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BA到企业家的路有多远
2000-06-13房毅
房 毅
人们常说,MBA是企业家的摇篮,今天,国内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MBA课程,据说更有多达30几个的国际MBA合作项目在运作。这其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欧洲联盟共同出资创办、完全以企业方式管理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似乎吸引着更多的目光。在多次听到采访对象提起它之后,记者决定亲身去体验一下这个“创造梦想”的学校。新任学院执行院长、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吉和参与学院创办并一直负责学院日常工作的张国华副院长一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以下是记者与他们的对话。
我们在做培养企业家的工作
《中国企业家》:刘院长,您把到中欧任职看作是您“人生的最后一站”,看起来您非常重视这份工作?
刘吉:我在社科院时三次打报告要求退下来,其实是为了退下来后能有精力专门搞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这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但是上海这边的领导找到我,希望我来中欧,我就动心了,就来了。
《中国企业家》:是什么力量吸引您放弃一直向往的东西而去从事一份与过去有很大差异的新工作呢?
刘吉:整个改革开放中,一代共产党人有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现在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使中国富强起来。我们过去没有企业家,所有的工厂都是国家机器下的一个车间而已。20年来民营企业从实践中产生,但是很难做大,原因就是企业发展起来后,企业的管理却不能相应的跟上,管理者不知道如何使用资金如何进行管理。世界500强中有中国企业家,但恐怕只是有500强的规模,不一定有500强的素质。中国国企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出一批真正的企业家。中国能不能产生更多符合时代和市场发展需要的企业家,这关系中国经济的前途。所以我来这里,做培养企业家的工作。
《中国企业家》:您就任(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快一年了,感觉如何?您觉得中欧是能为中国培养企业家的地方吗?
刘吉:我来这里后一直感觉非常兴奋,我觉得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就是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依靠MBA教育?
刘吉:是的,MBA是时代发展的需要,MBA究竟是干什么的?就是培养在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具有竞争力的优秀的企业家,而不是培养党委书记。什么是优秀的企业家?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赚钱的企业家。改革得好,环境好,我能赚钱;改革还不到位,环境还不理想、竞争不规范,我也照样能赚钱。
张国华:造就成功的企业家是中欧培养学生的目标。我们的3种主要课程可以说都是为此目的。18个月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MBA,针对在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和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的负责人)的EMBA,目前这个课程广受一些在市场中已经成功的企业经营者的欢迎。另外还有为企业开设的各类短期培训课程EDP。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00多企业派员来我院学习,主要是通过EDP。
《中国企业家》:现在人们更认同“企业家是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的说法,你们认为通过工商管理教育能达到造就企业家这样的目标吗?
张国华:当然。我们的MBA学生在入学时,要受到严格的挑选,而且,相对而言,学生的学术背景固然重要,但我们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践经验,即其自身事业发展的过程。因为如果其自身事业发展得成功的话,他以后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的潜力就更大一些。面试的时候,我们会邀请一些跨国公司的CEO或HR经理一起来挑选学生。有些笔试不好的学生,因其自身事业发展得很成功,我们也会给他机会来面试。
刘吉: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们学习3种能力。
首先是创新能力。在法制健全情况下,只有靠创新才能获取超额利润。比尔·盖茨创新微软,得千亿资产。没有创新只能拿平均利润。大家都开商店,我开连锁店,这就是企业家。其次是应变能力。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多少企业垮掉,但仍然有人赚钱,比如李嘉诚。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家,能够随机应变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机会。第三是公关能力。企业家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有时候,专业知识甚至只是一个好的企业家的能力中很小的一部分。
从MBA到企业家的路有多远?
《中国企业家》:但是所有这些可能只是提供一个成为企业家的基础,你们认为从MBA到企业家的路究竟有多远?
