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空军的新一代作战飞机

2000-06-07博毅

航空知识 2000年4期
关键词:空空导弹敌机米格

博毅

随着俄罗斯空军与防空军合并计划的完成,俄罗斯空军已基本上实现了新一代作战飞机的更新换代。除保留100架米格-23第二代战斗机外, 俄空军已经全部装备了第三代作战飞机。为此, 俄空军在不断完善第三代作战飞机的作战性能的同时,十分重视其战术运用的研究, 以期在未来局部战争和地区武装冲突中保持较强的整体作战能力。

新一代作战飞机的基本性能

目前,俄罗斯空军共计装备375架苏-27战斗机,5架苏-30战斗机,315架米格-29战斗机,425 架米格-31战斗机,250架苏-25强击机, 475架苏-24轻型轰炸机,125架图-22M3中型轰炸机, 63架图-95MC重型轰炸机和14架图-160重型轰炸机。

一、主要飞行性能:

苏-27战斗机(题图),装А Л-31 Х涡扇发动机( 2 ×122.35千牛),最大时速2500公里,转场航程 4000公里,实用升限18000米,最大使用过载9 g;

苏-30战斗机,装A Л-31 Ф涡扇发动机( 2 ×122.35千牛),最大时速2125公里(高空)、1350 公里(低空),航程3000公里(空中不加油)、5200公里(1次加油)、6990公里(2次加油),实用升限17500米,最大使用过载9 g;

米格-29战斗机,装Р Д-33涡扇发动机( 2 ×81.34千牛),最大时速2450公里(高空)、1500公里(低空),航程2100公里(带1个副油箱)、2900公里( 带3个副油箱),实用升限17000米,最大使用过载7g;

米格-31战斗机,装Д-30 Х 6涡扇发动机(2 ×151.9千牛),最大时速2640公里,转场航程 3300公里(带副油箱),实用升限20600米, 空中加油后续航时间为7个小时,最大使用过载5.9 g;

苏-25强击机,装Р-195涡喷发动机(2×44.1千牛),最大时速975公里,转场航程2500公里( 带副油箱),实用升限17000米;

苏-24轻型轰炸机。装A Л-21 Х-3 Х涡喷发动机(2×109.76千牛),最大时速2330公里(高空)、1350公里(海平面),航程6440公里(带6个副油箱) ,实用升限17500米;

图-22 M 3中型轰炸机,装H K-25双涵道涡喷发动机(2×245千牛),最大时速2300公里(高空 ) 、1050公里(低空),航程7000公里(空中加油),实用升限13300米;

图-95 M C重型轰炸机,装H K-12 M B涡桨发动机( 4×144.99千牛),最大时速925公里,航程 12000~1400 0公里,实用升限12000米;

图-160重型轰炸机。装H K-32 双涵道涡喷发动机(4×245千牛), 最大时速 2200 公里, 航程14800公里(不加油),实用升限15000米。

二、主要机载设备:

苏-27战斗机,装一部H O-01“翼缝背”脉冲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迎头100公里、尾追45公里, 可同时跟踪10个空中目标,对其中2 个空中目标实施攻击, 探测方位±60°,俯仰±60°;装配 红外探测器和激光测距仪;配有飞行员头盔瞄准具、一台平视显示器和一台下视显示器。

苏-30战斗机,装一部H-001“剑”脉冲多普勒雷达,可同时跟踪10个空中目标,对其中2 个空中目标实施攻击;配有红外探测器、激光测距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装备“奥米加”、“罗兰”和“火星”远距导航雷达、空中加油设备、一台平视显示器和二台下视显示器。

米格-29战斗机,装有一部H O-19 M“翼缝背” 脉冲多普勒雷达,可同时跟踪10个空中目标, 对其中2个空中目标实施攻击;配备红外探测器、激光测距仪和飞行员头盔瞄准具。

