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13例临床体会
2000-06-04唐宝云
唐宝云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院推拿室(721001)
关键词肌性斜颈,小儿手法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是以患儿头向患侧歪斜,颜面旋向健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的一种常见病,病因较复杂,如不能早期诊治,会给患儿造成终身痛苦。中医推拿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操作简便,无痛苦,无副作用,易接受,疗效显著。笔者自1995年起,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13例,效果显著,均已治愈。
1治疗方法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1保薄“茨砣喾ā∫秸哂萌指(拇、中、食指)指腹揉患侧风池穴,然后沿胸锁乳突肌从上而下反复揉捻按数遍,重点揉按肿块局部。
1.2弹拨提拿法医者用三指(拇、中、食指)指腹以拇指为主,在肿块及周围反复弹、拨,然后再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提拿肿块数次,最后上下来回捻转数遍。
1.3侧扳与斜扳侧扳为医者一手固定患侧肩部,斜扳为医者一手扶住患儿下颌部,另一手扶住后头部左右转侧,每次扳3~4遍。
1.4拔伸旋转法医者用双手分别托起下颌和后头部,以颈椎为纵轴向上拔伸,并向健侧旋转。
1.5用拇指按揉患侧面部数遍,按揉颈肩部肌肉数遍,最后按压风池、缺盆、肩井穴结束。
上述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长短,年龄大小来决定,年龄越小效果越显著,出生40天~6个月以10天为1个疗程,6个月~1岁以20天为1个疗程,1岁~2岁以30天为1个疗程,每次20分钟。
本组13例中,男5例,女8例;40天以上4例,6个月3例,7~12个月4例,1岁以上2例;歪斜方向右8例,向左5例。
2治疗效果
治疗13例中,痊愈11例,占84保叮ィň辈恐卓橄失,颈部活动正常);好转2例,占15保矗ィň辈恐卓榛本消失,颈部活动略受限)。总有效率100%。
3典型病例
李某,男,40余天。患儿出生1周后,家属发现右侧颈部有一肿块,在我院保健科就诊,诊断为小儿肌性斜颈,40天后来我诊室就诊治疗。
查体:患儿头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挛缩,中部可摸到4×2cm大小的橄榄球状肿块,质硬,颈部活动受限。
用上述手法治疗10天后,肿块由硬变软,继续治疗4个疗程后,肿块消失,颈部活动自如并痊愈。
4体会
4.1揉捻、按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挛缩;弹拨拿法,能加快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剥离,起到软坚、消肿的作用;扳与拔伸,能伸展胸锁乳突肌,改善和恢复颈部活动功能;推揉面部可使萎软的面部肌肉充实富有弹性;推揉按压颈肩部,能松解局部肌肉紧张,减轻胸锁乳突肌对其它肌腱的牵拉,有利于病情恢复。
4.2小儿皮肤娇嫩,医者手法要柔和,动作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禁忌硬扳和动作粗暴,同时局部应使用润滑剂,如滑石粉、爽身粉等。
4.3小儿肌性斜颈治疗的越早,治愈率越高,因此要注意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时除重点施治胸锁乳突肌的病变外,同时也应该顾及面部、颈肩的变化,及时治疗尽量避免畸形的发生。
4.4本病病程长,治疗不能操之过急,医者要有耐心,家长要有恒心。治疗期间要嘱咐家长积极配合,经常利用玩具引导患儿的注意力,使头部向歪斜的反方面旋转。在患儿睡眠,喂奶或怀抱患儿时,注意将患儿的头向健侧扭转,巩固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