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云犁浪人

1998-03-18吴纯光

清明 1998年5期
关键词:舰长海军

吴纯光

题记:听说柏耀平是飞行员出身的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舰长,而且是被誉为“勇敢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优秀舰长”,一些善于塑造“英雄”的“笔杆子”们对年仅36岁的柏舰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当面对柏耀平那似乎称不上事迹的事迹材料,有的“笔杆子”困惑了:这里没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不顾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没有只身斗歹徒的徐洪刚拖着被刺破肚皮而流出的肠子继续追击的那种无畏和勇猛。更不是好事做了一箩筐而不留姓名的“活雷锋”,同时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科学发明和让人感动而落泪的人生磨难或日记、书信……柏耀平所做的仅仅是一个普通军人严格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来适应日益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进而实现军人对国家和民族应尽的义务。这样的人(在人民军队中乃至12亿人民中还有许多许多)是不是时代的英雄,笔者自己也不敢妄加断言,因为英雄的丰碑不仅应当建立在被认为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的心中,而且还要经受历史长河的冲刷。为了让本文的读者能够全面、冷静、逻辑地了解这位年轻的飞行员舰长及他所献身的人民海军现代化事业,现将自己在采访中记录的柏耀平的领导、战友、同学和老师提供的这位年轻的舰长学习、工作中的那些很平常的片段,不作任何修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提供给读者。为了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读者能更准确地了解和评判柏耀平和他所献身的事业,只是在必要的地方作一些历史背景和逻辑的分析。

一、“走”到军委主席身边的海军飞行员舰长

1998年3月,盛况空前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一届军委领导班子,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在专题介绍再次当选的军委主席的简历时,播出了江泽民同志视察海军某导弹护卫舰的镜头。在江主席身边有一位年轻英俊的海军少校正在专心致志地向江主席介绍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现代化导弹护卫舰武器装备性能,他就是该舰的舰长,歼击机飞行员出身的年仅33岁的柏耀平。

那是1995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江泽民,率中央军委领导集体视察海军部队并观看海上演习。

海军某军港。人民海军以国际通行的海军最高礼仪迎接共和国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检阅:一艘艘现代化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新型潜艇、核潜艇,全部披上盛装,迎接江主席的检阅。当江主席等军委领导来到柏耀平担任舰长的542导弹护卫舰,江主席检阅了该舰的仪仗队后,在舰长会议室听取柏舰长关于542舰基本情况的汇报。听着柏耀平那简洁明了的话语,一向十分关注我军特剐是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江主席不时地点头赞许。

机灵的柏舰长看到日理万机的江主席对海军现代化建设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瞄了一眼时钟(预定的视察时间已到)。壮着胆子请示江主席:“您看我是是陪您到舰上一些部门、战位看看?”江主席笑容满面:“好啊,听从你的安排。”

在军舰的前甲板,江主席看了导弹、舰炮、反潜火箭等武器装备,并询问了它们的性能指标,研制厂家以及国外同类型武器的情况。我们年轻的舰长对江主席的提问一一作了详细而流利的回答。最后,江主席亲切地握着柏耀平的手谆谆叮嘱:“海军是高技术兵种,你们要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现代化技术,成为思想技术都过硬的海上精兵。”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这一场面变成了凝固的历史。高技术的媒体将这一瞬间显现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电视荧屏上。

“这不是柏耀平吗?!”“是他,就是他。”柏耀平童年时期的伙伴、青年时期的同学、战友,在与柏耀平共同分享这一荣誉的同时,无不为有这样一位有出息的同乡、同学、战友而自豪,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柏耀平及其家庭成员表示祝贺……

年仅33岁的舰长柏耀平,能够荣幸地“走”到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的身边,表面看来是一种偶然:因为他所在的542舰被派来执行这次任务,而该舰又偶然地停靠在最靠码头的位置。然而这又是一种必然:542舰是我海军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导弹护卫舰,把这条舰交给柏耀平.说明他本人具备驾驭现代化战舰的素质。柏耀平正式当舰长的时间同542舰下水服役的时间是同步的,这条舰在柏耀平管理下,无论官兵素质还是舰容舰貌,无论是执行重大任务还是接待外宾或出国访问。542舰都是领导信得过的“放心舰”,这种信任无疑是舰长和广大舰员长期艰苦的付出(包括脑力、体力、意志、心理)所换来的;更重要的是柏耀平是我国第一代飞行员出身的舰长,从一个普通的青年到一名合格的军人需要跨越人生的一大步,而要给自己插上翱翔蓝天的翅膀(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更是难上加难。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竟然又能从一个搏击蓝天的“雄鹰”一跃而成为驾驭现代化战舰勇闯大洋的“蓝鲸”!所以,我们说是柏耀平自己“走”到江主席身边的。这个“走”字包含着类似万里长征的爬雪山、过草地那种对人生极限的考验和艰辛,而这一“走”就是15个春秋。

二、好男儿当兵去——是雄鹰他就会选择翱翔

安徽的淮南是中国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东方“滑铁卢”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在“八公山下,草木皆兵”故事发生1579年后即公元1962年,柏耀平出生在离八公山不远的淮南市一个普通干部的家庭。

淮南是我国著名的煤炭能源基地。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淮南后,大力兴建煤矿,疯狂屠杀煤矿工人,大肆掠夺我国资源,著名的“万人坑”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留下的罪证。柏耀平就学的淮南市第十五中学离“万人坑”只有1000多米,青少年时期的柏耀平时常跟随老师到这里接受抵御外敌侵略、保卫国家资源的爱国主义教育。上中学时柏耀平从教科书上了解到,我国辽阔的海域蕴藏着比淮南煤矿更多更重要的石油资源,而1974年发生的西沙之战又使柏耀平知道至今许多属于我国的海洋国土和资源仍然被他国霸占和掠夺!

1980年5月,即将高中毕业的不满18岁的柏耀平,得知人民解放军在本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飞行学员,他兴奋地报了名。经过十分严格的体验、文化考试和智力测验,柏耀平所在的中学有两人荣幸地闯过了一道道可以说十分苛刻和挑剔的关口。然而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遇,柏耀平的那位同学却轻率地放弃了。

1980年7月5日,正是高考的第一天,也是身着崭新的军装的柏耀平告别家乡、告别父母,登上北去的军列远行的日子。许多同学为柏耀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感到惋惜,而柏耀平却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也许我所在的学校会走出不少的大学生,而穿上军装当上飞行员的只有我柏耀平一人!

1980年,是党和国家将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轨道后的第三年,是大学恢复实行直接升学考试后的第四年。此时考大学、干经济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及其家长的第一选择,参军热在不知不觉中降了温。此

时的柏耀平依然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军营,而且选择的是淘汰率极高、风险极大的飞行事业。体检合格后,类似“应该先报考大学,然后再选择当兵”、“学飞行不仅前途莫测,而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等劝说不时传进柏耀平的耳朵。而柏耀平的父亲,这位老共产党员却坚定地对儿子说:好男儿就应该当兵去!这更加坚定了柏耀平的信念:是雄鹰就应该选择翱翔,让蓬间雀去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吧。

三、淘汰、淘汰、再淘汰——生命的潜能使“蛹”化成了“蝶”

1980年7月8日,柏耀平从淮河岸边来到祖国东北重镇长春某飞行预备学校。柏耀平知道,他迈入航校的第一天,就面对着淘汰——这个不愿接受又必须正视的可怕的结局。和柏耀平一起入校的130名生龙活虎、体壮如牛、好胜心极强的小伙子们都明白,虽然走进了航空学校,然而离飞机的驾驶舱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在走向驾驶舱的过程中将会出现第一批“倒霉蛋”,谁也不愿成为这支队伍中的落伍者。于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头一件事就是喊着叫着,一遍一遍地向着山坡冲刺,从1500到10000米;单杠训练,一不小心手就会被撕掉一大块皮,胳膊红肿了仍然坚持练,让身体上的各部位肌肉都经过多次洗礼和再生。体练是如此.航空理论、条令条例、政治学习等.大家都你追我赶,争先恐后。8个月后,经过体检、理论考试、智力和心理测验,有30个小伙子的“蓝天梦”破灭了,这些男子汉在得知被淘汰的现实后都是用泪水来告别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的。

闯过了第一关的柏耀平,又从祖国的东北来到了被称为千里戈壁的大西北——新疆。这里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是训练飞行员的好地方。1938年,我人民空军第一批飞行骨干就是从这里起飞的。

