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克莱登”登陆媒介
2000-02-16李赤
李 赤
近来读报,看到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来的消息,他们纷纷戴着博士、教授、主任、主席等等的头衔,许多媒体,包括中央主要媒体纷纷报道其成就或爱心。这固然令人高兴。但其中并不都是事实。例如南开大学教授杨博士“破解疯牛病化学密码”,成立了从事“神经化学课题研究的公司”,他还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圣地亚哥生命科学和健康研究所主任”云云,其实,他只是做了个国际学术刊物不可能发表的没有实验作支持的价值很小的研究,而他的“主任”头衔更是无从谈起,该校根本没有这样一个机构,“生命科学和健康”不过是其在圣地亚哥花几十美元登记的一个商业化名。最近又一个轰动的事件是陈晓宁女士“将世界三大基因库搬回祖国”的报道,又是许多媒体一轰而上,陈一下子成了“基因皇后”、“世界生物科学界顶极人物”。其实,她不过是洛杉矶一家私营医院的技术人员,挂名加州大学附属副教授(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只是教授的助手,是技术(staff)人员,而不是教研(faculty)人员职称,那个基因库,在美国用几千美元就能买一个,也不是献给国家的,而是用于商业目的。还有一位被媒体报道为要“给西湖动点小手术”的姓夏的美国留学生,说他是“现在哈佛最年轻的教授”,其实他只是个普通的在读博士生,为生计兼个助教的职务。
我们不能要求记者个个都能辨别学术的真假,但是类似的商业炒作肯定还会再来,而且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记者不要懒惰,多向真正的专家请教,这应该是容易办到的。如果说找专家不算容易,那么以上商业炒作中由当事人提供的各种头衔,通过网络、电话等等核实一下应该是简单的事情吧!如此蹩脚的炒作能够带来巨大的宣传成功,反映了当事记者的素质问题。另外,似乎并不是记者完全不知道其中有问题,例如在报道中我看到这样的话:“不少学者对此反应冷淡”。既然如此,究竟是什么原因仍旧促使记者们兴趣不减地鼓吹呢?这些冷淡的学者的态度本身,不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吗?
《围城》时代有个著名的皮包大学“克莱登”,当年方鸿渐发现一个同事同样“毕业”于克莱登,只有苦笑,因为他也如此。那是信息不通的时代,有条件做点小动作。现在信息通了,可是人们当年对“洋”的神秘感仍在,所以还会有人故伎重演,空子就是记者的懒惰,也许还有一些不能说出的记者方面的原因。总之,作为记者和媒体的受众,以后都要留个心眼,凡见到戴着桂冠翩翩归来、成就斐然的报道,最好查一查。真的不怕查,没什么;假的查出来,不也是记者的功劳吗?这才是记者职业份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