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3+X”改革
2000-04-28马金科
马金科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简称高考制度)即将迎来它诞生50周年纪念日。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各高校仍沿袭旧制单独招生,1950年~1951年逐步实行大区联合招生,1952年起,全国普通高校实行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作为全国高考制度的建立,若从此算起,它已走过了48年的历程。
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停止招生(1972年后废除考试,实行推荐),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用了差不多5年时间,进行拨乱反正,恢复“文革”前行之有效的政策办法;1983年以后,开始了逐步深人的全面改革,依时间先后排序包括:单一指令性招生计划的改革、新生来源计划编制和录取体制改革、实行“以考试为主、保送为辅”的招生办法改革、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實行会考后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一当前全国实行的“3+2”模式高考。同时,在“3+2”模式基础上进行的“在考查考生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高考内容改革以及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即俗称“3+X”高考改革,亦是继“3+2”模式改革之后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深人学习全教会精神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新一轮高考“3+X”改革,使其稳步推进,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想从以下三方面来谈点浅见,以求教于广大读者。
一、什么是“3+X”高考改革。
对了解高考历史及其改革进程的人们来说,似乎这个问题是多余的,但自去年全教会召开及教育部出台新一轮高考改革意见以来,推进这一改革的初始阶段的实践证明,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在1999年和2000年参加这一改革试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暂不参加改革试点的,各级教研部门、完全中学和独立设置的高中校长、教导主任及相关教师们,表现出十分焦急的心情。他们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在总体上把握不够准确,使充分发挥这一改革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受到一定影响。那么,“3+X”的总体精神和内容应当怎样理解和把握呢?
1“3+X”高考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把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教育部1999年2月13日发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意见(“3+X”高考改革)所作的明确规定。这三项原则完全符合全教会精神。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应当全面贯彻和体现这三个“有助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无论是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还是高中阶段的教学与复习备考等工作,凡与高考制度改革相关的环节,都必须从贯彻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出发来考虑研究实施措施。
2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教育部改革意见要求,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这是在改革进程中自始至终应当牢牢把握的。
一是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是每个考生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将不再分文理科;“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专科综合)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不是各科按一定比例的“拼盘”,而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测试。“3”也要突出能力、突出应用。
二是高考内容的改革。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对保送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基础上,将以考试中心为主,组织普教、高教有关方面专家,进一步研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法。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今年在试点省的“综合科目”考试中,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跨学科的综合试题,其比重将随着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深人逐步加大。各中学要按照原定教学计划进行正常教学,反对开设以应付综合能力测试为目的的综合课程。
三是高考形式的改革。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积极探索一年两次考试的方案。教育部已委托天津、上海对一年进行两次考试进行充分的论证;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北京与安徽已于2000年1月份进行了春季人学的高考试点,拉开了一年两次高考的序幕;除上海仍沿袭自行命题考试外,北京和安徽春季考试的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
四是录取方式的改革。重点是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这既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原则,又可以节省人力、财力。广西和天津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1999年被教育部授予“网上录取先锋”称号。
二、怎样实施3+X”高考改革。
就现行的高考制度运行机制来说,中央各部门、地区所属普通高校及军队院校在地方的招生工作,由教育部领导;招生录取政策由教育部制定(艺术、体育、军事等院校招生,根据统一的政策,结合自己的特点,由有关部门商请教育部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教育部统一下达招生计划、统一命题(艺术、体育等学科分别加试术科);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考试、阅卷、报告考试成绩、录取新生。考试科目的改革、考试形式及录取方式的改革,主要落实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来运作。因此,我的理解是,根据教育部高考改革的意见和部署,此次改革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既要态度积极、满腔热忱,又要头脑冷静、步骤稳妥;通过少数试点省总结经验,逐步推进,用三年左右时间初步实现:改革的总体要求。
1 1999年广东省即试行“3+X”科目设置方案并进一步研究完善措施。此项试点工作是由省高教厅提出,经省政府主管领导同意,教育部大力支持下进行的。考试录取完毕后,广东省认真总结了经验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教育部考试中心也于1999年底组织了相关专家和部分省招生考试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试题评价工作。认为广东试行“3+X”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选择性,高校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考“3”以外的科目;打破了原来高考的文理分科界限;进一步扩大了高校招生方面的自主权;使学生从“要我学习”逐步转变为“我要学习”。所以说,从长远看对素质教育有好的导向作用,但是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因此,广东省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方案,即“3+综合+1”,已获教育部同意于今年试行。这里的“综合”是指语文、数学、外语科必考之外的政、史、地、理、化、生六门科目组成一张大综合试卷(满分150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计分比例大体为6:4,考试时间120分钟),也为必考;这里的“1”为高校指定的上述六门科目中的任何一门科目,考大学本科的考生,可以据此要求去选择。把大综合科目引人“X”,这在全国尚属第一家,这需要精心设计、大力支持,考后认真总结经验,使之完善起来。
2 2000年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四省要试行“3+文综/理综”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四省教委和政府为实施此改革方案做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并分别向几百所大学发函征询了意见。教育部批复同意四省的试点方案。为积极支持广东和四省的高考改革试点工作,做好这项改革的工作部署,1999年7月教育部高考改革实施小组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了落实全教会精神,深化高考改革座谈会,会后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会议纪要。考试中心根据会议纪要要求拟定了四省实行综合科目考试的通知并征询了学生司、基础教育司的意见,以教育部文件形式下发,对广东的综合科目考试以教育部办公厅文件形式下发。五省在具体实施上有所不同。广东省的“综合”情况如上所述;而晋、吉、苏、浙四省的“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理科综合”或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的“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试卷的原始分满分各为260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计分比例大体为5:5,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今年是山西天津和江西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有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特别是山西又要进行“3+X”的改革。不管采取何种科目设置方案,高考命题都将依据新教学大纲进行,以支持课程改革工作。
