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期围堰建设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

1999-01-13包承纲

中国三峡建设 1999年5期

包承纲

摘要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是兴建河床建筑物的根本保证,也是工程的关键技术项目。为此在工程实施前及施工中,对围堰填料的性质、防渗材料性质、堰基粉细砂和覆盖层的特性及施工方法等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解决了关键性的问题,得到了相当高水平的成果。

关键词 风化砂 柔(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新淤粉细砂 液化及渗透

1、二期围堰的概况和存在问题

二期围堰的设计和施工是三峡工程的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它由上、下游两座围堰组成(见图1)是三峡工程中重要的和最具有挑战性建筑物之一。

上游围堰堰顶全长1440m,最大高度82.5m,运用期长达5年,实际上是一座大型土石坝工程。堰址河床有厚达10m的砂砾石层和最大厚度达18m的新淤积粉细砂层。基岩系闪云斜长花岗岩,风化壳厚达40m左右。在风化壳内含有一定数量未风化的球状块体,直径1~3m,它们堆积在河床复盖层中,形成架空的块球体夹砂层,透水性很强。围堰形式最终选定为风化砂和石碴填筑的堰体内打混凝土防渗墙的方案,图2为上游围堰河槽部位典型断面图。

围堰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仅是由于技术的复杂性,还因为它的重要性,以及与长江航运关系等特殊的问题。二期围堰要负担二期工程基坑内安全施工和下游城乡和居民安全的重任,拦蓄库容达20亿m3,一旦失事,将造成工程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会严重推迟三峡工程进度。

图1 二期导流平面布置图

图2二期上游围堰深槽断面图

从技术角度看,它的难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围堰高,工程量大,要求在一个枯水季完成,施工期短,施工强度大,上下游围堰土石方填筑强度最大近300万m3/月,防渗墙约1.5万m3/月

(2)施工水深达60m,2/3以上的堰高位于日常水位以下,施工难度很大;

(3)堰基地质情况复杂,覆盖层中有较厚且疏松的粉细砂层。两侧滩地存在着残积块球体夹砂层,透水性强,防渗处理困难,河床基岩面起伏较大,专山珠基岩深槽槽深 V7m,侧边坡很陡,超过70°,给防渗墙嵌入基岩带来很大困难;

(4)防渗土料缺乏,可利用的堰体风化砂填料性质较差,故堰体变形较大,防渗墙的工作条件恶劣;

(5)由于截流水深大,流量大,增加了截流难度。为此,为减小水深而采取的平抛垫底等措施,给围堰建设带来一些新问题,增加了防渗墙的困难。

为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难点,有多达三、四十个技术课题需要研究,,其中砂是以往国外很少遇到过的难题,这就使二期围堰成为三峡工程中多方关注和担心的焦点之—,也是对科技人员的一个巨大挑战。

总的说来,二期围堰的课题可以概括为下述五个方面:

(1)填料特性研究

填料包括风化砂,石碴、风化砂与粘性土混合料,反滤材料等,其中风化砂在60m水深中抛填密度,将是围堰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

(2)围堰的结构形式研究

在复杂的地质情况和基岩面地形起伏的条件下,在填料种类基本已定的前堤下,围堰的结构形式在大的方面没有很多选择的余地,这就是风化砂和石渣堰体,中间设混凝土防渗墙结构,但是堰体断面的布置。尤其是60m水下部分布置可以有很多方案,如何设计一个既安全又经济合理的断面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3)防渗材料的研究

由于堰体填料的性质,可以预见二期围堰的变形将较大,用什么材料建造防渗墙很值得研究,作为一个运用期较长的临时建筑物,采用易建、易拆、有一定寿命的新材料将是合理的选择。

(4)堰基粉细砂层和覆盖层的特性和处理

粉细砂层是由于葛洲坝工程回水而新近沉积在堰址的,它的抗液化能力弱。渗透稳定性和动力强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

(5)施工方法和快速施工设备研究

二期围堰的施工有很多特点,如在60m水下施工,在70多米深风化砂堰体中打防渗墙,块球体处理等等,与此相关的课题有堰体加密措施,打防渗墙的方法和机具,块球体夹层的防渗问题等,至于快速施工设备,本文仅将简单提及。