刘吉:从MBA到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的确还有很大的距离。中欧的MBA毕业后总是很受社会的欢迎,平均下来每个人有8-10个就业机会。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去大的跨国公司,从当普通的“白领”做起,其中有些人很快就会成为有相当身价的职业经理人。中欧鼓励学员创业,目前正准备筹集一笔基金给想创业的学员以实际的支持。但一般而言,选择一毕业就创业的还是少数。
另一方面,学员目前广受社会欢迎的情况也使我们有点担心,怕他们过于骄傲自满。他们投资8万元来学习,一毕业,就有那么多单位来要,而且,年薪一开始就不低于10万元。所以我们现在很注重对学员的思想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要让他们经受得起今后将面对的市场的风风雨雨的考验,为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做好准备。
张国华: MBA得到的是基本的理论武装和基本技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他们更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条件和素质。美国500强企业家中有76%毕业于哈佛。接受MBA教育的人不同于完全在实践中自己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们的起点不一样,从MBA到企业家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可以参加国际竞争,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中国需要有全球眼光的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中欧好像非常看重国际化?
刘吉:毫无疑问地要国际化。中欧一直以跻身世界一流工商学院为目标,一开始就和国际接轨,我一直说,在中国,它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教育特区,已连续2年名列亚太地区最佳商学院排行榜。目前我们的师资95%以上聘自北美和欧洲,少量来自香港,当然,也有几位国内的著名教授,比如吴敬琏。今年,我们开始招收外国学生。
张国华:为什么要国际化?一是登高望远,二是立大志。如果不从长远看,中国企业永远做不大。日本和韩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际化道路,他们有很多跻身国际市场的大企业。中国还没有。国内的企业家(包括一些最著名的企业家如张瑞敏)并不认为自己缺乏想象力,没有抱负,而是认为环境不好。但我在与企业家们接触过程中,感觉很多人做到一定程度就觉得“够了”,不用再努力了,可以安度晚年了,连那些最好的企业也往往如此。不敢去国际上竞争怎么能行?!WTO来了,中国企业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缺乏国际眼光和到国际市场去竞争的魄力和实力,凭什么与人竞争!如果我们不去竞争,我们就要被淘汰。
《中国企业家》:但是中国毕竟有自己特殊的市场环境,几乎全部的“洋教授”,过于注重国际化的教育,使得学生毕业后怎样适应中国市场呢?
张国华:我们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实际上,学院的很多教授是从1984年中国欧洲管理中心(学院前身)成立时就来中国教学了,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对中国情况相当熟悉。对新来的教授,我们拨出专款送他们去企业访问,以使他们尽快熟悉中国国情。同时,我们也致力于建立一支长期教授队伍,现已有40人的规模。当然,对这个问题,学院内有两派意见,一方认为,需要教授结合中国国情来授课;另一方则认为,中国国内的情况我们已经非常了解了,请洋教授来,就是要通过他们了解西方企业真实的运作方式,不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这两派意见目前并存。不管怎样,我们坚持请国际上最好的教授,讲授最尖端的管理问题。
《中国企业家》:可能还有一些其它方法可以弥补本土化问题?
张国华:比如开设高级管理论坛。我们请国内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国有大企业领导、政府高级官员以及外企CEO来演讲。这种课程非常受欢迎。在中国的人文环境下,中国国内的成功企业家尤其受欢迎。像张瑞敏、段永基、张宏伟、王石他们都来过,在规则不明确的情况下,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本领让学生们非常感兴趣。这种课程就非常本土化,让学生了解在中国如何做企业和中国的市场情况。
《中国企业家》:MBA在中国很“热”,但现在社会上也流传着一种说法:“MBA毕业即失业”,其实是说有些MBA教育根本没有实际作用,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企业管理工作,自己创业就更难。
刘吉:MBA为什么“热”?就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对企业的管理人才、对真正的企业家,社会上有很高的需求。这种需求创造了MBA教育的市场,进入这个市场的可以说鱼龙混杂,甚至有很多办学者并不知道MBA究竟是什么。还有人完全把MBA当成商业活动,跟国外的“野鸡大学”合作,然后打着国际水准的幌子骗人,败坏了MBA的声誉。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