3 2000年除上述五省进行高考“3+X”试点及上海继续进行单独命题考试试点外,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3+2”高考模式不变,但在命题工作及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将本着“稳中求进”的原则,逐步渗透和体现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基本精神,这方面的做法已在去年“3+2”高考命题中有所体现,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4 今年不进行高考改革试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应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在教育行政部门建立高考改革實施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本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精心操作、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步伐。
三、深入研究去年改革试点命题工作经验,稳步推进考试内容改革。
怎样在命题工作中,全面贯彻、准确体现高考“3+X”改革重点,加大考试内容改革力度,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一项紧迫而繁难的任务。必须在总结去年已试点运作命题经验基础上,深人细致搞好今年命题工作。
1 进一步研究总结1999年广东高考“3+X”改革试点命题可供借鉴的经验。
广东去年进行改革试点,在命题方面为我们给今年开始进行试点的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它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从总体上来说,在命题指导思想方面,应在确定考试内容、选择题目类型及试卷构成上,充分体现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高考改革原则;在改革力度的把握上,力求尽可能全面体现“3+X”改革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广东近几年高考的实际水平,各科命题及试卷的难度控制上要做到与全国卷有所区别;在命题的操作过程中,要注重各科试题突出内容改革的新要求,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等方面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第二,从相关科目试题设计和内容选择上来说,可初步概括为:
(1)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的文化素质要求,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避免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设置新颖的情境给出课外的真实信息,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阐述、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地理学科提供材料,力求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产业重组趋势和发展规律,更新原有的工业布局观念就是一个实例。
(2)注意发挥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基础性、通用性和工具性的作用。
语文科取消如“名言名句”要求,减少文言虚词的数量。
关于数学不分文、理科,考前文理科考生都有些担心,文科考生担心一些文科选学的内容题目会较难;理科考生担心题目过易不能区分考生。考后文理科考生对试题都基本满意,认为试题总体难度适中,从过去的分卷到合卷过渡比较平稳。
外语学科中,首先是英语科正式将听力列为考试项目,测试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以20%(30分)计入总分。
(3)根据“3+X”科目设置特点,“X”中各科目适当调整学科内容比例。其中:政治科加大“经济”和“哲学”的内容比例。化学科增加了实验题的比例。历史学科增加了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的内容,强调了对人类基础文明的了解和认识。
(4)作为高考命题改革的一次重要的尝试,各科都进行了一些改革试验,注意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适当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试题。
2 1999年全国高考“3+2”命题所采取的行之有效措施,在今年仍坚持并谨慎操作和完善。
对1999年的应届高中生参加“3+2”模式高考,如何在考试内容上体现“3+X”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精神,把握住适当的火候,做到公平、合理和科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明确命题指导思想:在“3+2”命题工作中,既要坚持贯彻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基本精神,又要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的原则,与中学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各科试题、试卷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要适当体现改革的新要求,为全面推进高考在内容与形式改革上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
针对各科不同的特点和测试要求,我们在命题中采取了具体改革的办法。
(1)语文试卷的难度控制上与上年基本持平。题量适当减少,适当降低对解题速度的要求,给考生思考的时间相对延长,有利于考查思维能力。作文是考查考生母语语言文字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形式,注意开放新颖,文体宽泛,让考生有话可说。
(2)数学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注重数学与生产、生活及相关学科的联系,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特征,突出了数学作为科学工具的作用。试卷中给出一些比较重要而且难以记忆的公式,减少了学生的记忆量,避免学生因记错而丢分,突出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3)外语试卷长度控制适中,让大部分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卷。试卷难易适度,能使各層次考生发挥出水平。试题内容新颖,贴近实际生活。
(4)化学试卷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考查,加大实验能力的考查力度,侧重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并有利于动手做实验的学生。
(5)政治试题,一是突出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二是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突出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四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题量和上年一样,基本保持稳定。
(6)物理试题联系实际,难度适中,首次出现证明题,这要求学生具备对一个物理问题的论证、表述能力,联系实际的题目明显增加,以利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历史试题整体难度适中,答题设计合理,出题不回避教学的重点、热点。增加了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的内容,强调对人类基础文明的了解和认识。
上述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也为大面积“3+2”高考模式在科目设置未变的情况下,贯彻内容改革精神积累了一定经验。在今年命题工作中仍应坚持,并注意进一步完善。
3 继续做好向社会征集试题的工作。
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高考试题,一方面可使试题的命制在内容上更加全面、丰富多彩;另一方面由于素材丰富,题目数量增加,可以保证试题质量;同时可以克服考试的神秘性,为高考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据统计,截止到1999年10月,已征集试题5000多道,并聘请相关学科专家进行了初步筛选,有不少题目可以进入题库备用。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征集办法,加快题库的建设步伐,为保证试题质量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持系统。
4 进一步改进完善命题管理机制,以适应改革形势新要求。
2000年仅高考一个项目的命题任务,已由过去的一套试题增加为“3+2”、“3+综合+1”、“3+文综/理综”、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春季招生考试试点等多种试题试卷形式;另外还要对参加高中课程改革的天津、山西、江西三省(市)分别命题(山西为“3+X”,天津、江西为“3+2”)。改革进程中已经推出多种方案,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命题管理机制。主要措施包括:改变一次性集中命题形式,建立研究型的日常命题机制;扩大调整命题专家队伍,逐步形成适应多种形式命题高考改革所要求的、新老命题专家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命题专家系统;签订命题工作者安全保密责任书;立项开展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的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借鉴考试命题技术与手段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将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搞清楚,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落到实处,在全教会精神鼓舞下,上下齐心协力,一定能够使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