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鸟市
1999-06-01雪青
雪 青
北京人爱玩鸟在中国数第一。
在京城逛鸟市,是一种享受。我也爱玩鸟,每次出差到北京城,就爱逛鸟市。刚走进东直门鸟市,就被满世界的鸟们包围了。左边是“棕头”牡丹鹦鹉,右边是“绿桃脸”。
“嘿,”哥们儿瞅着点,别把脑袋撞坏了。我只顾左右看着,不小心头碰到了鸟笼上。刚直起腰杆儿,迎面是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鹦鹉。面对卖鸟人,我尴尬一笑,连忙搭讪道:“师傅,这鸟多少钱一只?”
“你别问,问也买不起。四千元,不是你所能承受的。”听完他的话,我下意识地吐了一下舌头,暗想,好悬呀!一脑袋差点撞掉四千元,你说悬不悬。
顺人流往鸟市里边走,遇见一位面善的大爷,与他攀谈起来。火爷从小养鸟,起初什么样的鸟都养。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大爷很快把其它的鸟变卖出去,在鸟市上租了一块地儿,开始养鹦鹉、卖鹦鹉。这一养就是十几年了,时间真快。
当我问他这几年经济收入怎么样时,大爷风趣地说:“千万别提钱,提钱我跟你急。”作为祖国的首都,北京人的思维比其它城市领先了一步,在他们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大把的钞票装进口袋里,让养鸟人先富了起来。
在他们获得颇丰的收入面前,他们为什么谈钱色变呢!
“小伙子,我看你像从外地来的。你不知道,现在的鸟市跌得很厉害!”老人扶了一下眼镜,一脸的失落。
“你要是想买鸟的话,就从我这抓几只。现在的鸟价特低,可得留神,别叫人给蒙了。我看你电是养鸟人,大爷我绝不会蒙你的。”说完,他把我看上的两只“棕头”装进鸟笼里。
热情、友好,不欺生,是北京人的三大优点。说句实话,花六十元买两只像样儿的成鸟,换个地方,哪也买不到。
谢过了大爷,我朝另一处鸟摊走去。
卖鸟人近三十岁,眼角的眵目糊告诉我,他像是个刚下夜班的工人。他手托一只鸟笼,笼里是一对“绿头脸”。这对鹦鹉在未跌前,能值一千元左右,现在是个什么价,我问卖鸟人。“这对鹦鹉,你给二百元,再搭给你一只豪华鸟笼,成吗?”
卖鸟人见我不动声色,过于敏感,误把我当作了记者,滔滔不绝地侃了起来。“现在的鸟市真够鸟的,一波三折,大起大落。”
卖鸟人的开头语,立即引起我的注意,一句话竟然用了两句成语,看起来在北京鸟市的背后,有着极特殊的文化品位。
几年前由于鸟市买卖势头坚挺,更多的人参与到鸟市上来。人们把鸟市当成“活银行”,什么时间用钱,就从家里随便抓只鹦鹉,就能卖个好价钱。有一位开出租车的哥们儿,眼看着开车不挣钱,就把车卖了当资本,来鸟市凑个热闹,没成想一下于就发了。整天左手拿着手机,右手端一只鸟笼,一天到晚在鸟市里闲逛。还有一位女士,玩股票挣了点儿钱,就把资金投到鸟市上。如果不是钱攥在她手里,打死她也不会相信,光“墨水蓝”一种鸟就挣了八万。
挣了大钱的女士,开始玩起“票”来,为了挣更多的钱,她把一般的鹦鹉染成蓝色,充当墨水蓝出售。前几个蒙的是外国人,不懂局没有找来,可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偏偏是个下岗女工,她好不容易攒足丁五万元,第一批种鸟就被那个丧尽良心的女士给坑了。待下岗女工找到鸟市,她早就跑了。据说那个女士跑到原籍蒲田,开了一家门面不小的公司。
“嘿,这种人真给咱北京养鸟的人丢脸,我是逮不着她,我要是逮着她,非把她废了不可!”卖鸟的说着,点着一只烟,狠狠地吸了一口。
嘿!北京人,你好可爱!
请你记住吧!下次来北京,一定想着逛一下鸟市。北京人欢迎你,北京的鹦鹉恭候你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