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媒体”的传播特点

2000-02-16王肖杰

新闻记者 2000年9期
关键词:张健传统媒体报纸

王肖杰

2000年8月8日上午8时,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从辽宁旅顺下海,经过50个小时的奋力拼搏,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成功地横渡了渤海海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事件引起了新闻界的极大关注,全国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发布了消息。而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更是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下面就以网络媒体对张健横渡渤海海峡的报道为例,进一步认识一下网络传播的特点。

1.时效性强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但报纸囿于发行周期,广播、电视限于节目板块,不可能随时发布新闻。电视虽可以用滚动字幕的方式传递信息,但会破坏画面的完整性,而且字数不能太多,也不能进行深度报道。网络则不然,张健渡海的消息在网上随采随发,间隔时间长则数小时,短则几分钟,完全没有“截稿时间”的概念。张健10时24分上岸,10时27分新华网就发出了报道。10时39分准确报道了横渡距离(123.58公里)和用时(50小时22分钟)。据不完全统计,在张健渡海的3天时间里,人民网发稿21篇,新华网发稿32篇,这两个网站有关张健的发稿总量均在百篇以上。这样的发稿频率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可以说,“第四媒体”是一架永不停息的“新闻发布机”。

2.兼顾“小众”

对于张健渡海这一事件,不同的人的关心程度是不一样的,“大众”仅想了解大致情况,而有特殊需求的一部分人(这里称之为“小众”)则关注渡海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传统媒体面向“大众”,其传播特点之一就是“无固定传播对象”,因此无法满足这部分“小众”的需求。而“第四媒体”则可以“大众”、“小众”兼顾。有的人对张健渡海不感兴趣,可以一条也不看;有人对张健个人感兴趣,可以看《张健的故事》;有人对这件事的意义感兴趣,可以看评论文章;有人想发表个人观点,可以到BBS去神侃;而我则关心网络媒体的发稿速度。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每个人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这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

3.受众主动

商场流行“用户是上帝”,用户的选择权很大;而传统媒体的受众则被媒体牵着鼻子走,报纸要等印刷、投递之后才能读,广播、电视要等到播出时间才能听和看,而“第四媒体”则不受此限制。张健在海里游,消息就放在网上,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条电话线,甚至只需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受众就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浏览,时间、地点完全根据受众自己的情况安排。

4.数字存储

网上的新闻是用比特(bite)方式存储的,可以存储在磁盘、光盘等通用介质上,一张普通的3寸软磁盘可以容纳70多万字,人民日报网站关于张健渡海这100多篇报道一张软盘就“盛”下了;一张普通光盘的存储字数相当于100多本《现代汉语词典》,几年的报纸内容可以放进一张光盘中,大大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收藏成本。

5.容易检索

要在报纸上查找有关的内容,只能凭大概的印象一张一张地翻阅,而在网上,只要键入关键字,就可以立刻找到相关内容。比如在人民网“时事新闻检索”栏中,在“正文”后的空格内输入“张健”两个字,在几秒钟时间内,116篇正文中包含“张健”两个字的报道题目就会一一罗列出来。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做到的。

6.交互性强

交互性是指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传统媒体常用的是信件和热线电话方式,但信件太慢,电话虽有即时性,但同一时间只能与一名受众交流,本质上还是新闻机构对受众的单向传播。而“第四媒体”可以通过开设电子论坛(BBS)让受众能够直接、即时参与新闻报道。在人民网读完一篇报道,点一下“我想交流”,就能立刻进入BBS发表自己对张健渡海的看法。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有关张健的首帖共129条,加上追帖,共370条。观点见仁见智,交互性可见一斑。论坛不仅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场所,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交互性使“第四媒体”真正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媒体。

7.全球共享

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常局限于当地,“第四媒体”的传播则不受地域限制,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得到自己关心的新闻信息。对于张健横渡这件事,国人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得到消息,而国外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因特网。“第四媒体”受众“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于地方性媒体和全国性媒体的公平竞争,还有助于改变中国在国际传媒界声音微弱的现象。

8.多媒体化

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报纸用文字、图片,广播用声音,电视主要用图像,而“第四媒体”能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在张健渡海的报道中,大部分新闻网站都使用了图片,新华网还用了“系列图片”的方式进行报道。这些照片色彩鲜艳,比报纸印刷效果不知好多少倍。有的网站还进行了发布视频消息的尝试。

当然,尽管“第四媒体”优势明显,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网络传送速度慢,它的视频窗口不足巴掌大小,且播放断断续续,与电视亮丽的声音、图像无法相比,更不用说现场直播了;二是必须上网才能看,不如报纸轻便,不如广播电视即开即听、即看;三是目前上网普及率低,使用人数受限制;四是网上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还不如传统媒体,等等。

从张健横渡渤海海峡的报道情况看,“第四媒体”已不是有待讨论的概念,而是一个实实在在运作着的媒体。及早认识和把握“第四媒体”的特点,对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和一切从事宣传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张健传统媒体报纸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张健书法作品
张健书法作品集
确实不容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会说话的树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