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的青春
1999-06-14英子
英子
我爸爸余昂先生和妈妈冯青云女士是1950年8月匆匆完婚的,婚后两个月,爸爸就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当时,妈妈还在河南南召县财政科工作,妈妈剪着很短的头发,穿着50年代的干部服,一副利落能干的模样。
新婚的妈妈对她的即将远行的新郎说:“你走了以后我不剪辫子,一直把辫子留到你从朝鲜回来!”爸爸点着头,向他的新娘子挥挥手登上了北上的列车,他们分别时没有流泪,爸爸是奔向一个很伟大的事业,妈妈知道不应该用眼泪给爸爸送行。坐在北上列车里的爸爸不时地摸摸那揣在心口处裹着细绒布的妈妈的照片。
朝鲜战场炮火连天,爸爸当然没有机会去照相的,但他却时时收到寄自国内的妈妈的来信,每一次收到妈妈的信,爸爸会快乐地看上无数遍,还把一些他最喜欢的话摘抄在小本子上,然后再把信和妈妈的照片一起用绒布裹了,塞在心口处。
漫长的三年里爸爸爬冰卧雪南征北战,急行军时要丢弃许多东西,只有妈妈的照片一直揣在他的心口窝从未移动过。三年后,爸爸终于可以回国探亲,事前爸爸特意写了信给妈妈和叔叔,让他们去车站接他。妈妈和叔叔早早地去了车站,可是时隔三年,当爸爸妈妈近在咫尺的时候,他们竟没有认出对方来。那时我的爸爸身穿威武的志愿军军装,经过三年的战火洗礼爸爸变得英气逼人;而我的妈妈也像她当年许诺的那样留起辫子,妈妈的辫子刚刚垂在肩上,是爸爸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妩媚。最后还是叔叔认出了爸爸,他一把拉住了这位威武的年轻军人,把他拉到妈妈面前,妈妈顿时满脸绯红。
爸爸探亲走后第二年,我的小哥哥出世了,妈妈给小哥哥起名“思朝”。以后爸爸再给妈妈写信时,不再称妈妈“云”,而是称妈妈为“思朝妈妈”,爸爸不停地要妈妈抱着儿子去照相馆里照相,爸爸把他收到的照片都编了序号,在照片后面写满他想给儿子说的话。纵然隔着40多年的茫茫岁月,当读着我爸爸写在照片后面那些活泼泼的话语时,仍能真切地感到当年远离祖国的那个年轻记者爱子爱妻的温情。
此照摄于1954年,我妈妈当时穿着女干部服,看上去很像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