这里是柏耀平起飞的摇篮。这个摇篮不是呵护婴儿的襁褓,而是锻造雄鹰的熔炉。

大漠腹地,寸草不生,千里戈壁,荒无人烟。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恶劣异常的沙漠气候。沙尘、干燥、高温,像恶魔一样考验着在淮河岸边长大的柏耀平的青春热情和理想意志:每天清晨起床,不能按正常的程序洗漱,必须先用凉水浸润鼻腔,否则,一不小心,被干燥的空气“烘烤”了一夜的鼻粘膜就会破裂,鲜血便会止不住地往外流;最难耐的是夏季,灼热的太阳把戈壁烤成了一个发烫的锅炉,此时,哪怕不小心触到自己飞行服的纽扣,也会感到好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般的灼痛;沙漠上的风暴更让人心悸,具有“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就近在咫尺,那是沙暴的策源地,连天接地的龙卷风咆哮起来,真是黄沙飞舞,日月无光……

就是在这近乎与世隔绝的戈壁荒漠中,柏耀平开始了艰难的起飞。

比恶劣的自然气候更严峻的是,走上蓝天过程中必须面临的生理和心理考验……

航空动力学、飞机发动机构造、武器系统等理论课程,对基础较好,又刻苦努力学习的柏耀平来说没有多大的困难,让他至今难忘的是第一次从800米高空直接拥抱大地的感觉。跳伞训练前,柏耀平不慎扭伤了脚,如果不通过跳伞这一关,即便不被淘汰也要等到下一年才能走进飞机的驾驶舱。他咬着牙强忍尉痛,一遍一遍地从2米高的跳台上往下跳,寻找和体会落地的要领和感觉,一个星期下来,虽然膝盖上留下了青一块紫一块的痕迹,但他得到的是被批准参加跳伞。飞机爬高到800米,地面上的房子变成火柴盒一样大小。按照原先安排柏耀平应第二个跳,可是临跳时前面那个同学有点紧张,教官便让柏耀平带头跳。从800米的空中勇敢地扑向大地,这对人的身体、心理、意志是极大的考验,而这又是实现蓝天梦的最起码的条件。起跳指示灯闪亮了,柏耀平沉着地向机舱门走去……耳边响起了风的呼啸,望着扑面而来的大地,他信心满怀。在落地的瞬间,强大的冲击力使柏耀平感到了脚掌一阵刺痛,在倒地的刹那间,他十分冷静地用身体将伞收拢。尽管柏耀平感到自己跳得狼狈,却意外地受到了教官的表扬。

柏耀平终于走进了他梦寐以求的飞机驾驶舱,进行地面预习。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闭着眼睛也能准确地按照教官的口令对舱内仪表、开关、电门、手柄作出条件反射式的快速反应,就像训练有素的打字员操作键盘一样。柏耀平跟着教员上天体验飞行,飞机在教官的操纵下一会儿爬高,一会儿俯冲。按照教官的要求,他看地标、读天山,体会和欣赏着翱翔蓝天的滋味。飞机改为平飞后,教官让柏耀平操纵驾驶杆保持飞行高度。驾驶杆非常灵敏,稍稍一动飞机的状态就会起变化,在几千米的高空中,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就让高度紧张的柏耀平出了一身大汗……

飞起落,是飞行员最关键的基本功。也是淘汰率最高的一个关卡。60个起落后,在70多名学员中柏耀平是第一个被批准放单飞的。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柏耀平在每次降落时都出现大约1米的偏差。本来应该在离地面1米的高度将飞机拉平,缓慢接地,在前60个起落中柏耀平的“感觉”都是准确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总是将2米感觉成1米!为了纠正这个错觉,他比别人多飞了20多个起落。他凭借意志和勇敢,终于突破了“起落”这个最重要的“关卡”。在被批准首批放单飞的名单中,“柏耀平”三个字晃荡了一下,便迅速站稳了脚跟。

放单飞的前一天晚上,柏耀平平平静静地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早晨,进了机场后。一向严肃的教官今天显得特别地和蔼。柏耀平钻进机舱,教官帮助拉上舱盖,微笑着挥了挥手。起动后的飞机慢慢地滑到起飞线。指挥塔台发出同意起飞的指令。柏耀平轻轻松开油门,飞机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再加速,伴随悦耳的轰鸣,柏耀平第一次单独驾驶战鹰插翅蓝天。今天与以往不同的是,身后教官的座位上空荡荡的。教官不在,但教官手把手教的知识、要领都刻在了柏耀平的脑子里。“只要大胆、心细,就一定能够成功!”他这样嘱咐自己。进入四转弯,机头对准了跑道,放起落架,收油门,下滑,轮胎在跑道上轻轻一点,飞机落地了。

“不错,可以,再试一次。”飞机刚刚滑到起飞线,螺旋桨还没停住,教官顶着风跑上前来,面带微笑地说道。这天,柏耀平接连飞了四个起落,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更有信心。在“放单飞”这一关,柏耀平所在中队的17名学员中就有6名落地后,被领导安排到饭堂吃饭。“让你去吃饭就完了,说明对你失去了信心,等着宣布淘汰吧。”

飞完“螺旋桨”,又进入“喷气式”,在整个航校期间,柏耀平没有发生过一次“错忘漏”(没有做错动作、忘记做动作和漏掉的动作)。

经过整整三个春秋,1000多个日月的陶冶。柏耀平从当初的“蛹”化作美丽的“蝶”,幼小的雏鹰羽毛日渐丰满,可以到万里海空锤炼那搏风击云的翅膀了。1983年7月,柏耀平告别了新疆,踌躇满志来到华东海军航空兵某飞行部队……

飞行,是人类近2000年来的梦想,而人们真正征服自然、翱翔蓝天总共不到100年的历史。从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12月17日第一次完成真正的飞

行那一天,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才变为现实。为了征服蓝天,不知有多少勇士用自制的翅膀或曰飞行器从悬崖、山顶或塔尖进行冒险的“试飞”,而在莱特兄弟之前的每一次“飞”的尝试,几乎都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动力飞机的问世,以及接踵而至的螺旋桨、喷气式、超音速,不仅没有改变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的观念,反而更强化了其高强度、高负荷、高智慧、高敏感性等集脑力、体力为一体的特殊劳动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在飞机问世不久,就被广泛地用于掠夺(或维护)资源的军事斗争,而且不断地显示出其它武器装备不可替代的强大战斗力。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所有培养和训练军事飞行人员的机构,都严格地遵循着那用生命和鲜血总结出来的科学规律——对立志在蓝天中格斗、拼杀的人进行严格的近乎残酷的体能、智能和心理训练,并坚持高淘汰率的机制来保持这支特殊队伍旺盛的生命力和超常的战斗力。

是高淘汰率的竞争机制充分激发了柏耀平的生命潜能,还是柏耀平的天赋本身就适应于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这是理论家研究的问题。现实告诉我们,在这种高淘汰竞争机制面前,过关斩将的是强人,是胜利者。

四、我要飞——困难和险情总是为勇士让路

走出航校并领取了“飞行”通行证的柏耀平,充其量不过是刚刚“出窝”的幼小雏鹰——如果他真的是雄鹰的话。至于能不能长出丰满健壮的羽毛并勇猛地搏击长空,还需要在暴风雨中不断地摔打和锤炼,而这个“暴风雨”不仅仅是飞行中要面对的自然气象方面的术语。

刚刚摆脱了“淘汰”之虞、步入海军航空兵飞行部队的柏耀平.又必须冲破一个个“停飞”的关隘。由于飞行事业特殊的风险性,必须不断地把那些由于在身体、技术、心理等方面不再适合飞行的人员(或曾经适合而如今不再适合)汰出飞行队伍,这个过程在航校往往被称为“淘汰”,而在飞行部队则叫做“停飞”。

第一个出面想把柏耀平“锁定”在地面的是来自身体内部故障。在一次体检中,柏耀平被诊断为泌尿系统结石,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并不可怕的病症。而对一个飞行员来说很可能就意味着飞行生命的结束。情绪一度低落的柏耀平暂时告别了机场和战鹰,住进了海军总医院,开始了一场新的更加特殊的战斗。柏耀平知道,这一住院就不是三天两天,即便病治好了,飞行生命也难以保住(像许多飞行员一样,柏耀平把飞行看作是自己的第二生命)。

疼痛,这是尿结石的普通症状。而加大运动量,则是保持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更是维系飞行生命的唯一选择。于是,海军总医院的“八一湖畔”多了一名长跑的青年,没有人知道这个青年是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而坚持长跑的。4个月后,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柏耀平的密切配合下,结石被排除了。回到部队后经过全面体检,航医发现住了4个月医院的柏耀平身体素质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强。然而部队并没有向柏耀平提及恢复飞行的事。在这并不算长的等待的日子里,对柏耀平来说真是心急如焚,度日如年。

