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研发中心建在中国
2000-06-13
文/本刊记者:宋铁军
外商竞相在华投资研发中心,是因为彼此间的竞争日益惨烈,而要鼓励外商投资更多的研发中心,最好的方法是让竞争变得更加惨烈
10月12日,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心脏——北京中关村,北京三星通讯技术研究所宣布正式成立,国际电子业界的传奇人物、三星总裁尹钟龙先生亲抵北京,主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隆重的揭幕仪式。
对于三星来说,这是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通信研究机构,而对中国来说,这是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第几十家研发中心(R&D;)。但业界人士也会注意到,如果说三星通讯技术研究所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这是中国政府数月前鼓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政策出台后,首家在华成立的较大规模的外资研发中心。
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三星通讯技术研究所的成立,是外资研发中心对中国鼓励政策的积极回应。
微软中国研究院打消政策顾虑
今年9月,在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办的"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政策研讨会"上,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马秀红在致开幕词时指出, 中国政府已经相继制订了一些鼓励外商设立研发中心的政策,今年,外经贸部又出台了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合同、章程审批原则和程序。
外经贸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在随后的发言中说,当前需要研究和考虑促进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问题有:加大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政策力度;将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明确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继续研究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在土地、基础设施费用方面,对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给予优惠;设立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外商投资设立研发机构的研究;允许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参与政府支持的研发项目等。
从政府的政策和导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关部门对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影响和利弊经过长达数年的审慎评估后,已确信积极鼓励、引导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是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与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从事这一课题的有关人士介绍,当初对待外资研发中心还是有顾虑的,原因很简单:国内人才大量流失,国内研究机构遭受冲击,而与生产性机构相比,既没有多少税收贡献,又不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确认还是利大于弊。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去年建立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它吸引数十位优秀人才回国,同时吸纳国内学者共同研发,成果共享,这一模式被广为赞赏,而微软中国研究院创办者李开复也因此被比尔·盖茨赏识,荣升微软副总裁。
中国研究院的模式被誉为双赢的典范,其它外资研发中心也都纷纷打起共享成果和转移核心技术的牌。
这些研发机构的作用和积极影响,被马秀红归纳为:“为中国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增强企业技术消化和吸收及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促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北京市政府近期连续出台了几个专门的政策文件,包括《关于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的若干规定》、《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规定》和《关于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规定》。预计到2005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中心投资机构的数目将会增加一倍多,达到40-50家,投资额与承诺投资额将达到5亿美元。
而上海市政府也在去年修订公布了《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上海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吸收消化引进技术基础上开发的二次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可以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从而提高了外商投资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积极性。继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咨询中心、上海大众技术中心、联合技术研究中心、爱立信通信软件研究开发中心、杜邦科技中心、微软技术服务中心等一批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在上海陆续设立后,去年上海市又批准了上海美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外商投资研发中心。
为什么把研发中心建在中国?
据外经贸部的统计,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经营战略,相继在华投资设立了多种形式的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其中北京有2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软件、通信等领域,上海有14家左右,主要集中在化工、汽车、医药等领域,广州也设立了以通信领域为主的研发中心。
而据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跨国公司在京研发中心投资》课题组提供的数据:目前已有15家跨国公司在京设立了18个研发机构。1994年-1999年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投资与承诺投资总额突破2亿美元。这些机构所从事的行业集中在IT产业(尤其是计算机、软件、通讯业),选址集中在以中关村为中心的智力密集区。而外资设立研发机构的高潮是在1998年以后,从投资额上看,仅英特尔、微软两家公司承诺的投资额就分别达到5千万和8千万美元,超过了1998年以前跨国公司在京建立的任何一家研究开发机构的投资额。此外,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研发中心机构都在扩大规模,增大投入。新创立的研发中心机构起点比较高,投资规模较大,倾向于独立注册。
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这是每一个来华建立研发中心的外资企业都要被问到的问题。对此,尹钟龙回答:“首先中国目前拥有很多通信方面的优秀人才,这是韩国所缺少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看好中国市场,准备在中国扎根。”
的确,丰富的国内人才资源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的充分必要条件。《跨国公司在京研发中心投资》课题组报告还指出:跨国公司在京研发中心机构本土化的水平在提高。一般来说,研发中心机构的负责人和少量的高级研究人员来自国外,多数则在北京招聘,且以毕业的硕士、博士为主。即使是以吸引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人数最多而被中国有关部门赞赏有加的微软中国研究院,也同样吸引了众多国内优秀人才。用微软现任CEO巴尔默的话说,"中国是微软除美国以外惟一同时设有销售、支持、开发和研究机构的国家。因为在中国,有无数优秀的、富有创造力的技术天才。"北京的外资研发中心集中在中关村园区,就是因为中关村是中国最大、世界少有的科教智力资源密集区: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68所,在校大学生30万人;有以中科院研究院所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机构213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7%。在这安营扎寨,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外资在华建立研发中心的真正动力,还是来自于越来越惨烈的市场竞争,尹钟龙的三星要在中国扎根,不仅要面对日渐长大的中国同行,更要面对比它还要强壮的、同样来自国外的同行。
所以,尽管每个国外研发中心都信誓旦旦地宣称,要与中国合作建成某个领域世界级水平的研发中心,但他们的当务之急,还是要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或制定适合中国市场的标准,以使自己在竞争(特别是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竞争越激烈的领域,投入的研发力量越大,从这一点看,不难理解为什么外资研发中心集中在计算机、通讯、汽车等领域。
业内人士还注意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作为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已初具规模。跨国公司在中国完成了跑马占地后,势必要进行面对面搏杀,而这种竞争将是全方位的。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中,生产制造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管理运营中心是三个最关键的节点,而对于高科技产业,研发就是生命,每家公司都必须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最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哪怕只比对手早一天。
因此,我们看到了摩托罗拉今年推出的A1688,它全部是在中国设计、研发和制造的;
我们还看到了新型麒麟车、帕萨特轿车先后下线,它们是由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上海大众技术中心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我们还看到了IBM的语音识别(普通话和方言)、手写输入、机器翻译、文字识别、建立中文页面等技术,也不难理解为什么IBM中国研究中心把最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关于中国语言、文化与信息技术如何交融方面的研究。
所以,尹钟龙的三星来到中国建研发机构,就顺理成章地拿出了它看家的核心技术——同步方式的CDMA。
研发中心的两种命运
据悉,国家外经贸部近期推出的鼓励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优惠政策包括: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技术改造进口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税;自行研发技术的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技术开发费比上半年增长10%以上的,可再按技术开发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从这些政策中,不难看出国家对国外最新高科技技术和产品的渴求,以及通过与国外研发中心的合作,提高科研水平、实现产品更新换代的期望,但也有专家指出,引进外资研发中心,优惠政策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竞争机制,使外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不断研发出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才能生存,同时,也要考虑中国的国情,避免"贪大求洋"。
外经贸部经济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马宇举了两个例子,北京吉普有限公司在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资时,合同规定,美方每半年向中方转让其最新研发成果,结果,美国人言而有信,新成果源源不断地送来,而中方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局限,根本无力消化吸收,只能眼看着堆积如山的资料越堆越高。而程控交换机市场则是另一种景象,由于"巨大中华"等中资企业研发能力极高,迫使跨国公司不断追加研发资金,从而使产品更新换代时间大大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