验还表明,施放这些浮空气球目的有四。
侦察军事目标及兵力部署情况气球长时间滞留在苏雷达兵防区上空,刺激雷达枢纽部、雷达站、指挥所、引导站、机场和通讯枢纽开机工作,可以探明其兵力编成及其部署情况。从被苏军击落后堕地的许多气球残骸可以看出,气球下面吊挂的舱体内通常都装有天线装置、无线电侦察器材、自毁传爆管、带天线的无线电发报机等。携带这些装置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些装置都可以根据地面的指令自行毁弃。
干扰空情预警系统包括自动化指挥系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而无暇顾及其基本任务——对空气动力目标的防御。
配合新型武器装备的试验和部署工作80年代初欧洲出现的众多空飘气球正与当时西方进行“阿克姆”和“潘兴”巡航导弹的部署有关。在其可能的飞行航线和高度上施放小型气球可以提高导弹的引导精度,可以验证军用目标、作战和电子侦察器材探测用人造卫星的性能。有证据表明,美军空军从1996年11月至1998年10月间,以卫星测量、飞机测量和空飘气球测量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大气测量计划的目的,也是为美国空军最重要的武器研制项目——机载激光反导武器收集大气数据,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激光武器克服大气湍流等不利因素的能力,增强其杀伤力。
侦察新型武器的试验情况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研究查明,几乎所有利用气球进行的大气物理方面的研究都与新型武器的研制和试验有关。以1990年9月3日被苏军击落的气球为例,其实这个进行星际间介质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的“独木舟”气球携带有1具直径300毫米的望远镜、1台液态氦作冷却剂的红外线辐射分光计、1台幅射计、1台照相机、1台气体分析仪,以及无线电通信装置等。其携带的仪器是和挪威瓦尔德的导弹预警雷达相连接的。属于该系统的还有阿留申群岛上的“丹麦眼镜蛇”雷达站。它们都是用于获取有关导弹试验的情报的。后来有关俄罗斯进行“白杨”导弹试验的情报就是从那里发出的。由此推断,1990年9月和1996年入侵苏联北方地区飘移气球的真正目的显然是在侦察苏联北部靶场弹道导弹的发射情况。根据导弹喷出尾焰的光谱、辐射及动力特征,完全可以判定导弹的类型、射程、所用燃料,以及其他性能。
气球从军,前景广阔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貌不惊人的气球之所以重新受到青睐,一是因为它成本低,实用而价廉。以美国国家航天局正在研制的巨型气球为例,从其研制到投入使用,包括研制可回收仪器的整个费用大约1000万美元,如果用航天局珀加索斯火箭代替它,发射一次至少耗资1500~1800万美元。相比之下,超级气球的应用价值与火箭差不多,但由它携带升空的仪器可以一次次地回收再使用,而由火箭发射上天的仪器很少能够回收利用;二是超级气球有效载荷大。巨型气球一次可携带多达数吨的重物上天,而一枚火箭一次通常只能携带200多公斤的有效载荷;三是气球在某些方面的实用性更强,一个浮空气球的探测范围可达250平方千米,如果装上更大功率的雷达,则可以监视67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巡航导弹发射情况,这是地面雷达难以达到的。
正因为现代气球应用在军事上有诸多的好处,近年来,美、英、法、俄等先进国家都在积极开展对气球的研究,探索其在军事上的新应用。如今,美国光是气球的施放点就包括13个靶场和7个机场。先进国家对浮空学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所研制的气球已具有非常高的水准:升空高度最高可达5万米,留空时间10天以上,最长的达400多天,有效载荷1~4吨,航程数万千米。美国的一枚气球曾经创下绕地球35圈的记录。它们可以一年四季用在其他飞行器不便使用的任何战略方向。气球的飞行控制也已非常准确有效,美国科学家甚至在1987年2月用带有伽马射线接收仪的气球观测到了超新星的爆发。美国国家航天局耗资1800万美元用于进行空间研究的气球超过了30层楼房的高度。美《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2000年3月25日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国际战略通信公司花费1000~1500万美元合作研制成功的气球能在大气层上方长时间滞留,执行多种军用和民用任务,包括通信、气象观测、空中交通管制和监视等。该气球还能像地球同步卫星那样在2万米以上高空运行,达数月甚至一年之久。英国防御评估和发展局已与丹地大学共同研制了一种探雷气球。他们将一种专门的雷达设备吊挂在气球(或飞艇)上,在雷区上空发射一种不到1秒的脉冲,通过接收和处理反射回来的脉冲,可以“看到”地雷。
作为军事大国的俄罗斯自然也不甘落后。最近有报道说,俄已研制出“哨所”2气球雷达观测和通信系统。该系统由新一代YAH-400标准型系留气球和吊挂在气球下方的“信念”1E雷达组成。YAH-400是由俄罗斯“阿夫古利”浮空飞行中心研制,其外壳用布状薄膜材料制成,内部充有氢气和气溶胶。这种气球与以往的气球相比,空气动力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吊挂在气球下面的“信念”1E雷达是由联邦国立图利斯基“箭”科研所研制的。该雷达装有缝隙天线阵,波长为2厘米。当雷达上升到300米高度时,可探测40公里范围内的固定目标,也可自动探测和跟踪移动目标,并辨别其属性,包括低空飞行的目标和最小速度为25公里/小时的移动目标,如漫步中的行人等。雷达操纵员可借以观测战场上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的调动情况,或对炮火作出校正。有关数据通过吊挂在气球下面的雷达天线以数字方式向地面发送,经“嘎斯”66载重汽车计算机舱处理后发往有关指挥所。
俄军方称,“哨所”2系统如果投放车臣战场,将会帮上俄军的大忙,因为使用气球对敌阵地实施侦察可大大提高士兵的战场生存系数。专家评估认为,“哨所”2系统非常适合在观测距离非常有限的丛林山区进行侦察。在丛林地带,“哨所”2发挥的作用将是巨大的,因为在这种地区,敌人很难把它击落,而且叛乱分子也未必使用价格昂贵的防空火箭来对付它。如果长时间对气球进行射击,火力点很快就能被气球上的雷达锁定,并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