终于恢复飞行了,在领导和老飞行员的关怀下.浑身是劲的柏耀平迅速赶上了因病落下的进度和科目。闪了一下腰的蓝天畅想曲,依然那样悠扬。

接下来几次想对柏耀平进行“停飞”处理的是阎王爷。

1985年初的一天,训练科目是穿云。在柏耀平起飞前,尽管云层已经比较低,能见度不是很好,但仍基本符合训练要求。恰恰在柏耀平起飞后,一阵海雾突然压向机场上空,云层越来越厚、越压越低。柏耀平将飞机拔高到7000米,仍然没能钻出云层。此时,按照指挥塔台的命令,先前起飞的飞机一架架陆续着陆,而等到柏耀平和另一架飞机飞临机场上空时,海雾已经将机场完全覆盖,安全降落已经非常困难。另一架飞机是在柏耀平前面起飞的,现在只剩下300公升燃油。按照塔台的指挥,柏耀平驾机在云层中平飞,让战友先降落。此时云层离地面只有200米,战友驾着飞机一次次降低高度,仍然找不到跑道。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塔台指挥员和已经落地的飞行员都紧张地注视着黑压压的天空,听到飞机一遗一遍地从机场上空掠过,心好像要跳出喉咙似的。一些飞行员家属也闻讯赶到机场,焦急地望着乌云翻滚的天空。突然,海雾裂开了一道口子,那架飞机在油料耗尽的瞬间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机遇,盯住跑道将飞机降了下来。此时,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又一圈的柏耀平,油料也不多了,海雾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还在继续加重。他稳健地操纵着飞机朝着导航台的方向不断降低高度,当高度表指到300米的时候,柏耀平隐约地看到了城市的轮廓。柏耀平根据航向速度判断飞机已经飞临机场上空,于是,他大胆果断地将高度降低再降低,100米、80米、60米……在高度还有50米的时候,那反复寻找的寄托着生命和希望的跑道突然出现了(因为飞机速度非常快),柏耀平迅速修正航向,将飞机平平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当飞机滑到跑道尽头时,先前降落的那架飞机的飞行员还坐在机舱里没有出来,脸憋得红红的,头上呼呼地冒热气。急忙跑过来的领导看到柏耀平镇静自若的样子,说:这小子还行,比较自然。

1986年,柏耀平所在的部队被调到东海某前沿机场执行作战值班任务。一天,随着刺耳的警报声,机场上空升起三颗绿色的信号弹。柏耀平和他的战友们像一股旋风似地冲出宿舍,扑向战鹰。

这是一次双机同时战斗起飞,柏耀平飞的是僚机。长机率先发动,可是不知什么原因飞机就是启动不起来,于是就换了一架飞机。这一换造成长机的驾驶员情绪不稳,起飞动作变了形。飞机还没离开跑道,就偏离了中心线。他这一偏就将僚机跑道占去了5米,柏耀平驾驶的僚机只好跟着一起往外偏,飞机的轮胎几乎压着跑道的边缘,大约带着25度的倾斜起飞了。“左舵!左舵!”塔台指挥员立即惊呼起来。柏耀平眼睛盯着舱外,冷静地操纵着飞机。慢慢地将飞机调整到正常状态。柏耀平又躲过了上帝设置的一个人生劫难。就是在这个机场,不久前曾发生过因长机侵占僚机的跑道而酿成机毁人亡的事故。

柏耀平在飞行生涯中还正确处理过减速伞脱落、罗盘指针失灵等险情。在上述一次次几乎同阎王爷会面的险情中,柏耀平凭借灵敏的反应、扎实的技术和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不仅战胜了上帝企图通过飞行事故永远停止其飞行的企图,而且战胜了自我,进一步强化其处事不惊、临危不乱、沉着稳重的优良的意志品质,为今后担负更重要的担子打下了心理、意志基础。

行文至此,感到还有两次由于柏耀平主观方面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停飞结局,似乎也应该在这里作些补充交代。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可能有损英雄的形象,但为了使读者对柏耀平有个全面的了解,笔者只好违背对本文主人公的承诺(柏耀平曾要求笔者不要披露),冒犯一下我心目中的英雄。

柏耀平十分热爱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每当驾机冲上蓝天他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在空中俯瞰和欣赏绚丽的山河。他技术好,胆子也大,加之年轻,天生有

一种冒险冲动。那是一次山地超低空训练,航线要求飞行员保持海拔高度1200米,也就是贴着山脉的顶峰飞行。柏耀平驾驶着飞机在著名的雁荡山上空飞行,他曾经同其他飞行员一起来这里游玩过,山中那奇峰清涧、千丈飞瀑曾经引起他无限的遐想。驾驶飞机穿越雁荡峡谷那是一种什么滋味?总在山尖上飞算什么超低空。于是,他决定再去看看那飞流直下的小龙漱。他壮着胆子,把飞机降到600米,钻进了一条曲折深邃的山谷,两侧的峭壁从机翼旁飞速地掠过,山谷转向他操纵着飞机跟着转弯,山势升高他也跟着爬高。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山包,他迅速地一拉杆,飞机一跃冲出了山谷……

还有一次是飞海上超低空。具有冒险冲动的柏耀平在想,既然是“超低空”,就应飞得更低一些,不敢“超”怎么行?于是,把飞行高度降低再降低,有时觉得飞得比渔船的桅杆还要低,几乎是擦着浪花飞

上述的冒险飞行,如果是同敌人飞机、舰船的生死决斗,或许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而这是飞行训练,飞机进入山谷,雷达将无法跟踪,无线电也将因山谷的阻隔而中断,这不仅是非常危险的,也是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冒犯纪律是要受到处罚的,严励处罚的结局可能就是停飞!不知当时有着强烈的“我要飞”愿望的柏耀平,是否认真考虑过这种冒险飞行可能造成的结局……

对于竞争这个词。人们都不讨厌它,许多人往往还对它表示出特别的青睐。然而,真正能使竞争这个词充分表现出其深邃意境的,就目前来说只有两个场所,一个是战争,一个是体育竞赛(国际性的)。

军队之所以还存在,就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无法杜绝战争。为了对付那可能发生的战争,军队就必须更多地运用竞争这个杠杆,来保持“牙齿”始终处于锋利无比的状态。然而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得某些军事领域也或多或少地弱化了竞争机制。由于飞行本身所存在着危险性和实战性,决定这个领域内竞争与淘汰机制不仅不能有丝毫弱化,而且随着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复杂化、智能化)必须不断地加以强化。1998年年初美国的航空兵部队在一周内就发生了5起机毁人亡的一等飞行事故,让一向对飞行事故并不显得大惊小怪的五角大楼也不得不发出了暂时停止飞行进行调查整顿的命令。

象各行各业一样,军事人才的成长既有其一般的规律,又有许多不确定性。二战开始时,谁也无法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贝当元帅竟然在希特勒铁甲面前俯首称臣,而让戴高乐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坦克旅旅长出尽了风头;在法西斯的闪电战袭击面前,苏联的许多元帅、将军纷纷落马,而潜心研究机械化部队攻防战略的骑兵旅长出身的朱可夫却成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的埋葬者;更有甚者,那个曾经被英国皇家海军复员的丘吉尔,竟然成了反希特勒同盟的三巨头之一,还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二战回忆录)。啰嗦这些题外话。并不是说本文的主人公具有著名历史人物那样的军事天才,目的是希望本文的读者能平静地看待他在履行军人职责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一样,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的缺点(假如是缺点的话)。

五、祖国的需要是最高选择——对“飞”有了深刻体验的柏耀平选择了新的腾飞

时间转眼到了1987年。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一向闭塞的中国逐步了解了世界,也使中国的军队看到了当今世界军事领域革命性的变革:未来战争是立体战争,是空中、水面、水下相互呼应的高技术交响曲。代表着这一走向的超级军事大国的美国,不仅航空母舰的舰长是飞行员出身,而且相当一批大型军舰的舰长也具有飞行的经历。更重要的是,1982年4月《联合国海洋法》的正式出台,不仅唤醒了海洋国家开发和维护海洋资源的意识,也引发了争夺海洋岛屿、海洋国土、海洋资源和海上通道的新斗争。

经济腾飞、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必须建立一支同国家未来发展相适应的海上武装力量,来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捍卫海洋资源,进而保证我国经济有一个稳定、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一观点逐步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共识。

5年前发生在南大西洋上的那场震惊世界的海空立体大战,几乎给军队的每一位高级指挥员上了一场现代海战课。围绕马岛主权的争夺,英国那具有铁娘子之称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派遣了一支由核潜艇、航空母舰、巡洋舰和大型补给船组成的远征特混舰队,长驱20000海里去教训阿根廷。立足未稳的英国皇家海军远征军,那价值数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竟然被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战斗机发射的“飞鱼”导弹击中沉没,然而还没来得及兴奋的阿根廷驻马岛守军,在英军空中、海上全方位的军事打击面前,乖乖地让出占领不久的马岛。这场海空立体战显出的精确制导武器的强大威力、电子战激烈对抗的战争态势、航空兵对海攻击的新型战术运用,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曾经创造过木船击沉军舰辉煌战例的中国海军:未来的海上战争。将是一场高科技战争!在高科技战争的舞台上,陆海空的界限已经模糊了,一名驾驶现代化战舰的舰长,如果没有对空战的理解和把握,将是严重的素质缺陷。