2、二期围堰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施

三峡二期围堰的研究工作最早始于1958年,当时提出过许多方案,并对首当其冲的课题—60m水深下风化砂抛填体的密度进行了现场抛填试验。80年代以来,对二期围堰方案进行过重点研究,并先后与美、加、意等国进行过合作与咨询。1958年结合三峡工程论证提出过三个对比方案。1987年开始的“七五”攻关和1992年正式起动的“八五”攻关是对二期围堰进行深入研究的主要阶段。该两次攻关研究,基本上解决了所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分别为初步设计和单项技术设计提供了主要技术依据和有关参数,使二期围堰的方案得以成立。在其后,当围堰进入实施阶段,结合实际条件的变化,又进行了补充研究和施工科研工作,使围堰建设方案更趋完善。

二期围堰于1996年11月开始预进占段的填筑,1997年11月大江截流,12月底上游围堰填筑到73m高程的防渗墙施工平台,1998年4月20日上游第一道防渗墙封闭,6月30日上游第二道防渗墙完建,其间5月20日,上游围堰渡汛子堰达83.5m高程,可以抵挡20年一遇洪水。1998年9月15日上游围堰全线达到88.5m设计高程。下游围堰也于8月15日达到设计高程81.5m。围堰内基坑抽水自1998年6月下旬开始,当时上游围堰第二道防渗墙尚在施工。7月下旬,坑抽水至40m高程79月15日基坑抽干。1998年10月,围堰完建。

围堰在1998年汛期经受了长江8次洪峰的考验,最大流量达61000m3/s,相应围堰上游最高水位为77.8m,围堰工作正常。在围堰完建并基坑抽干后,发现漏水量很小,仅501/s左右,为设计预计漏水量的l/l0,说明围堰质量优良。

从1985年开始至1999年,二期围堰在长达1;年的研究历程中,有许多经验和体会是值得回顾和总结的。

3、围堰设计中“柔”的指导思想

三峡二期围堰设计是一种新的探索,以往土坝和围堰建设中很少遇到类似的建坝条件。如填料必然是风化砂的石碴废料,在60m水深中抛填施工,由于缺乏粘性土料,防渗结构需采用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等。

1959年为研究风化砂水下抛填密度,在坝址右岸石板溪拦沟蓄水,进行了6.0m水深下人工挑土的现场抛填试验,所得的干密度很低,仅1.40 1.45g/cm3,按此计算混凝土防渗墙顶部的水平位移达1.2m左右,墙的应力应变的状况不佳,设计方案难以过关。在80年代由于该问题的存在,围堰方案的研究困惑多年,难以取得有意义的进展。“七五”攻关后期,长科院建议用离心模型试验技术来解决这个难题,取得了良好的近似值,该值后来又进一步为一期围堰的实践所验证,按此确定的干密度达1.67~1.75g/cm3,大大高于6m水深下的现场试验值,此项成果为初步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二期围堰的方案是围绕“五个因素十个字”的分析比选而进行的,这就是“刚柔”,“单双”,“高低”,“厚薄”和“先后”。

所谓“刚柔”,就是墙体材料是选用刚性混凝土还是柔性混凝土材料?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所谓“单双”就是围堰的深槽段防渗墙高近80m,该段围堰是采用单道墙,抑或双道墙? 所谓“高低”就是防渗墙是全部采用混凝土墙,还是墙上部接土工合成材料防渗,以降低墙的高度?前者即为“高墙”,后者则为“低墙”,所谓“厚薄”是指墙厚多少才能满足应力应变的要求。“先后”是指在双墙方案中上游第一道墙是先打还是后打?因为该问题涉及围堰的加荷路径问题,对墙体的位移和应变状况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该问题也涉及两墙间的水位控制问题。

上述几个因素的研究成为“八五”攻关的主要内容,也是技术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所需用的技术手段是有限元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以及与现场测试的互相验证,研究条件力求与施工一致,并以施工实况为依据进行追踪分析或反溃分析,因此研究的针对性和真实性都是很强的。

二期围堰所选用的混凝土防渗墙形式,本来在我国已有很多的经验,但是松散的堰体和超深的防渗墙等特点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的成果表明,墙体下端部分区域应力水平超过1.0,且上下游贯穿(如图3阴影区),这样安全性就难以保证。为此曾从几个方面考虑改善的措施:

(1)设法加密堰体。为此在坝址现场进行了振冲法和爆振(爆夯)法加密风化砂填筑体的试验,均获得了肯定的结果。据测定。两者加固后的相对密度可达0.70以上。但是施工中专门增加一道堰体加密工序、将会占用直线工期,在如此紧张的施工强度下是否允许?

