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1999-01-13雷亨顺

中国三峡建设 1999年8期
关键词:三峡工程三峡库区库区

雷亨顺

以三峡工程水库为代表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管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本文仅从宏观总体上提出政策性建议如后。

1、水电工程是环境可持续性工程。从能源分类来看,水能是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因而是可持续性能源,而且是环境可持续性能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水电生产是无废工业,符合清洁生产原则,在能源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从一般情况来看,水电工程不仅是单一功能的电力工程,而且是多功能的工程综合体,除发电外,往往兼有供水、航运、灌溉、防洪、旅游、渔业等功能。尤其是与燃煤型火电工程相比,水电完全不存在S02和粉尘污染。基于以上各点,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水电是十分重要的。据此,三峡工程的兴建在宏观总体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为它具有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的三大效益,同时也替代了相当于18座100万千瓦级的火电站,减少了污染。

2、 实施可持续发展移民。三峡工程枢纽建设进展顺利,1997年11月已经实施大江截流,人们对工程本身的胜利完成信心十足,然而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在移民,百万大移民则令人担扰。

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百万移民涉及到生存、发展和保护三大方面的问题;必须处理好当代人相互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三大关系。具体到库区而言,移民决不仅仅是一个单一安置问题,而是一个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构成的复杂大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移民观,把开发性移民发展观再向前推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移民。

3、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问题是困扰我国发展的最根本问题,我国现阶段所有一切最难解决的问题几乎都与人口问题有关。

三峡工程库区是国家级贫困地区连片的地区之一,而淹没地区则是土地质量相对最好、人口相对最密集的地带。以就地后靠为主的移民新区将要遇到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直接的矛盾就是人口将不断增加,土地、特别是优质土地将不断减少。这一增一减给库区移民带来的矛盾和困难不仅很大,而且是长期的,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土地不可再生,一定要节约使用。特别是耕地,既要节约,还要沃土,更要有效制止水土流失,这一点对三峡库区格外重要。

人口增长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大量增加低质人口是一场危害若干代人的灾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则是我们兴旺发达的希望之所在。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而且一定要下大功夫提高人口素质。这样做可以从根本上、从长远地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和为库区的经济振兴创造条件。

4、 资源,特别是农业资源利用一定要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矿产资源种类很多,但真正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则很少。库区的森林地不少,但大批成片的经济林地则不多。长期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一个封闭落后贫困的农业地区决非偶然。

三峡库区的农业自然资源现状如何呢?土地以山地为主,水土流失相当严重;耕地以坡地早地为主,质量较差;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丰富,但利用难度大,利用率不高。所以在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上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议:把林业建设放在首位,实施区域性绿色生态屏障工程,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耕地保护与治理,减轻水土流失;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水利用率;推广避灾增产实用技术,减轻灾害损失;加强草地建设,发展草食畜牧业;建设库区生态农业体系,积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行综合农艺工程,实施“沃土计划”,提高土壤质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确保环境质量。

5、 科技与经济结合,调整库区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旅游、建筑、房地产业。从根本上看,库区经济发展必然是逐步增大非农产业。从现有基础出发,库区工业基础薄弱,大量工业企业将因被淹没而需要迁建,一定要利用这一机遇优化工业企业的重组与发展。库区工业的产业结构,不要要求体系,而要有重点和特色。立足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一个县有一两个重点项目,有几个优质特色产品,实施投资倾斜政策,推进兼并、联合、培养龙头企业至关重要。

结合移民迁建,大力发展建筑、建材和房地产业,对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库区小城镇与移民新村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库区移民时间长,在本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是可能的。

发展旅游业对三峡库区有特殊的优势和可行性。重要的是,一定要着眼全局,在整个三峡库坝合一的大旅游建设与布局中,各地区要在不破坏总体资源风貌与风格中,突出自己的特色。

6、 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库区水质保护关系重大,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三峡库区有两大隐患,一是泥沙淤积,二是水体污染。

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它关系到三峡水库的有效寿命和功能作用,关系到上游航运能否畅通,更关系到重庆市的兴衰发展。有专家指出:“重庆的希望在三峡,三峡的问题在泥沙。”泥沙来源于长江源头以下及三峡库区周围的水土流失。为了防止泥沙淤积,必须加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和对坡耕地实行横坡耕作或鱼鳞坑式栽培方式则是花钱不多的有效措施。

水体污染对三峡库区的影响十分严重。重庆市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约10亿吨,达标排放率在50%以下;沿江城镇每年排放的污水3.5亿吨基本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了江河;全市境内90多条主要次级河流已有1/4严重污染,有的已成了纳污沟;此外,沿江两岸城镇有数百个暴露垃圾堆,直接或间接人江的垃圾上百万吨;成千上万的各类船舶污染,包括每天近万人的排泄和每年约7.5万吨的垃圾,三峡水库不堪重负;若长此下去,待三峡成库后,江水必遭严重污染,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治理淮河、滇池的办法或保护密云水库的办法,对三峡库区都是无效或根本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现在起立即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污染排放,禁止向江河倾倒垃圾。

7、 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移民安置工作。三峡工程的移民工作是靠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进行的,政府移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则受发展观的支配。政府奉行什么样的发展观,直接影响移民安置工作的方针和目标的设定。

一次性补偿移民只管移民任务的完成,根本不管移民后出现的问题,结果留下许多后遗症。开发性移民总结了一次性补偿移民的教训,考虑了移民搬迁后的生活与生产,但没有把移民问题看作一个复杂大系统的重建,没有从兼顾三个方面,协调三大关系上设定目标,因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

要改变重工程、轻移民的倾向,真正把移民工作提高到关系三峡工程成败关键的地位来认识和行动。

要改变重生活安置、轻生产安置的倾向,确保移民有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

要改变重移民安置、轻经济发展的倾向,确保眼下移得出,还要将来稳得住。

要改变重发展、轻保护的倾向,不能只求今天增加收入,不管日后遭到报复,付出巨大的代价。既吃祖宗饭,又断子孙路的作法等于自杀。

要改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的倾向,重视社区文明,促进社会融合,推进社会转型。

8、 重庆市一定要采取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把重庆库区建设成生态经济区。三峡工程库区的85%在重庆市,重庆市从西向东的长江主轴线全部属于三峡库区。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之时,重庆市的移民总量预计将达到107万人。与此同时,重庆市还必须完成脱贫任务,不允许把绝对贫困带入21世纪。为了重庆市、长江上游和全流域的发展和振兴,重庆市必须利用三峡工程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快发展,并把三峡库区经济带建设好,与上海市东西呼应,“龙头”与“龙尾”共舞,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然而,长江流域特别是上游,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已相当严重,尤其是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长江上游污染的70%~80%来自重庆市区及其周围地区。三峡成库后,重庆市区处于河道型水库尾水回水末端,江水流速缓慢,自净能力大减,国家要求重庆市区入江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极难实现。为此,重庆市必须选择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必须格外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江水污染。而就整个三峡库区而言,一定要按生态经济区的要求进行规划布局;在移民迁建和组织生产时,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9、 为了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建议对开县移民的“内陆湖”方案组织专题论证。开县情况十分特殊,三峡库区实行每年175-145-175米水位交替变化运行时,开县淹没地区几乎全城内都出现消落带污染后的烈日暴晒问题,尤其是新城地区的消落带面积很大,人口密集,年复一年的病疫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三峡工程三峡库区库区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柘溪库区人民“靠山吃山”之我见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公投在即
伊拉克政府军入主基尔库克
规模第一的水利工程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
为三峡工程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