按照上述的思维逻辑,有关方面着眼中国海军的未来发展,决定从海军航空兵中选调部分有培养前途的年轻的优秀飞行员进入水面舰艇学院舰长班学习深造。为人民海军培养一批既懂飞行又懂舰艇的新型舰长。

这年8月,把飞行事业视为生命的柏耀平经过反复思考,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接受祖国的挑选。经过文化考试和多方面的审查,柏耀平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被海军广州舰艇学院飞行员舰长班录取。

飞行,是柏耀平倾注了极大热情的充满发展前途的事业。分到飞行部队的4年,柏耀平的飞行技术在同期学员中进步是最快的。4年来,飞起落仪表、飞战斗特技,从简单气象到复杂气象。从万米同温层到超低空,总飞行时间达600多小时。在一次比一次更艰险的挑战中攀登上飞行生涯的一个个新的高度:空战格斗演练。四次起降,历时两个多钟头,在承受达600公斤载荷的情况下紧紧咬住“敌机”,圆满完成任务;他创造的空中打地靶命中率71%的成绩,达到了当时该舰队航空兵的最好成绩;特别是多次果断、正确处置空中险情,更是显示了他杰出的飞行才干。对于柏耀平当年放弃已经显露出的具有广阔前程的飞行事业去学舰艇,当时任柏耀平副大队长的罗学明(现为海航某师副参谋长)深感惋惜,以至今天同笔者谈起柏耀平还是眉飞色舞。他在为柏耀平的成长进步表示祝贺的同时,仍然坚持“柏耀平干飞行肯定也是好样的”观点。

这次选择对柏耀平来说是重大的,也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丢开继续干飞行的美好前程这个话题,仅就舰长班学不出来怎么办,能不能让你当舰长,能不能当好舰长,是否适应海上生活等等。这些都是未知的。换句话说,这个选择也是充满风险的。即便上述不定因素都不成为问题。常人也难以理解的是:部队驻在全国最繁华的大城市上海,飞行员一结婚家属就可随军而且地方政府还给安排比较满意

的工作,部队给分配标准宽敞的住房,而此时,25岁的柏耀平正处在热恋之中……放弃这些在一般青年看来属于“奢望”的优越条件,去历经万辛、走上艰苦的海上生活的道路,这是那些没有宏大的抱负、非凡的志向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1987年7月21日早晨,在师干部科工作的老乡悄悄地告诉柏耀平:“刚刚接到上级的电话,说你被舰院录取了,三天内前去报到。”这个消息,使柏耀平既兴奋又有点失落,兴奋的是就要踏上新的征途;而失落的是他将告别飞行,告别自己热爱的事业。

飞行灶的早餐是丰盛的,牛奶、鸡蛋、糕点……,但柏耀平却一点胃口也没有。“柏耀平,你不舒服?上午的飞行还能不能参加?”大队长过来关心地问。“没事,可能昨天晚上夜餐吃多了早晨没食欲。”柏耀平连忙掩饰内心的失落。“今天的飞行我一定得参加,因为这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次飞行!”

当他钻进驾驶舱,望着熟悉的仪表、操纵杆,感觉是那样的亲切。柏耀平稳定了一下情绪,启动飞机,慢慢地滑向起飞线。塔台指挥员传来了可以起飞的指令,柏耀平轻轻松开油门,飞机疾速向前滑行,随着那稳健的拉杆动作,飞机腾空而起,直射苍穹……起飞,演练空战科目。降落,一系列动作都十分漂亮。

“太棒了!”大队长跑上前来夸赞道。

“大队长,我被舰院录取了,明天就去报到!”柏耀平缓缓地摘下头盔,深表歉意地对大队长说道。

“怎么不早说呢?早知道就不让你飞了。”支持柏耀平报考舰长班的大队长,显得很生气,因为按规定这种情况是不能再安排柏耀平飞行的。

“不。我今天一定要飞,今后可能再也飞不成了……”柏耀平一面向大队长检讨着,一面提出了再飞一次的要求。大队长想了想。最后还是同意了。

于是,柏耀平驾驶着心爱的战鹰再次飞上蓝天,他从机舱内俯瞰着大地,俯瞰着繁华的上海.心里默默地向蓝天告别、向上海告别、向战友们告别……

柏耀平又一次勇敢地闯入一个充满风险的未知世界。

自从美国第26任总统罗斯福将马汉请进白宫使现代海权思想、理论和战略变为美国的国家战略后,世界海洋国家普遍认识到,能否拥有一支具有威慑力的海上力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接踵而至的两次世界大战,40多年的冷战以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局部战争,都证明了这一点。

邓小平先生倡导的改革,使中国的沿海迅速崛起14个对外开放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含浦东),新建的高楼连接成一个强劲的弓,使那些企图在21世纪还想继续觊觑中国的人产生了点小小的无奈,于是有人发明了“中国威胁论”这个绝妙的新词,一篇给这个“词”作注解的文章振振有辞地说:“看看那里的建设(指中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回顾历史,任何国家在这样做的同时,都建立了一支海军来保卫……”于是,笑话出现了,任何国家都这样做,为什么中国就不行?难道就因为中国近百年来有着屡遭侵略的历史。就必须保持继续被侵略的“未来”才不会对企图侵略中国的势力构成威胁?如果说当年中国人发明的地雷战、地道战对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土地的所谓“扫荡”构成了“威胁”的话,那么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威胁”,因为不如此,我们的国家不可能有安全稳定的和平建设环境。要知道,“中国威胁论”的制造者也是当年“中国落后论”的鼓吹者。当年他们在大肆鼓吹中国如何如何落后,通过种种所谓的“真实”的数据,把中国的发展水平排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第126位,类似中国人“穷”得“几个人穿一条裤子”的文章充斥他们的报刊。其目的是将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制度因素”,企图挑起中国的内乱,进而使中国永远“落后”。在“落后论”破产后,他们突然又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得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强国”的结论,接着便惊呼:中国将会对世界造成“威胁”!对于这种不愿中国强大起来的种种阴谋,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因为人家说我们“落后”,我们就自暴自弃;更不能因为人家散布“中国威胁论”,我们就不敢养马备鞍。要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编制“圈套”、不挖“陷阱”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我们要清醒,不要钻进他们那阴险的“圈套”摔进可怕的“陷阱”。

高瞻远瞩的邓小平在致力于起动中国经济发展车轮的同时,提出了近海防御的海军发展战略:“面对霸权主义的强大海军,没有适当的力量也不行。这个力量要顶用。……要真正现代化的东西。”

柏耀平是幸运的,因为他赶上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柏耀平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这符合国家和民族命运跳动的脉搏。用搏击蓝天的眼光去审视大海,去拥抱大洋,这是民族的需要,是人民的重托!

与其说柏耀平选择了战舰,选择了闯大洋的未来,不如说是祖国和人民选择了柏耀平。

六、雄鹰发奋化巨鲲——为巡南冥九万里

1987年9月,柏耀平这位曾经翱翔万里海空的优秀飞行员,光荣地成为海军广州水面舰艇学院“飞行员舰长班”的正式学员,瞄准“既能驾机上天,又能率舰出海”新型舰长的目标。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般来说,舰长班学员的招生对象是水面舰艇学院本科班毕业后,在舰艇部队工作若干年的优秀部门长或现职副舰长,经过一至两年的战术指挥专业的学习,然后再到部队担任副舰长。柏耀平原先学的是航空理论和飞行操作,基本同舰艇专业不沾边。换句话,就是他要在三年半的时间内。学完将近6年的课程,这的确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种拼搏的精神,没有如饥似渴的吸取知识的内在动力,是难以成功地走出舰艇学院大门的。因为这里也是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尽管这批学员都很努力,其中也有被淘汰退学的。

柏耀平懂得,自己目前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要在三年半的时间内完成高等数学、物理、外语、概率等基础课。熟练掌握航海、火炮、导弹、观通、雷达、机电、作战控制系统、舰操等舰艇专业和舰艇管理知识,修完海军战略战术、军事运筹学等指挥理论,从单一的飞行人才转变为文理渗透、多兵种交叉、技术与战术融汇、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海空协同作战的合格指挥人才,还有很长很长的甚至可以说是艰苦的路程要走。

为了迈开从“雄鹰”到“巨鲲”的艰难转变的步伐,柏耀平将课堂、图书馆、计算机中心乃至宿舍,当成一个新的战场……

“飞行员舰长班这批学员同其他班次的学员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使命意识,他们抱定一个信念:我是干海军的,是长期干海军的,是干大海军的。所以,他们学习的自觉性非常强。学习非常投入、非常刻苦。”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10年,退休的老院长姚仲良在谈到这批学员的刻苦精神时,仍然是赞不绝口。