图3高双墙方案破坏单元位置及应力

(允许抗压15MPa,抗拉l.5MPa)

(2)增加墙体材料的刚度和强度,以“固体强身”来抵抗大的应力和变形,降低应力水平。这种思路有一定效果,墙体内的应力状况确有一定的改善,方案也可大致成立。个别部位过高的应力水平(墙下端附近10m)可以通过一定的结构措施(如加钢筋笼等)解决。鉴此上游围堰防渗墙建议采用双、高、刚墙方案。这是当时设计和研究中的主导思想。虽然当时也在进行塑性混凝土墙的计算分析和柔性墙材料的研究,但是发现,由于它的弹模的降低还不如它的强度降低更快,因此应力水平达到1.0的塑性区范围不仅没有减小,反而增大了这样塑性墙方案看来也没有解决问题,因此,在当时,柔性材料的研究还没有放在主导地位加以研究。高刚墙方案仍是设计的主导思想。

然而,高刚墙的方案仍遗留下许多问题,如高标号的混凝土(要求弹模大于2.2×104 MPa)在防渗墙施工中能否达到?墙下部加钢筋笼在施工中是否现实?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当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计算中逐渐被认识到了,这就是防渗墙的水平位移其实主要决定于堰体的变形,单纯地增大材料的刚度与强度,对减小墙体的变形作用甚微,如表l所示。既然如此,不如干脆采用柔性的墙材以增加其适应变形的能力,减轻人们对墙体因刚性过大而裂开的顾虑。与此同时墙体的应力也将大幅度地降低,如图4所示,但重要的是,柔性墙材的性能必须进一步改善,其关键是研制一种“高强低弹”的柔性材料,以降低墙体底部的应力水平。这样,二期围堰的方案就转到以“柔”为主的思想上来,“柔”性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也就成为矛盾的焦点之一。为此在“八五”攻关期间,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对此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根据计算,当28天的抗压强度日R28 =4MPa和初始模量E<1000MPa时,墙内的应力水平基本上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应力值较低,剪应变和拉应变也小于允许值,对于这种材料,标志其“高强低弹”。性能的“模强比”指标在250以内,这个指标值与国际上的同类材料相比,也是比较先进的。

                 表1不同墙材的水平位移比较                cm


墙材堰体最大

水平位移

上游墙

水平位移

下游墙

水平位移


塑性墙(E<1000MPa)51.030.210.4
刚性墙(E>1.8×104MPa)51.029.59.6

1995年底,当“八五”攻关结束时,符合上述要求的风化砂柔性材料和塑性混凝土已研制出来,经在一期围堰工程中使用及以后的二期围堰滩地部分使用,施工性能良好,造价比常态混凝土低廉,很受施工单位的欢迎。只要在浇筑现场对配合比根据来料情况加以适当调整,其质量可以保证,容易达到规定的要求。

因此,“柔”的思路是适合二期围堰特点的。可以认为,由“刚”的思路到“柔”的思路,是二期围堰建设中的一个跨越,对于二期围堰的成功和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是经过长达10年历程,从研究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二期围堰“柔”的思想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曾经有人对下游围堰一道1.0m厚的防渗墙是否过于单薄有些顾虑,当时有二种措施可以考虑,一是紧贴墙的背水面增加一道高喷墙但它较为:刚”性,另一是继续走“柔”的思路,适当加厚“柔”性防渗墙以增加其安全度。前一措施将会改变防渗墙“柔”的特点,而且施工中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经过研究设计决定采用后一措施,该项措施还具有省工省时的优点,促进了下游围堰按时顺利地建成。

图4柔、刚性墙方案的墙体应力分布

(墙厚1.0,水头1/2~1/3)

