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来的孩子
1999-06-05王淮河
东西南北 1999年11期
王淮河
“这孩子别的都还好,就是脾气太犟。”大妹回国的当天就对我们发了“安民告示”。
刚到我家的第一顿饭,妻子像往常一样,把盛好的饭一一端到各人面前。没想到才5岁的外甥像受了委屈似的,用英语讲了一大通。大妹向我们解释道:他要让舅母把饭端走,倒回锅里,然后他自己干。孩子怎么这样不听话?太任性了!我在心中暗自说。
果然几天以后,外甥任性的脾气越来越明显了,叫他干的事他非不干、不叫他干的事他非要干。那天我要给他洗澡,可他却坚持要自己洗。这怎么行呢?我横竖不依,不料他竟跳着脚用生硬的中国话高喊道:“二舅,我不喜欢你!”
怎么能这样宠孩子呢?真该认真管教才是,我憋不住抱怨大妹。大妹顺着我的话说,在美国,管孩子首先得尊重孩子的意愿,什么事都得先跟孩子讲清道理。他认可了以后才愿去干。不瞒你说,为管教他,我们曾被邻居举报,招来了警察,罚款、写检查不说,还办了七天尊重爱护儿童的“学习班”。
“美国文化的核心是自我,其实很多现象都是这种文化的反映。在美国,孩子刚进托儿所,老师教他讲的第一句话是‘不,从小就养成不任人摆布的习惯,学会自己主宰自己。”
大妹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价值观念、乃至性格习惯诸方面的差异,这必然会在孩子的身上得到反映。孰是孰非,很难作出简单的评价,应该说两种文化倾向和价值观各有利弊。有了这个认识,我就再不要他这样那样了。
看法有了改变,我果然从外甥身上看到了不少我们的孩子很少有的优点。比如,他总是尽可能独立完成自己会干的一切,不轻易求大人,特别是每当你为他做了他力所不及的事,他总要讲一句“谢谢”,还时不时地告慰“您辛苦了”,那份彬彬有礼,就像欠了多大的情似的。这就是我的美国小外甥。
(国庆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