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上核武之路
2000-06-14赵羽飞李雪娇
赵羽飞 李雪娇
今年9月,随着排水量为4万吨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法国将成为世界上第2个具有任意使用核动力航母能力的国家。
在“戴高乐”号计划建造之初,冷战是所有防务筹划背后的驱动因素,因此法国不惜耗资200亿法郎(30亿美元)建造这一超级武器系统。但当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戴高乐”号就显得毫无意义了。但是“戴高乐”号航母项目负责人、海军上校菲利浦·鲁吉尔说:“世界仍不太平,而且我们有义务履行我们所分担的维和职责。”他还补充道,“戴高乐”号是“出现在危机地区的可见力量,并将有助于增强我们保持局势稳定的能力”。
他指着“福熙”号航母(常规动力航母,曾部署于科索沃危机中,其舰载飞机每日起飞参加盟军行动,历时3个月)说:“与‘福熙号相比,‘戴高乐号增强了欧洲的海上潜力,是对全球任何地方的危机或不安定因素做出反应的理想工具”。今年9月,“福熙”号退役后,“戴高乐”号将成为法国海军唯一的航母。
因此说,建造“戴高乐”号航母的初衷并未改变,鲁吉尔说,“因为它一直是以武力到达理论为基础的”。他还说,英国海军正在研究是否有必要建造两艘类似规格的航母,这也证明核动力航母对于海权国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地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它的大门向所有国家敞开着,而且世界商业贸易70%是经由海上的。”由于法国海外基地不多,“对航母这种主要的海上起飞平台的需求”正与日俱增。最初,法国也曾计划建造两艘核动力航母,但这一想法因冷战后防务观点的出台而搁浅。但鲁吉尔对与英国海军共同研制建造第2艘航母满怀希望。目前,法国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的对话已经开始,同时,法国无线电报总公司和汤姆森公司已达成协议共同开发该项目,并开始实施一个为期5年的研究计划,由此英法在工业上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
“戴高乐”号航母的核心作战单元是舰载型“阵风”式战斗机,但目前这种战机没有配齐,到2002年中期也只能配备半个中队的10架飞机,缺额暂由20架“超级军旗”替代,并逐渐更新。到2008年“戴高乐”号将配齐30架“阵风”式战机。
首批配备航母的“阵风”,将是F1型空对空标准的战斗机,它们将从2007年或2008年开始逐步被F2型空对地标准的战斗机替代。当F2配齐之后,法国海军使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超级军旗”战斗机将退役。
与美国核动力航母相比,“戴高乐”号要小得多。以美海军“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其排水量为9万吨,可搭载70架飞机(比例为每1300吨一架)。而“戴高乐”号排水量4.5万吨,搭载飞机40架(相当于每1000吨一架)。但在性能上“戴高乐”号却毫不逊色。鲁吉尔说:“新技术使我们能进行更高效的设计,例如‘阵风式战斗机,它具有F-14和F/A-18全部的多任务能力,但是它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戴高乐”号上装有双联弹射器,具有每日升空飞机100架次的能力,其能量消耗要低于美海军航母实施同类保障的消耗。但这种保障能力被要求进行折衷考虑。“对我们来讲不能事事求全,”鲁吉尔说,“效费平衡的思想贯穿于项目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同时,“戴高乐”号由于体积较小,转弯半径也较小。航母上装配有计算机控制的新型平衡系统用来限制飞行甲板的晃动,该装置可使5~6级狂浪对船体平衡的影响减半。在水线以下,有4个可快速启动的稳定装置作用于相连的船舵,能使航母以20节(37公里/小时)的速度转弯时仍保持船体的水平状态。平衡稳定装置是通过一种独特的自平衡系统进行工作的。该系统包括两套各重120吨的装置,它们可以每秒1米的速度沿着轨道(在飞行甲板下层)从船体的一侧滚向另一侧。240吨重量的平移与稳定装置共同作用使航母异常平稳。这一特性拓宽了航母操作性能的包络曲线。
法国在早期的核潜艇项目中所积累的大量经验又成功地应用于开发研制“戴高乐”号的核动力装置。但是,耗能巨大的航母推进系统对研制人员来说却是全新的挑战。“戴高乐”号上的两个新型核反应堆可提供足够的能量驱动弹射装置和4个16兆瓦的螺旋桨,为航母提供27节的最高时速,使其航行距离达到每日1000公里。
选择运用核能是由于核能燃料的价格较低而常规燃料的价格较高。虽然核动力推进装置极具优势,物别是在续航能力方面(它能使航母在无需靠岸补给的情况下连续航行45天),但使用核动力意味着海军要承担昂贵的维护费用。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是十分严峻的问题。有许多国家禁止核动力舰船在其港口停泊。
另外,最迟在2003年初,“戴高乐”号将进港进行为期6个月的首次全面维护。因为保养制度规定,“戴高乐”号需每7年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并补充核燃料。
3架E-2C“鹰眼”预警机将构成“戴高乐”号航母的舰载早期预警力量。其中已交付使用的两架是按美海军的标准建造的,另一架将于2003年开始服役,它是以功能更多的2型机为标准改造的。法国还有另一个可选方案,就是用晚些时候的“鹰眼”2000型代替这3架预警机。最初,法国计划自己开发研制重量为15吨的侦察预警飞机,但是由于国内需求较少,可能的出口市场也不多,使研制费用成为难以负担的天文数字,因此研制计划被搁置,转为购买“鹰眼”。这种预警机已经实战检验,性能优越。装备“鹰眼”预警机是一种现成的选择,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机24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有些偏重。
在将E-2C配置到“戴高乐”号上之前的预先准备阶段,对该机在最差条件下着陆的想定进行了模拟:飞机以最大重量着陆,只勾到3道拦阻钢索的最后一根,结果着陆“失败”。这一结果证明,“鹰眼”会卡在斜角甲板的末端,不能转弯,也不能用牵引车拖出跑道。将其清出跑道要耽误30分钟的时间,同时其它飞机还要耗费燃料在甲板上顺次挪位,这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法国海军又花费4000万法郎将甲板加长了44米。“我们一直认为有必要对甲板稍做延长,”鲁吉尔说“但这一决定直到我们试着陆预警机时才得以实施。”
另一项耗资更为巨大的改造接踵而来,这是由于有关放射线泄漏限度的国际规定进行了修改,它要求全面降低放射线可探测度的水平。为此,法国海军别无选择,只好再耗资10亿法郎在核反应堆周围加装额外的保护装置,以满足5月13日开始生效的新的欧洲CIPR(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标准。
对“戴高乐”号航母的测试始于去年1月,去年7月份首架“阵风”式战斗机在262米长的飞行甲板上降落成功,次日又进行了弹射起飞试验。从那时开始,在布雷斯特港附近海域,航母上的每一套系统都经历了超过4万公里的测试。今年7月份开始,将对其进行运用作战飞机、武器装备和所有系统满负荷运行的进一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