应当指出,二期围堰建设中“柔”的思路是基于堰体密实度不高,堰体变形较大而产生的。若施工中有可能加大堰体的密度,即使部分堰体的密度(如墙两侧部位),则也应予力争。以便减轻墙体的负担,实际施工中确实进行了堰体的局部振冲加密,它将有助于减小围堰的水平变形,使围堰更加安全。同时,它还可以减小防渗墙钻孔成槽过程中坍孔的可能性。

4、二期围堰建设中的科学研究

前已叙及,二期围堰的两次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以及施工阶段的科研工作,均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施工中某些技术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其意义和价值是很大的。在二期围堰施工过程中,各项科研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而且紧密结合设计和施工的新情况,不断地进行跟踪研究,为工程的决策和优化提供新的依据,在这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下面简单介绍主要课题的研究情况及其意义。

4.1填料性能研究

4.1.1风化砂和石碴混合料的特性

风化砂是工程开挖出来的废料,用于围堰填筑不仅就地取材造价低薄,而废物利用有利环保,故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以往对风化砂研究很少,对它的力学特性和压实性质知之不多,尤其是颗粒的易碎和不稳定性将会给长期运用带来什么影响值得关注。根据物理性质和强度、压缩性、渗透性和渗透稳定性以及压实性等项试验研究,表明风化砂和石碴以及它们的混合料均可作为围堰填料,其长期性能也变化不大,多种力学性试验为围堰的应力应变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参数。

4.1.2粗粒料的大型试验

风化砂和石碴中含有许多粗颗粒,有的粒径很大,为此需配备大尺寸试样的仪器。为二期围堰试验而研制的仪器包括:大型三轴仪(0cm和30cm),大型击实仪(50cm),大型渗压固结仪(叠环式,环间有弹性橡胶圈,试样直径50cm,高100cm,可以进行压缩和渗透试验)和大型平面应变剪切仪。后者是一种新的试验设备,它的受力情况更接近堤坝的实际工作状态,因此所取得的强度特性更真实。试样尺寸有两种,各为40×40×20cm和80×80×40cm,在国内尚属首创,在国际上同样的规模也仅有两台。这仪器所做的试验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合理可靠的参数。

4.1.3风化砂颗粒的破碎特性及其力学性质

由于围堰较高,应力较大。而风化砂颗粒比较软弱,当经受压力和剪力时易破碎,从而影响力学特性。颗粒破碎与力学性质的关系在土力学中是一个新课题,这不仅对三峡工程有价值,而且在当前面板堆石坝风行的潮流下也具有普遍的意义。研究表明,风化砂的剪切破碎率达20%以上,破碎分量可以看作一个强度分量,它与剪胀强度分量存在着互为消长的关系。研究中改进了Lowe的能比方程,使该公式中包含破碎分量项。这样就加深了对粗颗粒材料强度特性的认识,使有关参数更具有充分的依据。

4.1.4水下抛填风化砂的密度和坡角的研究

前已强调,风化砂抛填体的密度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而又困难的问题,采用离心模拟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属于首创,国内外从未进行过。它的方法简便,化钱很少,而成果比较合理,据此提供的风化砂密度和水下稳定坡角、可以大大简化围堰断面结构和工程量,使风化砂体的坡度由1:3改陡为1:2。该项成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4.2二期围堰的型式研究和优化

4.2.1围堰的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

该项课题是一个重点,持续时间长达15年,投入的人力最多,国内先后有15个单位50多位专家参与,围堰建设中许多问题都是通过计算分析的对比而作出的决策和进行优化的,一般说来在岩土工程中,数值分析成果的精度是有限的,但在三峡二期围堰的数值分析中,不论是数学模型(非线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共八种)、计算方法和技巧、参数、设计方案和工况的确定等都经过认真的考虑、比较和不断完善,因此计算条件比较真实,成果的精度也较高,达到了“准确的定性,粗略的定量”的目的,成为设计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对于一个土工建筑物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数值分析,在国内外都是少有的,其成果的实用程度在岩土领域也是很难得的,它将有助于增加人们对工程中数值分析的信心。

4.2.2围堰结构的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这是一个新技术应用于坝体建设的一次尝试。试验的模型尺寸比较大,比尺为160。对防渗墙的模拟作过比较多的研究,选用了好几种材料进行比较。根据试验获得了全断面的位移场和某些部位的应力值,成果还与有限元分析作了比较。

