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结果不会改变对华“接触”战略
2000-02-10
----将于11月7日揭晓的美国大选结果不会改变美国在冷战后逐步确立起来的对华接触战略,因而在21世纪,中美经贸关系会随着中国取得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和加入WTO而获得更广泛的发展前景。这是基于对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及美国对外决策过程的特点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此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0月10日签署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法案,这被美国政府看做是一个“标志着美中关系的历史时刻”的事件。美国政府在过去的9个月中不遗余力地推动国会通过该法案的做法,表明它确实是在努力执行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既定政策。
冷战后中美关系起伏不定
----20世纪最后十余年世界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变化,柏林墙的倒塌、苏联的解体、东欧阵营的瓦解,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各国政治领袖和战略家们始料不及的影响,其影响所及甚至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和普通百姓的生活。
----冷战结束已有11个年头了,中美关系看起来一直起伏不定。从中国方面来说,改革开放始终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政策核心,对美政策也被置于这一政策框架之下;而从美国方面来说,明确确定后冷战时代对中国的基本政策却经历了一些反复。
----在冷战结束后的最初阶段,布什政府并没有醒悟到冷战已经结束,仍然沿用利用同中国的关系作为反对苏联扩张的杠杆的政策。布什出于战略考虑,在90年代初多次挫败国会,成功地延长了中国最惠国贸易待遇。然而苏联威胁的消失,使得美国同中国之间的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不复存在,布什的对华政策因而被美国国会和媒体批评为“姑息”政策。
----随之上台的克林顿政府在制定对华政策时受到当时美国国内政治气氛的强烈影响,导致了美国1993年把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同中国的人权状况挂钩的政策。1993年秋季,克林顿政府在对对华政策进行全面审查之后,开始实施对中国的“接触”战略,并于1994年宣布最惠国待遇问题同中国的人权状况“脱钩”。但到了1995年,克林顿政府又在国会的压力之下同意对李登辉发放访美签证。直到1996年3月“台海危机”导致中美关系降到70年代初以来两国关系的最低点,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实际上仍然举棋不定。
----“台海危机”后,克林顿政府真正意识到需要对其对华政策进行彻底审查。审查的结果显示在国务卿克里斯托弗1996年5月17日发表的演讲中,提出了对华政策的三项基本原则:一个稳定、开放、成功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支持中国完全和积极参加国际社会;在保持对华接触政策的同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美国在必要时将采取强硬手段。这三项原则构成了克林顿此后对华政策的基本战略,也是迄今美国政治领袖、战略家和中国问题专家中的主流看法。
----这种主流看法建立在对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贸利益的认识之上。从战略利益的角度讲,美国把中国主要看作是一个地区大国,认为中国在维持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保持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保护全球环境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等对于美国来说利益攸关的方面,同美国有着共同利益,可以作出积极贡献。
----从经贸利益的角度讲,中国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和投资市场。据美中商会等的统计,从1990年到1998年,美国对中国的年出口几乎增长了3倍,1999年达到150亿美元。此外,美国服务业对中国的出口也持续增长。根据中国的统计,到1999年,在华投资的美资企业的数量和协议金额均居西方国家之首,从1980年到1999年7月,美国在华投资项目已达到27814个,实际投资金额为236.7亿美元。
----中美全面关系的好坏必然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关系的现状是,即使在美国政府确定了上述对华政策的基本战略之后,在人权问题、台湾问题、经贸问题和武器扩散问题方面两国仍然摩擦不断。特别是1999年美国对中国使馆的轰炸、对中国“盗窃”美国核机密的调查和同日本达成联合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协议,使不少中国人有理由怀疑,美国政府所宣称的对华战略是不可靠的。
美商业利益集团加入政治决策博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美国,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已经不仅仅是战略家们头脑中构想出来的政策,而且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集团——商业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所追求的目标。一个利益集团成为美国国内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这是二战后前所未有的新现象。
----美国商业利益集团90年代初在对华问题上沉寂了若干年,之后于1993年开始积极地和决定性地加入了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游说。这首先要归因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获得的经济增长新势头。中国此时被看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市场,对这个市场的迫切需求,使得参与对政府和国会游说的商业利益集团从最初仅限于美国进口商和谷物出口商,扩大到包括《财富》杂志所列举的前500名世界最大企业中的美国公司。在使最惠国待遇同人权问题“脱钩”、取消因人权和武器销售对中国实施的各项经济制裁措施、推动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和使中国早日加入WTO方面,商业利益集团对行政部门和国会的游说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外交政策受到国会、利益集团、媒体和舆论相当大的牵制的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商业利益集团对可能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的其他利益集团,如非政府人权组织、工会、宗教团体、与台湾或西藏问题有关的利益集团、关心武器扩散问题的利益集团等,起了难得的平衡作用。
----此外,美国决策者的对华战略还包含一个他们并不讳言的、对保守势力来说具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那就是,只有使中国更加开放,中国的老百姓能从外部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多地“与民主社会接触”(克林顿语),才能促成中国内部向美国所期望的方向变化。
----我们不能期望中美这样两个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方面完全不同的国家之间不发生矛盾和冲突,问题在于这种矛盾和冲突能否被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特别是在最容易导致矛盾激化的台湾问题上。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中美经贸关系就会因中美全面关系的稳定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化无疑又会成为中美全面关系发展的促进因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政治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