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穴释义及其在推拿临床中的应用
1999-06-04王海郑风胡
王海 郑风胡(主审)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额窦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推拿治疗膏肓穴释义应用
1释义
膏肓,指心下膈上之指膜。俞,同腧,同俞,又通枢。内与心膈间脂膜相应,邪正之气可由此出释义应用入传输。肉之肥者为膏,心下亦为膏;膜脂为肓,膈上为肓。《左传·成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注:"肓,膈也"。《集韵》:"膈,肓也,字本作鬲""《说文》"肓,心下鬲上也"。病入膏肓,指其为邪气深藏之所。此穴无所不主,又指为助长正气之门。
膏肓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俯卧位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治肺痨、咳嗽、气喘、肩胛背痛、吐血、盗汗、健忘、遗精、完谷不化、四肢倦怠、支气管炎等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膏肓穴具有清热养阴、补虚益损的功能,临床上常作为扶正祛邪、补益气血之主穴。笔者在推拿临床实践中,以该穴为主治疗某些疾病,疗效颇佳,略举数例如下。
2病案举例
2.1慢性支气管炎刘某某,女,43岁,1996年4月3日初诊。主诉:咳嗽,喘息、白色泡沫痰,10多年来经常发作,查:患者舌淡,苔厚白,脉弦滑。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采用推拿方法如下:患者俯卧位:①用右手中指指腹按揉膏肓穴共5′,然后按揉风门、中府、云门共5′。②捏脊20遍。③擦法;先在患者背部的膀胱经第一线上涂抹冬青油,然后用手掌鱼际擦背,至发热发红为度。
按上述疗法,每周治疗1次,治疗3次后1周末咳嗽,又继续巩固治疗3次,显效。
2.2急性额窦炎柏某某,男,58岁,1996年4月28日初诊。主诉:前额疼痛,晨起重,晚间减轻,眼眶内上角压痛,持续5天。鼻臭味,稠黄涕,口干,无感冒发热,苔薄白,脉弦,西医诊断:急性额窦炎,中医诊断:急性鼻渊。推拿治疗,患者俯卧位,①医者以右手中指指腹揉左右膏肓穴各5′;②按揉肺俞、风门、印堂、合谷各3′~5′。患者坐位,医者以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揉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头连接处尺侧的鼻炎穴各3′~5′(该穴为郑风胡教授的经验穴)。
按上述方法,每周治疗1次,治疗1次后患者反映鼻臭味,浓臭涕明显减轻,3次后基本正常,后又巩固治疗4次,痊愈。
2.3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施某某,男,34岁,1996年3月12日初诊。主诉:胸闷、气短、心悸1年多,大便溏薄,完谷不化,先后服中,西药1年,疗效不佳,经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ST-T下降,采用推拿治疗,患者仰卧位;摩腹,顺时针掌摩腹10′。患者俯卧位,①按揉膏肓穴共5′,心俞、脾俞、胃俞3′~5′;②擦法:在患者后背的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线,擦冬青油,然后用手掌鱼际擦,至发热发红为度。
每周1次,经过3次治疗后,大便溏薄、完谷不化基本消失,共治疗10次,乏力、气短、胸闷症状消失,后经中山医院心电图复查ST-T正常。
3体会
3.1"经脉所至,主治所及",膏肓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巅顶部直行的经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后出来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柱两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属于膀胱……从膀胱经循行路线以过头、目、腰、背等,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等。膏肓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第二线上的穴位,笔者通过按揉膏肓穴,引导经气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组织器官病症。因此,膏肓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额窦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等疾病疗效显著。
3.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乃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膏肓穴所以能治疗上述3种不同的疾病,且获得较好的疗效,是与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分不开的,笔者通过按揉膏肓这一主穴,却达到异病同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