4.2.3渗流分析和防渗体系的优化

渗透分析中首先进行了饱和状态下三维稳定渗流有限元分析。研究表明,防渗墙深入弱风化层的深度对围堰的渗流起控制作用,渗流的不安全区主要集中在河床深槽部位,但总的渗漏量都不很大。其后,又进行了三维非稳定渗流有限元计算;饱和-非饱和条件的渗流分析;针对不同的施工运行状态和防渗方案的模拟计算和优化分析;以及防渗墙有缺陷情况下的危害性研究。在施工阶段,还针对截流时的平抛垫底,没有反滤的情况,进行了围堰渗透稳定性的研究。除此外,还根据堰基地质资料进行了地质剖面的概率分析,由此确定了弱风化层的底板线,并进而计算了通过基岩的渗流量,这也是一个新的探索。

4.3防治新材料的研究

防渗新材料是指常态混凝土以外的材料包括风化砂柔性材料、石屑粉塑性混凝土以及土工膜等。此外还曾研究过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等。

4.3.1风化砂柔性材料

这种材料是以风化砂、水泥、粘土(或膨润土)为主要原材料,掺合一定的添加剂配成的,该项研究也持续10来年,初期进行了几百组的室内配比试验,然后在三个工程中加以应用。“八五”攻关时,又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的研究。在配方研究中采用了先进的均匀设计理论,进行了“3因素10水平”的配比优选试验,在此基础上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原材料含量与力学指标关系的ANN模型,并绘成图诺,可以任意选定原材料的配方。此研究成果在现场应用的十分成功,达到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质量满足要求,其模强比达到200—250范围内,在国际上都是很先进的,这个材料的特性接近土的特性,其破坏标准采用摩尔库仑准则,以应力水平作为判别其破坏的指标,本项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意义。

4.3.2塑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用于二期围堰的深槽部位,其原因本来是担心风化砂柔性材料的性能达不到工程的要求。塑性混凝土最初研究选用的原材料除水泥,粘土外还有砂(河砂及人工砂)、砂砾及少量添加剂,以后由于河砂原料不足而采用制造人工骨料时所产生的石屑粉废料,它也具有经济和环保效益。塑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质接近风化砂柔性材料,在工程中也应用得很好。

4.3.3复合土工膜

围堰防渗是土工膜应用的合适场所,它的防渗性好,适应变形能力强,施工简便,折除容易,又不存在老化问题。在“八五”攻关期间的研究表明,复合土工膜(二布一膜)的性能并不是土工膜和无纺布的简单叠加,而是更优一些。研究中对它的设计方法也提出了新的建议。二期围堰共使用复合土工膜约6万m 2,均是国内生产。

4.4堰基粉细砂层动力特性研究和处理

4.4.1新淤粉细砂层的液化研究

堰基新淤粉细砂层粒径细而均匀,不均匀系数为1.55~5.00,粒径为0.035~0.21mm,密度较低,是一种动力稳定性和渗透稳定性较差的土。二期围堰由于运用期较长(5年),因此须考虑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本项课题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淤砂的动力性能试验和液化判别,并在现场测定了淤砂层的波速,确定了临界剪切波速值,研究表明,在一定深度(5~10m)以上的浅层,存在着七度地震下液化的可能性,同时其动力强度值也低于静力强度值。渗流试验表明,淤砂的水平允许渗透比降为0.22~0.27,抗冲流速仅为0.07 1.13m/s.说明其抗冲能力和渗透稳定性均较差,因此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

4.4.2围堰的地震稳定性

围堰的地震稳定性问题可能由堰基新淤砂和堰体风化砂而引起,因此对两种土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强度进行了研究,并进而对围堰进行了动力稳定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新淤砂的高液化度使经过淤砂层的深层滑动面安全系数最小;仅为1.05和0.95(二个滑动面)。而风化砂本身的地震动力反应不大,对工程没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研究中还用稳态强度理论进行风化砂与新淤砂的稳态强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按稳态强度进行了核算围堰的上游坡不稳定,主要出现在上覆压力较小和无盖重淤砂层内,与前面的结论一致。