米格-31战斗机,装有一部C-800“闪光舞”相控阵雷达,可同时跟踪10个空中目标,对其中4个空中目标实施攻击;配备红外探测器、激光测距仪、空中加油设备以及“奥米加”、“罗兰”远距导航雷达。

苏-25强击机,装光学瞄准系统、多普勒雷达、地形回避雷达、平视显示器、雷达告警和电子对抗设备。

苏-24轻型轰炸机,装备一部“猎户座”前视雷达、地形跟踪雷达、激光测距仪、电子对抗设备;必要时,可携带У П А Z-А悬挂式加油设备作为空中加油机使用。

图-22 M 3轻型轰炸机,装有轰炸机导航雷达、地形回避雷达、惯性导航系统、光学电子瞄准系统、电子对抗设备,无空中加油设备。

图-95 M C重型轰炸机,装多功能导航攻击雷达、光学瞄准系统、电子干扰设备、通讯导航和空中加油设备。

图-160重型轰炸机,装有惯性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光学电子瞄准系统、激光照射器、电子对抗设备和空中加油设备。

三、主要武器装备 :

苏-27战斗机,装备1门30毫米Г Ш-301 航炮,备弹150发;外挂弹架10个,可挂载P-73近距空空导弹、P- 27 Э中距空空导弹、C-25非制导火箭弹以及100~500公斤各种口径航空炸弹。

苏-30战斗机,配备1门30毫米Г Ш-30 1航炮,备弹150发;外挂弹架12个,可挂载P-27 Э中距空空导弹、 P-77中距空空导弹和X-29 Л、X-29 T、X-59 M空地导弹、X-31 П反辐射导弹以及航空炸弹等。

米格-29战斗机,装备1门30毫米Г Ш-301航炮,备弹15 0发;外挂弹架6个, 可挂载P-73近距空空导弹、P-27 P/T中距空空导弹、C-8和C-24 非制导火箭弹以及250~500公斤各种口径航空炸弹。

米格-31战斗机,装有1门23毫米Г Ш-23 六管机炮, 备弹260发;外挂弹架10个,可挂载P-60 近距空空导弹和Ρ-33 C远距空空导弹。

苏-25强击机,装备2门30毫米-301 Г Ш航炮,备弹250发;有外挂弹架10个,其中8个外挂弹架挂载X -25 M Л、 X—29 Л空地导弹或各种口径航空炸弹,2个外挂弹架挂载P-60 M近距空空导弹。

苏-24轻型轰炸机,配备1门23毫米Г Ш-6-23航炮,备弹500发;外挂弹架8个,可挂载X-25、X-29、X-59和X-59 M空地导弹;X-28、X-58和X-31 反辐射导弹;P-13 M和P-60 M近距空空导弹,最大载弹量8000公斤。

图-22 M 3中型轰炸机,装备1门23 毫米双管航炮;弹舱和翼下可挂载3枚X-22 M或10枚X-15(X-15 C)空地导弹。

图-95 M C重型轰炸机,装备2门23毫米航炮,弹舱可挂载6枚X-55空地导弹;外挂10枚X-55或8枚X -55 M空地导弹。

图-160重型轰炸机,弹舱可挂载12枚X-55空地导弹。

新一代作战飞机的战术运用

根据俄罗斯空军作战使用基本原则,俄罗斯空军作战飞机在未来局部战争和地区武装冲突中的主要作战任务:一是防空作战;二是对地攻击。 俄空军围绕上述两项作战任务展开对第三代作战飞机战术运用的研究。

一、防空作战

在防空作战中,俄罗斯空军作战飞机主要任务是与敌机空战,消灭敌机,夺取和保持制空权,以期达到遏制敌空军作战行动,确保已方空军作战行动自由,使国家目标免遭敌空军作战飞机的攻击。为夺取和保持制空权,俄罗斯空军在采用多机种协同作战和多机种跨战区协同作战样式的同时,往往以中远距空战和近距空战战术与敌机逐行空战。这不仅大大地提高了作战飞机的整体作战能力, 而且也较好地解决了作战飞机的高低挡搭配问题。

