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迈向新世纪的比较文学

1999-06-13李思屈

文学评论 1999年6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异质跨文化

1999年8月14日到8月19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港、澳、美、法、德、日、韩、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名比较文学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这次大会共收到正式论文或论文提纲150多篇,围绕着"迈向新世纪--多元化时期的比较文学"这一主题,分10个专题小组开展讨论,分别从"面对新世纪与人文精神"、"亚太文化与文学"、"大众传媒与比较文学"、"文化层面上的翻译"、"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诗学话语与中国学派"、"异质文化中的华文文学"等专题深化和拓展主题,表现出比较文学在迈向新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和一些新特点。

一、跨文化研究显示强大生机,"合而不同"成为突出主题

比较文学就其本性而言是一门跨越界线的学科,在这次大会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跨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和崭新视野,正在显示出其强大的生机,"和而不同"成为不同文化间平等对话、交流的突出主题。美国的雷马克(HenryH. H.Renmak)先生在大会发言中说:"我们这次与会的代表来自世界各地,共同分享我们对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理解和观点。通过这些有差异的观点,我们或许能够获得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新起点。"他特别强调:"我们到这里来不仅仅是来表现我们各自的智慧,而且主要是来相互的。对我来说,我不仅觉得从会议的论文和讨论中学习到了许多东西,而且还从具体的文化,从文化的具体场景中学到了宝贵的东西,从中我体验到中国文化这种古文明的优雅的内容,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在题为《比较文学的民族性与国际》的发言中指出,"西方中心论的隐退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繁荣,殖民地制度的瓦解促使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得到复苏和展现;与此同时,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快速的跨文化传通成为现实。这一切使比较文学可以不再局限于同质的西方文化体系内部,而在欧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异质文化的对比和共存中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广阔空间。"她引用罗马知识大学比较文学家阿尔蒙多·尼兹(Armando. Gnisci)的话说,比较文学学科代表一种理论、研究和实现非殖民化的方式,只有通过比较、倾听他人,以他人的视角看自己之后,才可能最终走向他人,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异质文化的多元共存,而不是文化的征服和混一。美国学者赖恩(CIaes. G. Ryn)教授的论文和发言题目是《异中之合:培育共识》,他强调了在尊重差异的同时,"求同"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中,会出现一种异中之合的态势,其中文学艺术的作用与影响不容忽视,因为它们表达了人类存在共同的关注点和生存的意义。他认为,不能在强调个体和社会文化差异性的同时忽略共同人性,否则不仅会导致自我中心和地方主义,而且会引发冲突。如果不与他人分享民族的、美学的和哲学的共同基础,相互新生和包容也就不可能。

这次大会的许多个案研究和专题讨论,都本着"和而不同"的精神,自觉地运用了跨文化研究的方法,突破了质异文化之间的界限。法国学者伊夫·谢佛莱尔(Yves Chevtei)以《戏剧、文化的冲突,还是文化主义之策》为题,讨论了戏剧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表现出的特点作用,并着重探讨了"跨文化"这一概念本身以及戏剧在现代科技与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荷兰的佛克玛(DouweFokkema)先生以《改写:中国和欧洲传统中的重写形式》为题,对东、西方文学史上不同的"改写"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以鲁迅《故事新编》对历史的"改写"作为典型个案的讨论,尤其引起了许多中国学者的强烈兴趣。香港的欧阳桢先生以《白雪,或人类纯洁性的社会建构》为题,分析了基督教和神道教中的先天、原生的"纯洁",佛教中以莲为象征的衍生性"纯洁",现代制药业的无尘化"纯净"和被种族清洗政策所恶意歪曲的"纯洁",以及不同文化成见对这些不同的纯洁的价值评价。暨南大学饶芃子教授对澳门"土生"文学寻根意识的研究(《根的追寻--澳门"土生"文学中一个难解情结》)和南京大学钱林森教授对法国文化圈中的华人文学的研究(《用东方的佳酿,浇胸中块垒:法国文化圈中的华人文学》),以及其他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都一扫过去那种"X与Y式"式的比较套路,选题具体而立意深远,反映了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动向。

跨文化研究所显示出的勃勃生机,使这次大会成为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即继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后的第三阶段,推向一个以多元文化对话和异质文化的比较、沟通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二、新理性精神背景下的新型学术形态正在形成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比较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思想资源。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前夕,后结构主义的各种思潮,一方面消解了中心,解放了思想,动摇了权威,释放了巨大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过分的离散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使人类社会失去必要的凝聚力。在此情况下,比较文学是难以完成其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与理解的使命的。在这次大会上,"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关于重构人类精神的思考,显示了比较文学在走向新世纪进程中更深的思想追求。中国社会科学院钱中文先生题为《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的大会发言,尖锐地揭示了后现代背景下价值失落、意义消隐的严重性,他指出,"文学艺术慢慢地难以忍受生活之重,它的价值与精神不断淡化与受到贬抑,这种现象在中外文学中普遍存在,虽然不能代表文学艺术的全部情况"。他认为,"旧的理论难以为继,新的理论不断误导与解构",在此情况下,今天一些人文知识分子必须和正在寻找一个新的立足点,这就是"新理性精神"。这种新理性精神的文学观要求以新的人文精神去充实人的精神,"通过恢复人的血性与良心、怜悯与同情、诚实与公正,为生命立命";"要以批判为指向,拒绝平庸,抵制堕落,适度地消解、消除话语膨胀,使话语恢复自身的指向和意义"。中南民族学院赵必珊教授的《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重构》一文,可视为在比较文学追求精神、建构学术的内在思想这一追求的具体学术响应。该文从反思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入手,提出了在精神追求、创造力和道德三个方面重塑个性,回到本真的人文精神的主张。

