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我想对你说……
2000-02-16宋祖荫
宋祖荫
1405年的7月11日,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在江苏太仓刘家港起锚,开始七下西洋的惊世壮举。
595年后的这一天,2000年7月11日,“中国新闻百佳”、“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湖北《武汉晚报》女记者范春歌,专程赶到当年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刘家港,搭乘“崇明3号”车客渡轮,开始踏上“重走郑和路”的万里征程。出行前夕,太仓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与范春歌在太仓郑和纪念馆作了一次关于重走郑和路的对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你介绍一下这次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情况?
范春歌(以下简称范):今天是郑和当年(1405年)启航的日子。刘家港也是郑和当年启航的地方。我将从这里出发,前往海外采访。它的大体行程是郑和当年所走航线。第一站是越南,然后是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巴基斯坦等,这是整个航线第一阶段的行程。这个航程是3个月,我将在年底回国。然后明年年初再走波斯湾地区,当年郑和去的地方。第3阶段在明年下半年将走郑和最后抵达的终点———非洲东海岸,在那里进行采访。经过北非一直到南非,横跨整个非洲大陆,直到南非的终点好望角。因为我们的郑和当年没有绕过好望角,我想代替我们的祖先到那里去站一站,看一看。整个行程约一至两年。
记:当初你是怎么会萌发这种想法的,它对认识今日的现实社会有何意义?
范:我们现在是站在千年之交、也是世纪之交的时段。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回顾一些重大的历史,及其对我们今天的影响。在追问过去的一千年里,我觉得最值得追问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它是一个规模浩大的航海事件,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长期以来,它都被哥伦布、麦哲伦的业绩和光芒所掩盖。今天,当我们对外讲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时,我们反思中国历史上以海洋文明为鼎盛标志的“郑和下西洋”,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记:这次采访你将给新千年留下最深的东西是什么?
范:郑和七下西洋的远航,比哥伦布、麦哲伦都要早得多,我们当时的航海能力、技术比西方欧洲将近领先一个世纪。长期以来,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现在有很多人淡忘这段历史,从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的历史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那就是后来开始禁海几百年,造成近代史上的一页耻辱史。在新千年中,我们将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海洋,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要肯定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弘扬它对外开放的民族精神,来珍视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记: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是偶然事件,不是主动地出于民族文化本身的要求,你是怎样看待郑和下西洋的动机?
范:我觉得对于有关郑和下西洋事件,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对历史的评价,只有当对历史拉开一段时空距离时,才有可能比较清醒地去认识它。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目的,我们现在对它的判断或断言不能太早,我相信所有的判断,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包括一些史料的挖掘都会不断地见证这段历史。
其实,我们中国对海洋并不陌生。汉朝时,我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大国。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延伸到了波斯湾。中国是有航海传统的国家,对于郑和下西洋,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它是在我们前面航海传统上的延续,如果没有前面的航海铺垫、实力铺垫,包括宋代造船技术发展的高峰期,它也不会造成这样的历史事件的出现。所以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国家国力、科技能力、远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你说它的目的,现在众所纷纭。不管郑和的主观动机是什么,但它客观上已经起到人类洲与洲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也帮助中国人去认识世界,去认识离我们隔着一个印度洋的对方世界,它也让那个世界见识了中国人。起码是那么大的船队下西洋,对当时弘扬国威、平定海盗也起了积极作用。
记:当然我认为郑和下西洋事件客观上不可否认,但怎样正确地去理解其局限性呢?
范:中国的航海传统也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说反思郑和的地方就是它的局限性,郑和下西洋没有强烈的利益驱动和经济目的,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条件。所以它这么大规模航海没有给我们开发更多的经济市场,这是我们感到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对它的反思这个也包括在里面。但是,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它的历史局限性,一味地去抨击它、贬损它,我觉得这也是不客观的。我们要把主观和客观融合起来,因为我们不能说今天使用了电脑,我们去讽刺当初人真傻,怎么使用纸张呢!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会受到历史的局限。任何伟大人物、历史人物都要受当时社会、历史、科技知识的局限和制约。我们不能苛求它,而是客观地评价它。
记:你这次单独出行与当年郑和浩荡率师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范:我不能与郑和相比,我不过是作为后人追寻他的脚步。说实话我是望其项背,是仰望,郑和是星空,我是在下面仰望他。我是以一个当代中国人的眼光去打量世界。郑和当年航线经过的地方已历经600年的变迁,我将以新闻、时政的角度,还带着历史学家的重托去寻找一些我们目前尚不知的历史遗踪,包括郑和是不是死在印度等一系列历史谜底,希望能有所收获。我作为媒体的记者应该走到历史中,走到文化中,这样使我们的工作更厚重些。
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做这件事,你们动用了多少人力和物力?
范:这个策划包括我的行装准备,这一系列是由我们《武汉晚报》集体完成的。具体来执行这个策划,是我一个人。虽然是我一个人在路上走,形式上是一个人,其实是我们整个报社在“走”,我们整个武汉新闻界在“走”,说得大一些,是全国的新闻界在“走”,因为我是代表中国新闻记者出访的。
记:听说你《重走郑和路》在网站上也有推出?
范:《武汉热线》专门做了个网页。我每天的行踪、发的消息,都通过这个网站网页迅速地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全球。我带着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出发,当年郑和是带着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罗盘,今天我也带着人类文明最先进的通讯工具。这样我随时可把沿途的见闻发回国内,同时,也向我所经过的这些国家传播。
记:你这次孤身采访与前几次跋涉采访活动,在认识社会、给人警示等方面有何区别?
范:这几次采访的关注点不一样。这次我是以历史和现实的交融,走到历史长河中去追溯然后反思,又回到现实中去思考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这种历史和现实的交融,以往的几次采访没有这么大的时段跨度,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记:你3次到太仓刘家港考察郑和纪念馆留下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范:我这次在国内采访去过许多有郑和遗址的地方,包括郑和研究会等,我3次到太仓浏河郑和纪念馆,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之前说实话,我对郑和的历史知识,也是教科书上可怜的一点。到了浏河以后,黄馆长带我参观了郑和纪念馆,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我的下一步采访很有帮助。郑和的历史事件毕竟离我们将近600年了,600年来,我们的后人对他是渐渐地淡忘了,我听黄馆长介绍,美国一个摄制组到中国来问大人小孩知道不知道郑和?在中国有许多人知道麦哲伦和哥伦布,却不一定知道郑和。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记:你在国内新闻界是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工作室的,现在这个工作室运行情况怎么样?
范:这个《范春歌工作室》是以我命名的,刚开始由我来主持。我离开这段时间由其他同志继续把工作做下去。再一个是我发的稿件像《重走郑和路》的专题采访,也是我工作室的一部分。工作室已整整创建了一年,在新闻界还是有一定影响,但说实话我自己不是很满意,其实我对自己的工作也是不很满意,我觉得它还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