“飞行员舰长班这些学员学习都很刻苦,相比较来说柏耀平的钻研精神更强。思维开阔。学得活,特别是对战术理论思考得比较深,回答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广州舰院战术教研室主任李荣松先生对

柏耀平的评价是有根据的。

那是一次海上单舰对抗模拟战术考试,根据教员给予的诸方面条件,其他学员设置的都是拦截模型,唯有柏耀平设置了追击模型。他在谈到这种设置的理由时说,毛泽东提出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原则同样适用于海战。在单舰对抗中特别是在敌舰被击伤的情况下,抓住战机追上去将其击沉,符合“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术原则。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不仅使其一时难以部署反击,还会对敌产生巨大的成慑作用,可以达到不战而驱敌人之兵的效果,这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防御。

柏耀平这一模型设置,李教官给了高分。

在一次课堂讨论的教学中,教官李荣松结合“甲午海战”介绍了海上战役中的“接敌、展开、攻击、撤离”四阶段的要领,有的同学根据当年我北洋水师由于指挥不当,队形展开不及时,结果贻误战机、造成全军覆没的沉痛教训,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而柏耀平却根据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导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的实际,对海上战役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提出置疑,认为现代海战应当在接敌的同时就进行攻击,“展开”这个阶段完全可以忽略。柏耀平提出的问题确实让李教官感到为难。改变“四个阶段”的论点作为教员李荣松来说没有这个权力,否定柏耀平的观点又缺乏充分的理由。他略作思考,作了这样的引导:军事理论和各种条令是对以往战争和管理的概括和总结,而战争的最高境界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无论是学习理论还是贯彻条令,都是为这个大目标服务的,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军事实践中,能正确地创造性地运用和借鉴前人的经验,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做出贡献。

这次,柏耀平虽然没有受到李教官的正面表扬,但李教官深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欣慰。

1991年1月,柏耀平以全班总分第一的成绩,昂道阔步地走出广州水面舰艇学院,迈出了由“雄鹰”化为“巨鲲”的第一步。

柏耀平在舰长班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对他这个未来的新型舰长产生了较大的触动。一个是1988年初发生的我人民海军为捍卫我南沙岛礁主权而进行的“3·14”海战;一个是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如今世界超级海军强国可以凭借其坚固的海上堡垒——航母战斗群,远涉重洋实现从海上对岸上目标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而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的中国,尚不能有效捍卫属于自己国土的岛礁,想到这些,柏耀平(包括众多的献身海军建设的官兵)感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1860年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的马汉,在海上服役25年后(被称为巡洋舰舰长的马汉先后在7条舰上任过职)回到美国海军学院担任海战史教授,创立了著名的海权理论。他的理论使美国海军结束了在近岸徘徊的历史,在20世纪力克群雄,先后超过了英、法、日等国,进而成为不可一世的海上强国。

在广州学习期间,柏耀平多次来到三元里等当年中国人民英勇抗击英帝国主义侵略的遗址,去感受民族英雄那种不畏强敌、以身殉国的英勇豪气。为了抗击“从海上来”的侵略者,林则徐在珠江口设立了三道防线(被称为三道铁闸),然而对于拥有坚船利炮的英国远征军来说,靠在家门前(江河入海口)设立的防线是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的。在珠江口没能得手的英军,转而在杭州湾的定海向我岛上的5000守军发起血腥攻击,尽管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率众奋力抵抗,但仅凭大刀长矛和血肉之躯,哪能将拥有坚船利炮的侵略军拒之国门之外。望着那沉重的历史,将要成为我人民海军新一代舰长的柏耀平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今美国宣布的它将有责任提供安全保障的16个全球海上咽喉要道,其中有4个在中国海区;日本也提出要保卫1000海里的海上“生命线”。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地捍卫中国海洋主权和海洋资源呢?!

庄子在他的《逍遥游》中叙述鱼化为鸟巡飞南海的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扶摇而上九万里。经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或许柏耀平并未研究过庄子的《逍遥游》,但笔者通过其敢于从驾机搏击长空的飞行员(雄鹰或者大鸟)选择操舰勇闯大洋(舰长或者巨鲲)的道路,多少体会到了庄子描述的大鱼(鲲)化作大鸟(鹏)展翅图南,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宏大气魄。

鱼(鲲)可以变成鸟(鹏),鸟(鹏)亦可变成鱼(鲲),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非凡想象将在柏耀平的身上得到体现!

祖国的鲲鹏,勇敢地展翅腾飞吧!向世人展现你那勇猛无畏的英勇气概!

七、脱去羽毛的鹰何时生出硕大的鳍——击倒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拥有“鲲”的本领

1991年5月,柏耀平来到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533护卫舰担任副舰长。

这是一支功勋卓著的海军主力部队,是镇守我东南沿海的“铁拳头”。近50年来,从这支部队里走出了90多名将军。跨入90年代,一批新型现代化战舰带着庄严的使命加入该支队的序列,使其如虎添翼。

听说来了个飞行员出身的业绩不凡的“新型”副舰长,水兵们都怀着钦敬的心情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空中历险,沙漠戈壁.雄鹰光环着实让水兵们敬佩不已。

然而,这里并非是雄鹰翱翔的空域,如果不能迅速长出硕大的击水战浪的“鳍”。钻进大海的雄鹰无异于一只落汤的鸡。

一艘新型的现代化战舰,是一个国家现代科技水平和现代工业水平的综合体现,这个高科技城堡像八卦迷宫一样考验着每一个新来的舰员。

的确,从天上来到海上,尽管经过了4年从基础理论到舰艇专业的深造,但对舰艇的条令条例、操演部署、一日生活管理等.柏耀平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知半解。更重要的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装备的更新换代比较快,书上讲的、实习舰上学的和自己所任职的舰艇大不一样:从舱室战位的位置,武器装备的型号、性能,到进出通道、管线接口等等,一时难以理出个头绪。刚上舰的柏耀平就像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

上舰第一天,尽管柏耀平像当年学飞行默记航路图一样,想努力记住这3层楼高的战舰里自己所走过的每一条通道,但是面对数百个舱室、几十道舷梯,他竟然一时找不到自己的战位。一名水兵礼貌地把他领到指挥室.他说了声“谢谢”,感到脸有点发烫。

柏耀平苦恼地感到,来到军舰的甲板上,自己好像突然变的耳聋眼花了:拉部署、跑战位,用的是广播铃声信号,他听不明白;舰艇通联指挥,很多时候用的是信号旗语,46面信号旗排列组合表达的数百种特定的军语,他也看不懂。缺乏水兵生活经验的柏耀平,在舰艇的基本常识方面“露怯”,一度成为他人的笑谈。

该护卫舰大队领导也不客气地对柏耀平说:“比起我们那些海上土生土长、酸甜苦辣都尝过的舰艇干部,你这个副舰长其实就是个高级兵!”领导基于“响鼓敲重锤”的思路,提前给已经憋足劲的柏耀平

又拧几把发条:“天上飞得漂亮,不一定在海上航的潇洒,学校的一流学员不一定能成为一流的指挥员,关键是看你上不上路。”

作为副舰长的柏耀平不怕领导的批评,也不在意部属的见笑。然而让他感到寝食不安的是。在这座迷宫一样的高科技城堡中,知识的空白远远不仅仅是水兵常识!作为一名舰艇指挥官,柏耀平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如的舰艇条令多达数千条,各种作战、训练、生活部署不下几十部;而全舰现代化武器系统的技术资料足以载满2辆大卡车!

从高等学府走上高技术物化的新型战舰,必然有一个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过程。当年在飞行学院,他虽然从课堂上看着挂图和课本认识了飞机,但真正坐进机舱的时候。面对效不清的仪器仪表,也曾感到过眼花缭乱。可是,时间不长.他就可以蒙起眼睛,一伸手就能准确地触摸到各种电钮、开关、手柄。这是千万次机械重复强化的结果。如今,面对集中了我国先进科技成果的现代化战舰,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思维程序”与“应用软件”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仅靠手疾眼快无法在精密雷达的荧光屏上准确判断哪个是要打击的目标;单靠类似条件反射一样敏捷的反应不够在错综复杂的空情、海情中分析战场态势;凭着死记硬背的功夫不可能把全舰各大武备系统、几十个专业、上百个战位的所有信息都载入大脑。

高技术、新装备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险关横亘在柏耀平的面前。的确,舰艇学院颁发的那张全班第一的成绩单,并不会简单地成为走上现代化舰长战位的通行证。

告别蓝天走人大海的雄鹰,决不能再为拥有坚硬的翅膀而骄傲,必须尽快地长出那击水战浪的“鳍”,才能实现搏击长空的“鹰”向翻江倒海的“鲲”的转变。

沉重的使命,在激励着柏耀平。他知道,祖国在关注着他,人民在关注着他,海军、舰队、支队的首长在关注着他!