与这种重建新的思想地基、寻求跨学科的理论主张和价值追求的努力相呼应,在传统的媒介学、形象学及新兴的文化人类学、大众传媒文化研究方法导引下的具体现象研究,表现出了在学术形态方面的最新动向。学者们在一如既往地着力于学术个案的研究,力图以切实的学术积累来推进有效的知识建构和共同的学术规范的同时,也较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全球化、多元化文化格局中生存状态的现实关切。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在《隐形书写》一文中,对中国当代大众传播中关于"广场--市场"的话语意义变迁进行了精彩的分析,进而揭示了中国当代传媒的"阶级"修辞,及其在这种修辞掩饰下的阶级现实。四川大学李思屈教授《传媒文化、商业广告与话语权力》一文对当代艺术现象和商业广告现象的考察,也是以人类社会传播方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样态之间的关系为描述座标,揭示了现代传播技术对人们思想观念和情感方式的深刻影响。首都师范大学方位津《"电影后文学"的尝试》,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电脑时代的文艺变革》,香港城市理工大学郑培凯教授《多元文化,多元媒介与中国文化的未来》等为比较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

新型学术样态的特征,在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题为《文本问题:从文本研究到文学人类学》的发言和深圳大学吴予敏教授的论文《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传播及文化策略》中有较为充分的反映。徐文从1999年春节晚会中一个节目"实话实说"的个案分析入手,对现代传媒条件下的文化生产机制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进而讨论了"什么是文本"和"文本与世界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吴文在对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关于传播与国家发展大量相关史料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民族或国家相应的文化策略。这两篇和其它在此无法一一提及的文章一样,都是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三、"失语"问题的深化与"汉语批评"的提出

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与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在这次大会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有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进展,其具体表现是对中国传统文论"异质"地位的研究和"汉语批评"的提出。

一般来说,文化的"异质性"是站在本土立场上对非本土文化的感受和言说。但是,由于西方知识系统对传统知识谱系的全面替换,中国传统诗学对中国学者来说,已成为一种"异质"的东西。四川大学曹顺庆、吴兴明在《中国传统诗学的"异质性"概说》中提出,"今天,我们关于诗学的大部分谈论在基本的知识质态和谱系背景上都是西学的。中国古代的文论、艺术理论从术语、观念到体系结构,都往往要翻译成西学质态的知识,对我们才可以理解,才是清楚明白的。传统知识中的大部分都须经过现代知识系统的解释、过滤和处理,才有进入当代中国知识世界的合法性。"这种"异质"化的结果,"不只是使传统诗学仅仅成为西方理论的而丧失了自身所特有的洞见和原创性,更重要的是使我们今天对现代性的反省与调校缺失了一个发之于本土并深具传统力量的真正异质知识视角。"同时,这篇文章还对中、西文论不同的知识谱系特征进行了清理。

"汉语批评"是一组笔谈提出来的,笔谈题目《汉语批评:从失语到重建》,分别从12个方面对汉语批评进行了理论探索,其中包括汉语批评的维度问题、原创性问题、语境问题等等。曹顺庆教授说:"所谓汉语批评,核心是一个汉语问题。我们在这里说要提倡一种汉语批评,并不是说在20世纪的中国没有用汉语写成的批评,而是说本世纪整个中国的理论批评,从内在的精神气质到外存的话语形态已经严重地西方化、西语化,丧失了中国文化的独创性和特殊性。……因此,所谓汉语性在这里不是一个语言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化学概念。汉语不只是指表达层面的东西,而是指以语言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建构"。

与"汉语批评"的立场相关,本土的、非主流的文化和边缘批评立场再次受到重视。大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了《巴蜀研究与边缘批评》专题报告会。中外代表参观了三星堆出土文物,深为其博大、精深、古老的"异质"性文化特征所震撼。四川大学黎风教授题为《巴蜀文化的历史定位与精神形态》、冯宪光教授题为《地域文化与边缘批评》的学术报告,使代表们对川籍学者的本土化、边缘化立场更有一种在"文化情景"中的深刻了解。藏族作家阿来根据他在"注定就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流浪"的亲身感受,作了题为《穿行于异质文化之间》的报告,质朴而隽永,引起学者们极大的兴趣。

(李思屈肖薇刘荣整理)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曹天成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异质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基于异质分组的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晋能科技半导体尖端技术喜获突破
碳排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地区异质效应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谈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特质与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