如何对待淤砂层曾有过不同的考虑,采用硬性挖除的办法可能比较彻底,但是很困难,而且可能回淤,不易清理干净,反之对其不加处理,直接在淤砂上面建围堰(如图5)也是很危险的。为此应当研究恰当的处理措施,这大概也是一种“刚”与“柔”之别吧。

为此建议工程措施:一是增大围堰上游坡压重的范围,厚度不小于10m;二是下游新淤砂出露处用土工布反滤层围封;三是在下淤新淤砂层上增加一定的压重,厚度不小于10m(如图6)。

图5 不恰当的淤沙层处理方法

图6 恰当的淤沙层处理方法

4.4.3爆振荷载下围堰稳定性研究

基坑瀑破开挖会引起频繁和强烈振动,它对新淤砂的影响如何,是否危及堰体稳定,为此进行了专门研究,这是一个前人没有涉及过的新课题,研究工作从试验方法、专门仪器研制、计算方法研究、现场爆炸振波加速度的测定以及建筑物稳定性分析方法等,工作难度很大,是一个开拓性的工作。

由于爆振荷载属于冲击型荷载,频度虽高,幅值虽大,但持续时间很短,频谱较单一,衰减快,振源浅,故影响范围不大,其破坏性不如地震大。根据爆振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表明,动应力在总应力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不会对围堰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只要对爆破的能量加以一定控制,并且不直接在粉细砂层内施爆,则不会危及围堰的安全。

4.5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研究

4.5.1加密风化砂堰体的研究

①振冲法加密的现场研究:1988年和1989年两次在现场进行过振冲法加密风化砂堰体的研究。成果表明,采用30Kw等不同功率的振冲器,振后的风化砂相对密度0,可达0.70以上,若采用多个振冲器组合形式施工还可提高工效。

②爆振法的加密研究,曾采用室内钢罐和在室外填土场上进行试验,爆后的D >0.7,干密度在1.7~ 1.8g/cm3左右,振后砂面平均沉降率一般在4.5%~6.7%之间。

上述两种方法均可满足加密的要求。

4.5.2快速造孔设备研究

本项研究的内容包括:①冲击反循环钻机CF—1型改制与钻孔施工试验;②泥浆回收技术;②控制钻孔铅直度技术,要求控制偏斜在0.2%左右;④双轮滚铣挖槽机的可能性研究和钻头设计。该双轮铣挖槽机后来由外国直接进口,其工效很高,主要在河床深槽段的部分部位使用。

5、结语

多年来,二期围堰的建设一直是有关领导、业主和建设各方担心的一座建筑物。该项工程必须成功,但又存在许多未知因素,心中不是很有底。为此工程施工前的多项试验研究工作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所有参加研究的人员均以谨慎、认真、科学和细致的作风兢兢业业的工作,每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反复论证和探索才得出结论,而且采用几家共同研究一个问题的做法,以求成果更客观可靠。目前二期围堰已按时建成,1998年的洪水考验运行情况正常,大家都比较满意。这个结果是来之不易的。在这过程中的些体会是值得提出来总结的。

二期围堰的关键问题所以得以解决,重要的是仰仗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些科研工作针对围堰存在的问题而进行,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以及新方法、新材料和新工艺,并在应用中发展了这些新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的水平是比较高的这样就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而且还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约了投资,据粗略估计,科研花费的资金仅及经济效益的百分之几,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的论断。

本项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既按照施工特点。按排进行各项试验和现场检测试验,也“重视加数模量计算、模拟试验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研究”(87)国科工字013号文)。研究计划是严密的,组织工作是细致和周到的。国内许多高水平的专家都被邀请参加研究,人数近百人,历时15年。大家怀着为三峡工程作贡献的荣誉感和紧迫感不计报酬,不顾辛劳,在这样一个临时的研究集体中和谐地工作,为三峡建设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本项研究在业主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领导下长江委长江科学院与设计部门一起主持和实施这项大型研究工程,其间并由施工部门和国内许多权威单位参予,因此研究成果实用性强,得以迅速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之中应用,很快转变为生产力,这样的科研成果利用率在一般大型工程建设中是不多见的,这些经验对当前科研体制改革或许也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