“我不能退却,我不能趴下!”在脱胎换骨的“炼狱”面前,柏耀平感到个人名誉无足轻重,但他没有权力辜负祖国赋予他身上的重任。

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学习计划,第一步先熟悉舰艇看得见、摸得着的武器装备,摸透所有的战位、舱室,再全面掌握装备的构造、原理、操作使用以及战术性能的开发。为了搞清楚雷达天线与平台连接的“自锁器”装置。他随雷达班的战士一起爬上全舰最高的桅杆顶端;为弄明白主机工作原理,他随主机班战士一起钻到全舰的最底舱。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掏出小本子,拽住战士刨根问底。

“这是什么舰长,竟然要向新兵蛋子请教问题。”“柏舰长的脸皮也真够厚的,抓住谁问谁,他也不怕难为情。”渐渐地,“飞行舰长”的神秘光环在水兵的眼中消失了。

“你可得注意威信,没有了威信你这个舰长还怎么当呀!”一些部门长从关心柏耀平角度,私下里提醒道。

“我要走出‘迷宫,在这现代化的战舰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毫不客气地用拳头将自己击倒,然后再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柏耀平坚信,既然当年能从戈壁滩的跑道上冲上蓝天,就一定会在现代化战舰的甲板上挺起腰杆!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柏耀平像当年熟悉领航图一样,逐步地熟悉了现代化战舰那密如蜘蛛网似的各种通道、管线的接口;像熟悉飞行条令一样熟悉了几千条舰艇条令和各职手部署。接着.他又一鼓作气围绕舰长的职责攻关。军舰的指挥控制中心,是战舰的“神经中枢”,全舰所有的武器装备使用的各种信息,通过密集的信息网络汇集到这里。作战时,舰长就在这里依靠先进的电子指挥手段实施指挥。为了攻下这一全舰高科技最密集的“制高点”,柏耀平自学了所有的技术资料。舰长指挥训练时,他就站在舰长的身后,用本子一句一句记下舰长的口令,用心揣摩。整整两年时间,柏耀平在前后配合4位舰长的全训考核训练中,终于熟悉了现代化指挥控制中心的装备系统及其战斗技术性能,为实施全系统、全功能指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从柏耀平这位不知疲倦、奋力拼搏的军人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那巨大的穿透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教千年昌盛不衰.就在于她那灿烂的文化培育了生生不息的一代代人杰。谁自觉地心领神会地运用她,谁就有力量,有智慧,就会成为强者。

柏耀平为实现人生的重大转折,在努力奋斗。但他不是孤军奋战。

从飞行员中培养舰长,实现空、海这两个现代化高技术军事领域的大融合、大跨越,这是中国军队前所未有的大事业!

在柏耀平努力奋斗的同时,支队的首长在思考、舰队的首长在思考、海军首长也在思考——怎样使我们这批飞行员出身的舰长尽快成为熟练驾驭现代化战舰的指挥员?

按照我国海军的一般情况,一名水兵要成长为舰长,至少需要18年的时间。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西方大国,一名舰长的培训周期至少也要15年!

培养大人才,需要大气魄;对待非常人才,要用非常之策,在海军舰队决策领域,为柏耀平等飞行员舰长设计的成才时间表是4年!

在4年的时间内,柏耀平换了3艘军舰,担任了6个职务。这在全军是没有先例的。从见习副舰长、实习副舰长、到副舰长兼舰务长、副舰长兼作战长,再到实习舰长、舰长。

柏耀平是好样的。柏耀平的领导、战友是好样的。在这支英雄的海军部队,许许多多比柏耀平资格老、海上经历丰富、舰艇操纵技术和指挥能力并不在柏耀平之下的“老舰艇”,以海洋一样宽广的胸襟,鼓励柏耀平踏着他们的肩膀勇敢地站立起来。因为他们明白,没有飞行和舰艇两个军事指挥学科的嫁接。就不可能建立起海空一体的概念,这个概念不仅仅是理论的,更重要的是实践体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柏耀平的成功既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民族意志的体现,是众多“老舰艇”的心愿。

八、现代海战:兵熊也会熊一窝——“百万富翁”的兵将辩证法

尽管笔者对那些缺乏说服力的类似“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充满道德说教的宣传有保留看法,但在追随柏耀平学习战斗的历史、反恩其成长之路的过程中,总想挖掘出有关他如何对待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闪光思想和惊人语句,以便用英雄的道德力量和模范行动,匡正一下日益市场化、货币化了的人际关系。然而让人不可思意的是,在奔腾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柏耀平对怎样处理个人名利、得失的话题不感兴趣,对于我试图用飞行员待遇高低的引导,他也予以巧妙地回避。于是我有了“军事干才或许根本就不懂经济”的看法。可是在柏耀平担任舰长整整4年的542舰,我从官兵那争先恐后地向我介绍他们舰长的发言里,感到柏耀平的“经济头脑”着实让人由衷地敬佩。

那是一次单舰航行训练。傍晚战舰返港靠码头,由于正处于潮汛期,海流流压太大,滑冲的军舰以很快的速度接近码头泊位时,指挥台上的柏耀平及时地下达了倒车命令:“两退一!”然而沉着的柏舰长却

迟迟不见“来车”——主机兵的反应速度太慢!几千吨的战舰在强大的惯性推动下向码头冲去,眼看军舰撞码头的事故就要发生,柏耀平又立即下达了“两退二!”——紧急倒车的命令。终于来车了。紧急倒车的强大后退力拉住了战舰,舰首擦着码头的橡胶碰垫缓缓而过,流下一道乌黑的痕迹……

事故虽然没有发生,但这件事情却使柏耀平陷入久久的沉思:歼击机是单机为一个作战单位,由一名驾驶员操纵,只要自身技术过硬,其战斗力就能充分发挥。军舰也是一个作战单位。而舰长对舰艇的操作必须通过各个职手来完成,哪怕一个兵、一个战位、一个环节出了“故障”,就会严重影响整个舰的战斗力发挥。特别是现代化战舰,全舰是一个高度综合的网络化的大系统,由各个通道的接口将各个自动化、信息化的子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作战整体,要完成一个主炮射击的技术动作。从发现目标、录取目标、到舰长下打击的口令,再到自动火炮实施射击,这中间要经过诸如“指挥仪”、“火控雷达”、“随动系统”等一系列高技术处理程序。如果在这个系统链条上的哪一个部门、哪一个战位、甚至哪一个职手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战斗行动的失败。

过去常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但是,在现代海战条件下,不仅“将熊熊一窝,兵熊也照样熊一窝”!因为现代化战争是系统对系统、整体对整体的较量,一个水兵出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战舰战斗力链条的断裂;而一条战舰的战斗力没能发挥.就可能导致一个编队战役目标的破产;而一个编队的失利就可能导致……柏耀平不敢也不愿继续想下去。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推理,柏耀平提出了他的兵将辩证法:没有全员合格的水兵,就不会有真正合格的舰长!一个舰长和一名水兵是等值的。

翻开全舰人员花名册,柏耀平的心情更加沉重:尽管多数军官是大学毕业,可是士兵中竟有半数左右是初中毕业,甚至还有一部分只有小学文化!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思考,一个“三百工程”的设想在柏耀平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他同政委、到舰长共同研究、设计,在支队领导支持下,542舰关于人才培养的“三百工程”出台了。所谓“三百工程”。就是通过2到3年的强化训练,培训出100名熟练的微机系统操作手,100名技术能手,基础科目与使命科目训练100%的合格手。

在“三百工程”实施动员会上,柏耀平同全舰官兵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大家知道我们542舰的造价是多少?”没想到舰长突然给舰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大概有十几个亿吧。”官兵们七嘴八舌地随意答道。

“如果用全舰舰员的数字一除,得数又是多少?”舰长今天玩起数字游戏。

“有几百万吧。”大家不知道舰长为啥问这些。

“这么说我们都是百万富翁喽!”舰长收拢往日那和蔼的面容。“祖国和人民把价值十多亿元的资产交给了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办,能让宝贵的国有资产慢慢地贬值甚至流逝吗?”

