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是“弱智”吗
2000-06-13曾凡林
曾凡林
一天,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前来作心理咨询。她说她的孩子经智力测验,属弱智儿童,但她觉得自己的孩子挺机灵的,不像是弱智儿童,所以,特地前来咨询。
我看了这位“弱智儿童”的有关材料,发现其中两种智力测验的结果是相矛盾的,即这个孩子经PPVT(皮勃迪图片词汇测验)的检测,IQ(智商)为56;而经CRT(瑞文联合型测验)的检测,该儿童的智商为93,但令人费解的是,诊断结论居然是轻度弱智。
参照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关于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见表),如果取前一结果(56),则该儿童属于轻度弱智;如果取后一结果(93),则该儿童完全正常。因此,遇到这样矛盾的结果,就作出该儿童属轻度弱智,既不科学也不严肃。那么,不同的智力测验,为什么会导致如此大的差异和矛盾呢?
分析起来,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该儿童语言发展确有滞后的现象,可能存在语言障碍或者学习方面的困难,但绝不是弱智。PPVT涉及词汇方面的语言能力测定,并不适合该儿童;但CRT这样的非语言的推理测验则适合该儿童。
第二,测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人为的误差。
第三,该儿童在接受PPVT测验时,恰好生病或者不愿与测验人员合作。
显然,对该儿童匆忙下结论是不科学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认为一种方法是,由专业人员采用其它标准化的智力测验进行重测;另一种方法是,对该儿童进行语言能力方面的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语言障碍。如果测验方法和过程都是正确的,那么,该儿童就肯定不是弱智儿童。
对于家长而言,确实有必要了解一下评定弱智儿童的标准,以免智力正常的孩子也不慎被贴上“弱智”的标签。
“儿童智力残疾,是指儿童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且发生在18岁以前(或发育期)。”这里的智力残疾就是弱智,也称为智力落后、精神发育迟滞等。值得注意的是弱智标准应包括智力和适应行为两方面的缺陷,缺一不可。该儿童的材料里并没有“适应行为”的评定分数,单凭两次智力测验所得的智商(况且还不一致)就判定他是弱智,这是不符合规范的。要判断一个儿童是否为弱智,要严格依据特殊儿童的诊断标准,力求测验与检查全面、准确、客观。
这仅仅是一个典型案例,事实上,在诊断弱智儿童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类似的问题。有时候,往往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家长和老师的错误认识再加上诊断不科学,以致一些正常儿童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被误诊为弱智儿童。在这里,我也提醒家长注意,如果正常的儿童被误诊为弱智儿童,可能会带来以下副作用:
●会给儿童造成永久性的心理创伤。1997年11月,《报刊文摘》报道,浙江省某市教育局为全市1000多名“弱智”儿童正名。原来这些孩子被一次测验判定为弱智,而他们的表现并非弱智,因此测验结果受到家长们的质疑,虽然“弱智”的帽子被摘掉了,但社会心理效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天真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因此承受着痛苦,谁来承担这责任呢?
●被误认为弱智的儿童可能因此受到同伴的排斥。笔者曾在3年前接触到这样一个案例:上海闵行区的一位母亲带着读初一的儿子前来要求做智力测验,以确定孩子是弱智后避免留级。孩子因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垫底,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测验的结果令这位母亲很失望,但孩子倒是挺高兴,发现自己的智商跟大多数人的智商一样,并不比同学们差,他很有信心地表示要好好学习。
●某些家长和教师可能因为孩子是“弱智”而放弃努力。
不利于孩子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导致“自证预言”效应。我接待过一对来自江苏泰兴的母子。母亲说儿子的学习成绩极差,老师建议她带儿子到上海咨询,确定孩子的智力是否正常。当我问及这个读初二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时,他说:“老师都说我的智力不好,而且我的成绩也确实不好,作业也不会做,我的智力可能是有问题。”诊断的结果发现,这个孩子的智商为126,当属聪明之列。原来真正的原因就在于“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自证预言”。这个孩子因为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不行,而他自己也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这种评价和期望,导致他的自我评价过低,形成不成熟的自我概念。纠正了不良的自我概念后,这个孩子很快“痛改前非”,不到一个月,原本全部开红灯的功课都出现了及格分数。
家长还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确实属于弱智,家长也不能耽误诊断,或不承认孩子有问题,因为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才是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博士生)图/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