中、远距空战:中、远距空战是指战斗机利用机载中远距搜索雷达、空中预警指挥机和地面雷达提供的情报,使用机载中远距空空导弹对距离5公里以外的敌机实施攻击。 鉴于俄空军苏-27、苏-30、米格-29和米格-31 战斗机均装备了不同型号的中远距空空导弹,俄罗斯空军战斗机完全可以在不接近敌机的情况下,借助机载雷达和空中预警指挥机以及地面雷达的帮助,根据敌机方位、距离、高度迅速瞄准,然后使用中远距空空导弹对其发起攻击。由于中远距空空导弹的离轴发射角度较大,因此在对敌机实施攻击时,既可以尾追攻击和迎头攻击,又可以下射攻击和仰射攻击,甚至可以全向攻击。为提高战斗机中远距空战能力,俄罗斯空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了战斗机的战术运用研究:

一是研究由A-50预警指挥机、米格-31以及苏-30 组成的混合战斗机群与敌机进行中远距空战战术科目。1998年9 月,俄罗斯空军第148 战术运用和飞行员培训中心举行了一次由A-50、 米格-31和苏-30组成的混合战斗机群与敌机进行中远距空战演练。当接到对萨瓦斯列依卡机场以北敌机实施拦截的命令后,由A-50、 米格-31和苏-30组成的第一批混合战斗机机群立即从萨瓦斯列依卡机场升空。升空后, A-50预警指挥机一边观察空情,一边引导米格-31和 苏-30战斗机在指定空域集合完成战斗编队。随后,第二批米格-31战斗机从萨瓦斯列依卡以北的普拉夫金斯克机场起飞,作为先遣梯队在前开道。这时,第一批战斗机群与第二批战斗机的前后距离为60公里。当先遣梯队的米格-31使用搜索距离为200 公里的机载雷达发现敌机后,及时将情报传递给第二梯队的苏-30战斗机;苏-30战斗机立即打开加力,接近、发现和识别敌机,并使用中距空空导弹向敌机发起攻击。同时,米格-31战斗机也使用P-33 M 远距空空导弹向4架敌机发起攻击。

二是研究由米格-31和苏-30战斗机组成的混合战斗机群跨战区与敌机进行中远距空战战术科目。1998年,俄罗斯空军第148 战术运用和飞行员培训中心出动4架苏-30战斗机和2架米格-31战斗机组成混合战斗机群完成了连续飞行10小时跨战区与敌机进行中远距空战战术科目的演练。由于参加演练的苏-30战斗机换装了H O-11 M机载相控阵雷达,因此在这次演练中,苏-30战斗机作为主角扮演了搜索和发现空中目标以及引导米格-31战斗机对敌机进行远距空战的角色。 HO-11 M机载相控阵雷达搜索距离为400 公里, 可以发现雷达反射面积为2平方米的“战斗机”小型目标;前半球搜索距离为120公里,后半搜索球距离为40公里, 其性能超过了米格-31 机载搜索雷达。

三是研究由A-50、米格-31、苏-30和苏-27组成的混合战斗机群对空中多种目标进行中远距空战战术科目。海湾战争期间,为夺取和保持制空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了战斗机和低空巡航导弹同时对伊拉克目标实施打击的方法,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此,俄罗斯空军加强了由多机种组成的混合战斗机群同时对付敌机和巡航导弹的战术科目演练。在演练过程中, A-50空中预警指挥机主要为米格-31、苏-30和苏-27战斗机遂行中远距空战任务提供远程警戒服务。苏-30和米格-31战斗机可以利用机载雷达搜索距离远以及可以发现低空小型移动目标的优势,对敌低空巡航导弹发起攻击。苏-27战斗机则利用自己出色的机动性能为其它作战飞机护航或对敌机遂行中远距空战。