“不能。”回答的声音很响亮。

“对,我们不仅不能让它贬值、流逝,更重要是要让它不断增值,要让它发挥效益。这个增值的效益不是别的,就是祖国的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不受侵犯,就是祖国的统一大业不受威胁。就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和平和安定的环境!”随着柏舰长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所有的舰员都瞪大了眼睛,振奋了精神.“然而。我们许多同志的业务还不够熟练,对手中的武器装备研究不深不透,有的对业务学习和高技术学习缺乏紧迫感……”

接着,柏耀平宣布了542舰的“三百工程”规划……

于是,一个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全舰全员学文化、学装备、钻业务、掌握高科技的活动在全体官兵中广泛地开展起来。

面对着枯燥的理论公式、性能数据、图形参数,一个星期下来,有的人畏缩了,有的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业余时间玩的多了,主动看书学习、钻研业务的劲头有所减弱。

“年轻人天性好动,不让他们玩,老是关在舱室学习也不一定有效果……”柏耀平从曾经当过幼儿园教师的妻子吴洪教学经验中受到启发:先在玩的方面当战士的老师,然后再聘请各专业部门战士担任自己的老师……一个以“求教”的形式来达到“督学”目的的“计谋”在柏耀平的脑海中出现了。

篮球场上,柏耀平既当教练,又是主力;游泳,柏舰长也有一手绝活;单杠、旋梯,更是柏耀平的拿手好戏;一高兴舰长还给战士来个令人叫绝的倒立……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和长期的体练,使30出头的柏耀平在十八、九岁的小伙子面前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师和崇拜偶像。连那些玩劲十足的稀拉兵也成了舰长的好“徒弟”。

接下去该水兵给舰长当老师了。给舰长上课,谁敢轻率。每个战士在给舰长讲课之前,都认认真真进行备课,然后把胸脯挺得高高的来到舰长的舱室。结果往往是准备了几天的东西,不到20分钟就讲完了。更可怕的是舰长的提问,常常让你措手不及,无言以对,憋了满头大汗不说。在舰长面前丢了“份子”,让那些争强好胜的年轻人多不好意思。于是再回去翻书本,找答案,把过去一些似似而非、似懂非懂的东西搞清楚。

战士们在想,全舰有十多个大系统,50多个战位,涉及上百个门类和专业,作为舰长对这些战位以及门类专业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够了,柏舰长为何对什么都有兴趣、而且同得是那么认真、仔细?

“只有我们学会了,才能给舰长讲课呀!”战士们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尽管知道上了柏舰长的“当”,但谁也没有“吃亏”的感觉,反而认为收获不小。

哪个年轻人没有争强好胜之心,哪个水兵不想在舰长面前“露”一手?柏耀平正是巧妙地抓住这一点,培育和激发了蕴藏在官兵之中的学习高科技、掌握新装备的内在动力。

于是,柏耀平预想的那种学习与练兵的热潮在542舰形成了。从白天到黑夜,从港岸训练到海上锚训,542舰的所有战位都进入了强化训练状态。从航海测速、系水鼓、救生、定位、抛锚到导弹、深弹、主副炮攻击,从单一武器系统到全舰全系统,柏耀平逐个部署,逐个考核,哪个操作手的哪个环节不合格.也休想过关。舰上各种装备的图纸、说明书与技术资料,他要求官兵一年之内啃完;3年以上老兵能默背、走通本系统装备的“通道、接口、电路”图,尽管柏耀平在飞行学院、舰艇学院所学的知识,足够他与官兵搞“业务交流”而不被糊弄,但他依然成天带头钻在各种资料数据之中。

水兵洪长辉只有初中文化,舰上分配他学习操纵某新型警戒雷达。他感到自己文化低,心想“没有金刚钻,揽不起瓷器活”,于是他硬着头皮找到柏耀平:“这种雷达太复杂,我掌握不了,请求您给我调换一个技术简单一点的岗位。”

“在现代化的战舰上,没有你说的那种技术简单性的战位。”柏耀平鼓励小洪:“高科技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就一定能学会它.驾驭它!”小洪去上课。柏耀平抽空也去旁听.帮助小

洪记要点。下课后,柏耀平就询问小洪哪些地方没听懂,只要有疑问,他就忙着为小洪联系补课。业余时间,柏耀平还系统地为小洪补习高中文化课。渐渐地.小洪的学习上了路。如今,洪长辉不仅是精通某新型警戒雷达小专家,而且成长为执掌舰上3种新型雷达的优秀班长和一级技术能手,被支队树为“精武标兵”。

柏耀平就是这样,始终把每一名水兵都看成是战斗力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未来海战的要求锤炼、摔打他们.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智能型水兵,进而依靠全体舰员的配合,使542舰的整体训练水平和战斗力大大提高。

1995年初,支队组织基础科目考核评比。当时支队、大队领导认为。542舰组建时间在全支队舰艇中是最短的,即使得最后一名也情有可原。没想到考了一圈,542舰却一举夺得第一名。3月份。大队举行“精锐杯”大比武,共设65个比赛项目。一周比下来.542舰以39个“第一”夺取了“精锐杯”。

“三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542舰不仅拥有了百名技术能手,还崛起了一批“专家级”的士兵群。他们当教练、编教材,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金种子”,镶嵌在我水面战舰战斗力的链条上。从那时起到现在的4年时间,542舰涌现出165名技术能手,15名精武标兵,14人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双文凭,26人考取军事院校,1人考取研究生。

我之所以最后下决心拿起笔来写写柏耀平,或许就是因为受到542舰官兵们那种热烈激昂情绪的感染。那批当年“不怕柏舰长批评,就怕给柏舰长讲课”的水兵们,如今大多成为谊舰的专业军士或军士长。一提起他们的柏舰长,个个眉飞色舞,争先恐后向我讲述柏舰长的故事。最后反复叮嘱笔者:“我们不会讲,我们讲不好,实际上柏舰长要比我们讲的还要好得多,你一定要把我们的舰长写出来,要写好!”去年老兵退伍期间,柏耀平已经离开542舰担任大队参谋长。退伍的老兵最后向政委请求:一定要请柏舰长参加我们的欢遥会!

这是水兵给舰长的最高荣誉。有官兵的如此信赖,可以想象柏耀平是怎样的幸福!

离开542了舰,久久地为柏耀平那闪耀着时代特色的“兵将辩证法”所深深地折服,为他那“百万富翁”的宏观经济头脑和强烈使命意识所感动,特别是那体现高度责任感的“三百工程”和“请士兵当老师的”激励艺术,这来自军队基层最生动的创造和发明,着实令人敬佩!

然而在激动兴奋之余,笔者又在思考这样一个十分现实和棘手的问题:如今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甚至一个皮包公司,其招聘人员的条件都是非本科生、研究生莫谈!与当前人才市场“高消费”现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布满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战舰,却进不来象样的高中生!诚然,城市的征兵条件是高中毕业,而如今的弄虚作假的艺术,竟然可以让一些初中尚未毕业的甚至是仅有高小文化程度青年硬是走进这被称作现代化海上城堡的战舰。以至于使我们的柏耀平舰长产生了类似如何“不让固有资产流逝”的忧虑.如果我们征兵的关口增加一项小小的文化考试,或许柏耀平舰长就不必为培训合格的水兵而绞尽脑汁。当然,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经济原因——如果不解决“开飞机的不如赶马车的”、“开舰艇的不如划舢板的”,恐怕靠动员和教育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军队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问题的。完善军队体制方方面面的改革,是军队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人们在翘首以盼。

九、“很少失误”的舰长——此乃全体舰员的安全之魂、胜利之魂

不久前。风靡一时的巨片《泰坦尼克号》,再现了发生在本世纪初的一次重大的海难悲剧。这场突发的不可抗拒的海难不仅撕碎了这艘巨轮“永不沉没”的神话,毁灭了男女主人公那令人羡慕、谜醉的爱情。而且使人看到了海难中人的生命是那样的渺小和不堪一击。同时,它告诉人们,海上时刻充满着危险!

舰长,被人们称作一舰之魂。平时训练、航行,全舰近两百名官兵的荣辱生死系于舰长一身;执行重大任务,祖国的声誉和国家海洋权益系于舰长一身。

柏耀平7年多的海上搏风击浪的生涯,给该驱逐舰支队支队长留下的印象是“很少失误”——而“很少失误”的概念在孙子兵法中就是常胜不败的意思;给542舰官兵的感受则是骄傲的自信——有咱们的柏舰长,关键时候不用怕!

一次试航归来,海上大雾茫茫,连船头都看不到,只能靠导航雷达摸索行进。从进港航道口到舰艇泊位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航程。进港后,雾更重了。从导航雷达银屏上看,港内的船舶密密麻麻.舰艇只能在夹缝中寻路航行。有的官兵产生疑虑:海雾这么大,光用雷达导航,行吗?指挥台上的柏耀平显得十分冷静。他果断地指挥军舰停机,慢慢向前滑行。“左舷10度,距离两链。有条货轮!”“右舷20度,距离3链,有条渔船!”随着柏舰长那果断的口令,舰艇在大小船只的中间左转右拐,那真是惊心动魄!

