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不断探索
1999-06-07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徐凡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徐凡
作为朱智贤先生的弟子,林崇德教授依旧记得当年朱智贤先生的教诲:在儿童心理学领域,我们国家的东西基本是抄国外的,从方法到结论,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何年何月才能有我们自己的东西,用我们自己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儿童教育工作?老先生们的忧虑促使着他们带领着他们的学生们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林崇德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的心理学界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展的一场理论讨论。他说,那次讨论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是遗传重要还是环境重要?如何通过儿童的主体性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整个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来说到底起什么作用?使儿童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除了考虑年龄特征之外,怎么才能根据儿童的个别差异问题进行因材施教等等。这些讨论,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影响着我国的儿童健康成长。
探寻和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始终是每个心理学家的基本工作。
林崇德教授指出,中国心理学家最关注的是儿童的智力发展或者说认知发展。中科院心理所、北大、北师大以及地方院校,围绕认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问题,智力发展的可塑性问题,以及围绕着数学语文等学科进行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一个人,不仅在接受知识,而且同时也在发展智力、发展能力。中国科学院的刘范先生领导着全国儿童认知发展协作组所做的各项研究,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尤其是小学数学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儿童小学入学年龄做过大量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现在入学年龄定为6岁。文革后,刘静和先生根据以“1”为基础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辩正思想改革了小学数学的教材与教法,编写了《现代小学数学》,实验学校遍布全国。北师大的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学习与发展”研究,目前已在全国26省市全面展开,主要从语文、数学两方面辅导学生,培训教师,受益学生达20多万。
现在我们经常讲“德育优先”。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工作并不比外国人的晚,并且注重把传统的研究如孔夫子的知、情、意、性与现实结合起来。如章之光教授和李伯黍教授,都对中国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为了更好地使德育工作深入下去,一些心理学家还进行了儿童社会性的研究工作,对同伴关系、依恋、攻击性行为等等做了大量研究。
林崇德教授指出,人群里有正常的、有超常的,也有低常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要。那么,对人的培养也要按照不同的需要进行。中国的心理学家在这些方面都有探索。
在超常教育方面,查子秀先生所领导的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的工作,对小学和中学的超常班、大学少年班的人员筛选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在低常教育方面,茅于燕教授在对弱智儿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办了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张宁生教授等人在积极探索着聋、盲、哑儿童的问题与教育机制的同时,努力把盲、聋、哑人送入了大学,最后培养成才。
离异家庭的孩子也有他们的特殊性。我们在29个省、市、自治区系统地做了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特点的研究,结论是当父母离婚后,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特点,但是,他们的共同反应是:①感情受刺激,受不了,尤其是小学生和中学生有离家出走等现象;②不能适应;③学习受影响,进而导致两个变化,一是影响智力发展,一是影响情感发展。所以,我们在研究之后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离异家庭的孩子。天津的沈德立老师做了15个个案的跟踪研究,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效果非常之好。结果是有的孩子放弃了杀人的念头,有的孩子不再离家出走,有的孩子改变了亲子关系,有的孩子能在逆境中成长。
林崇德教授认为,理健康的实质就是提高人的整体心理素质。我们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不是现在的问题多得不得了了,并不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在不断增加,我们强调心理健康,主要为的是树立准确的健康观,使大家了解如何准确地测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培训大量的中小学老师,让他们能够培育出一批心理素质高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