近距空战:近距空战是指战斗机在距离5 公里以内相互目视都能发现对方情况下,通过急剧的机动动作,以航炮、火箭弹或近距空空导弹为攻击武器,大多从目标后半球,即尾追击落敌机,从而夺取制空权。近距空战主要分为尾追攻击、迎头攻击和全向攻击等。鉴于苏-27、苏-30、米格-29具有优异的机动作战性能,俄罗斯空军十分重视加强对这些机种近距空战战术的研究。除研究常规战术动作外, 俄罗斯空军重点研究了一些非常规战术动作。

首先,研究利用“眼镜蛇”机动战术动作对敌机实施尾追攻击。“眼镜蛇”机动是指飞机在低空以400~500公里/小时速度飞行时突然拉起,机头上仰,很快呈垂直向上位置,并继续增大到迎角 为110 °~120°;此时飞机仍保持平飞,相当于机尾先行,在 3~4秒内使速度急剧减到125公里/小时左右; 然后机动快速平稳向下俯冲,恢复到正常平飞状态并很快增速,继续其它机动。“眼镜蛇”机动在近距空战中可用来扰乱敌机的追击,摆脱被动态势,创立战术优势,为追尾攻击创造有利条件。目前,苏-27和苏-30战斗机都可以在空中完成“眼镜蛇”机动。

其次,研究借助“尾冲”机动战术动作摆脱敌机和敌导弹的攻击。“尾冲” 机动是指飞机在低空150~200米,以800公里/小时速度拉起,俯仰恣态角80°左右,甚至更大;发动机处于慢车,飞机爬高3000米后速度减到零,而后下掉;随后,飞机加速,机头下压改出机动。由于尾冲机动可使飞机在几秒钟内以极慢的速度移动,可截断多普勒雷达的跟踪,因为多普勒雷达不能跟踪静态目标。这就会使敌机和敌导弹丢失目标。目前,苏-27和米格-29战斗机都具有“尾冲”机动性能。

第三是研究使用新型近距空空导弹对敌机实施全向攻击。空空导弹技术性能影响空战战术的最重要参数是离轴发射角。导弹离轴发射角越大,战斗机为发射导弹使机头指向目标的任务就越容易完成。鉴于苏-27和米格-29均装备了离轴发射角为60°~90° 的新型P-73 M 近距空空导弹以及控制导弹发射的头盔瞄准具,因此苏-27和米格-29战斗机可以在事先不必作更多机动动作的情况下对敌机实施全向攻击。

二、对地作战

在对地作战中,俄罗斯空军作战飞机主要任务:一是对地面部队实施支援;二是对敌重要目标实施密集突击;三是投送空降兵部队遂行机动作战任务。在演练对地作战战术科目中, 俄罗斯空军主要把多机种协同作战战术科目的研究放在首位, 以期提高作战飞机的整体作战水平。

对地面部队实施支援。俄罗斯空军总司令科尔茹科夫上将指出:“俄空军作战飞机对地面部队实施支援作战主要包括防御作战和进攻作战。防御作战主要包括对地面防御部队实施空中支援以及从空中对进攻和反攻的敌人实施突击。进攻作战主要是对地面部队实施空中支援以及在战役纵深掩护地面部队。" 为提高对地面部队支援作战能力,俄罗斯空军主要加强了以下两个方面战术科目的研究: 一是研究以多机种协同跨战区对地面部队支援作战战术科目。1996年,俄罗斯空军利佩茨克战术运用和飞行员培训中心出动10架苏-24轻型轰炸机,在4架苏-27战斗机的掩护下,从欧洲的沃罗涅日机场起飞,经空中加油后直飞远东的奥泽尔纳亚帕季站,航程约2万公里。返航时, 在途中机场降落一次。在演练多机种协同跨战区对地面部队进行支援作战战术科目时, 10架苏-24轻型轰炸机使用X-25、X-29和X-59空地导弹对远东地区某靶场目标实施突击。

二是研究多机种协同空地近距支援作战战术科目。1998年,俄罗斯空军利佩茨克战术运用和飞行员培训中心出动了4架苏-24轻型轰炸机和4架苏-25强击机组成联合作战机群,使用机载空地导弹对彼戈诺沃靶场的地面目标实施连续攻击。

对敌重要目标实施密集突击:对敌机场和防空火力阵地实施密集突击是战争初期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此,俄空军加强了对这一战术科目的研究。1998年10月,俄空军第37空军集团军(远程轰炸航空兵)组织了一次在常规战争和核战争条件下对敌重要目标实施密集突击的演习。演习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第37空军集团军演练了指挥远程航空兵部队进入战斗准备;第二阶段,第37空军集团军动用了六个团30架图-22 M3 、 图-95 M C和图-160轰炸机,在苏-27和米格-29 战斗机的掩护下,同时对敌数座机场实施空中打击;第三阶段,第37空军集团军出动图-22 M3、图-95 M C和图-160轰炸机对敌战略、战役和战术目标发射了X-22和X-55空地导弹。

投送空降兵遂行机动作战任务:海湾战争实践证明,将机动作战部队和武器装备在最短时间内投送到指定的作战地域,将对整个作战进程和结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取决于空军的机动性能和快速反应能力。1999年3月14日至19日,俄罗斯空军组织了代号为“空中桥梁-99”首长司令部演习,旨在锻练和提高空军战时将空降兵和防空兵器迅速投送到指定作战地域的机动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演习设想:北约军队首先向俄罗斯宣战,并对俄罗斯本土大举进攻。由于遭到俄罗斯军队的顽强抵抗,北约军队被迫由进攻转入防御。对此,俄罗斯军队决定将空降兵迅速空降于北约军队作战指挥部,以便占领敌作战指挥部,为取得进攻战役的胜利奠定基础。俄罗斯空军第61空军集团军(军事运输航空兵)动用21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迅速将一个团的709名空降兵、8辆Б Μ Д-1空降兵战车、3门2 С9“诺娜”自行火炮、6辆“嘎斯-66”军用运输车和3个货物平台空降于北约军队作战指挥部。在伊尔-76实施空降以前,俄罗斯空军首先派出数架苏-24M P侦察机对北约军队作战指挥部上空实施侦察,并将所获得的情报传递给突击机群长机和伊尔-76军用运输机。随后,米格-31战斗机消灭了空降地域上空的敌机。按苏-24 M P侦察机提供的情报,苏-25强击机对敌作战指挥部实施了突击。苏-24轻型轰炸机使用X-25 M Л空地导弹、Х A Б-500航空炸弹和火箭弹对阻碍遂行空降作战任务的敌预备队实施突击。伊尔-76军用运输机首先将空降兵先遣分队空降于敌指挥部。接着,伊尔-76军用运输机从500米高空投放空降兵战车。空降伞兵主力部队的任务由13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从700米高空完成。俄罗斯空军派出一个中队的苏- 25强击机对空降伞兵实施掩护。同时,2架苏-27战斗机在空降地域上空与2架扮演敌机的苏-27战斗机进行空战, 以便对伊尔-76军用运输机、苏-24 轻型轰炸机和苏-25强击机实施掩护。俄罗斯空军还出动数架A-50空中预警指挥机为苏-27战斗机提供远程警戒服务,并及时将情报传递给地面指挥部。苏-24 M P侦察机担负在伞兵进攻方向发现地面目标的任务,并及时将航拍地图空投给地面部队。伊尔-22空中指挥机负责协调空降兵与航空兵的作战行动。空降兵落地后立即投入战斗,并占领了北约军队作战指挥部。在投送空降兵演习的同时,俄罗斯空军还演练了使用两架安-22重型军用运输机将C-300地空导弹系统空投于指定作战地域并对来袭空中目标实施拦截的战术科目。■

猜你喜欢

空空导弹敌机米格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拦截空空导弹成新趋势
“空战悍将”米格-21
新中国建国后击落入侵敌机大盘点
米格-25战斗机
美国将为F—35战机增加内部武器挂载量
米格—21战斗机
偷架敌机开回家
红军长征途中击落三架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