此时,张铁鹰支队长就站在柏耀平身旁,观察着柏耀平的神态和下达的每一口令。军舰靠上码头后,支队长站起来扩了扩胸,伸了伸胳膊.一声没吭,打开舱门,走了。领导用这种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告诉柏耀平:在危难关头,谁也代替不了你这个舰长,摆脱危机,只能靠自己。

1996年9月,为显示我国对东海某岛不可争辩的主权。542舰奉命随舰艇编队奔赴某海区进行海空舰机协同演练。

这天,20号强台风与编队不期而遇,海面上巨浪滔天,狂风怒号。数千吨的战舰像一片小小的树叶,在波峰浪谷间剧烈地颠簸。天黑了。风浪越来越大。风力高达10级,浪高足有4米,542舰顶风顶浪,航行得非常吃力。一个个大浪扑来,从舰首卷到舰尾,军舰就像撞到什么坚硬物体上似的,发出一阵阵令人胆战心惊的颤动。军舰忽而深深地跌入波谷,四面都是厚厚的水墙,看不见海面;忽而又被抬上浪峰,舰尾不时高高地翘起,飞旋的螺旋桨露出水面,打得空气呜呜作响——这种情况叫做“飞车”,时间一长轮机就会损坏。

为了542舰尽快脱离险境,柏耀平决定转向航行。不料,军舰刚刚转向,就受到横浪的冲击,一个大浪打来,军舰猛地一偏,人的汗毛都倒竖了起来,舰体横摇几乎达到了设计的极限……

只有继续转向,避开横浪的冲击,才能摆脱危险。柏耀平命令操作班长压舵5度,战舰不转向。继续加大舵角,舰艇还是转不过身,此时,往日特别自信的操舵班长迟疑了:“舰长,不能再转了,舰会翻掉的!”

柏耀平沉着地对操舵班长说:“要相信战舰的抗风能力,相信我们的操纵水平!”他根据大风浪航海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抓住两个大涌浪的短暂间隙,果断地下令再次加大舵角,终于使战舰转入了安全航行。

柏耀平带领全舰官兵,与狂风巨浪持续搏斗了50多个小时。最危机的关头,他整整8个小时没下指挥台!

编队进行舰机协同演练的那一天,正是国庆节。542舰在风浪中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面对鲜艳的

五星红旗,柏耀平率领全舰官兵庄严宣誓:“保卫祖国,勇敢战斗,胜利属于我们!”

柏耀平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冷静、沉着和果断,除了得益于600多小时翱翔蓝天的宝贵经历和领导的言传身教,更关键的是16年军旅生涯使他养成了尊重科学、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

一次主炮实弹射击前的一天晚上,柏耀平问班长小赵指挥仪是否正常,小赵告诉舰长:“一切正常。8个通道的显示数据都是一样的。”柏耀平就让他把计算机的数据拿来看看。小赵没想到柏舰长要亲自查看数据,查着查着,柏耀平发现有一组数据不对。小赵看了一下表.已是21点30分,就随意说道:“没关系,不会影响明天射击。”柏耀平眼睛盯住他问:“你敢保证不影响吗?”在柏耀平严厉的目光面前,小赵说自己也没有把握。“既然没有把握,就得把问题查出来.科学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于是柏耀平陪着小赵一项一项地检查,直到查出问题,排除故障,各组数据完全正确,柏耀平才放心地回到舰长的舱室。

再说96年9月那次历险。柏耀平临危不乱,果断地实施正确指挥是使舰艇转危为安的关键,但出航前的安全意识和科学部署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出航前,柏耀平想到这是台风的多发季节,为了保证安全,他把每一个舱室都检查了一遍。为了增强军舰的稳定性,柏耀平命令战士把所有储存淡水的水桶全部拎到底舱。从顶层到底舱高度相差10米,战士们来回上下跑了许多趟,当时有的战士认为舰长真是多此一举。事后大家感到,出发前舰长决定把那5000公斤重的淡水从顶层移到底舱,对稳定战舰起到了重要作用。“柏舰长真有远见。只要柏舰长在舰上,我们心里就踏实。”这是水兵们发自内心的感受。

看了本文的初稿后,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战舰一出海就遇上台风,是不是我们气象预报水平太差了。其实.气象预报是准确的,在柏耀平率542舰出海之前,就开始进行防台准备。为什么顶着来势凶猛的台风进行舰机合练?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在这里笔者不便作详细交代。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查当时国内外报刊,特别是香港的报刊,就可以对542舰此时此刻的出海训练的重要意义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把握。

在海上行使国家主权的海军,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海军的海上事故尤其是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事故,除直接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削弱部队战斗力外,还会在政治、外交以及国际舆论方面给国家和政府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完全杜绝海上事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的海军指挥官敢吹这个牛。即便科技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美国和前苏联海军,不仅没能完全制服海上事故这个“怪物”,而且从发生事故的绝对数和造成损失严重性上说.都是惊人的。

据世界海事组织发布的信息,在触礁、撞船等海难事故中,有45%的舰船长不知所措,贻误时机;有46%舰船长处王不当。加重了海难后果。

1986年美国海军“企业”号航母发生火灾,烧毁许多重要装备;1987年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前苏联“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相撞;1988年美国海军“中途岛”号航母发生舰载机撞进停机坪导致多架飞机被毁的严重事故;1989年4月美国“衣阿华”号战列舰在大西洋的演习中发生爆炸,导致47名舰员丧身。消息传来.美国举国震惊;1992年2月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与独联体“山岭”型核潜艇在北大西洋相撞……而美国和前苏联(独联体)这两个海军强国的安全率还是比较高的,至于其他国家的海军的事故更是无法统计。1993年上半年,英国伦敦海上保险协会发出的信息表明,半年来全球军民双方发生的海难事故共损失排水量500总吨以上的船舶565艘,共308395总吨。有资料表明,从1963年至今,美国和前苏联先后有7艘核潜艇因操作原因沉入海底。不仅毁坏了价值连城的装备,造成了人员的重大伤亡,而且产生了极坏的国际影响。

造成海军海难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科学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存在紧张麻痹的心理和其他不良情绪,注意力分散和心理训练不足,对操作系统和有关器材掌握使用不够熟练,加之体力、智力、敏感性等生物节律影响等,都可能导致海上事故的发生。据说柏耀平第一次单独操舰停靠码头,就不像是一个新手。有人感叹这是天赋,有人说干过飞行的人对时间、空间、速度、方向、方位有着特别的敏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从飞行员中培养舰长是具有卓识远见的决策。

听说我们准备写写柏耀平,现任该驱逐舰支队支队长张铁鹰犬校要比542舰官兵冷静得多,对有关问题的思考也深刻得多。他认为柏耀平可以写,应该写,也有东西可写。因为他是优秀舰长的一员,一个代表,但话不要说满,不要说过,要考虑柏耀平的成长环境,不要写成十全十美。经过执行诸多重大任务。柏耀平积累了相当的海上经验,但作为舰长,谁也不敢说经验丰富得到头了,肯定没有到头。在谈到时柏耀平的总体定位和评价时,张铁鹰大校略作思考之后,对柏耀平作了这样的综合评价:“他应该是优秀的,在护卫舰中是出类拔萃的舰长。他有毅力,善于学习,勇于进取,反应快,基础知识雄厚,群众基础好。更重要的是.柏耀平给人的感觉是很少失误。从孙子兵法的角度讲。很少失误的概念就是常胜不败的概念。”

“很少失误”,有“常胜不败”的潜质。我们从张铁鹰支队长那冷静的逻辑穿透力极强的分析中,掂量出上述评价的分量。张大校这种“很少失误的感觉”是从柏耀平舰长诸多的“反应快”的实际表现中形成的。作为一个舰长能得到指挥员很少失误”和全体舰员“心里踏实”的评价。无疑这又是对柏耀平舰长的最高“奖赏”。

十、伏波大洋成大器——威武文明之师架友谊桥梁、壮祖国神威

1993年11月,30岁的柏耀平被任命为正在建造中的我国新式的导弹护卫舰一542舰的实习舰长;1994年11月,柏耀平驾驶着威武神秘的542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1995年11月,经过一个星期的严格的综合考核测评,柏耀平终于以率舰当年入列、当年形成战斗力的好成绩,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全训合格舰长证书。这一年的这一月,柏耀平刚刚度过33周岁的生日。同时也预示着年轻的柏耀平舰长和他的542舰,将担负起祖国和人民赋予的走向大洋,展现人民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风貌、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任。

1997年春,人民海军首次同时组织两个舰艇编队走出国门。出访美洲四国和东南亚三国。柏耀平率领542舰参加了出访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东南亚三国之行。

在出访前的一次准备工作会议上,机关检查组一名主管装备技术保障的总工程师问柏耀平:“柏舰长,你的542舰需要多少装备技术保障人员随行?”柏耀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本舰完全有能力怎么开出去,就怎么开回来!”

柏耀平之所以敢这么“牛气”,因为他知道,他和

他的战舰、水兵即将作为中国人民海军的代表,向全世界亮相。他相信,他与他的水兵是一流的!

在出访东南亚三国往返7400海里的航程中,542舰先后跨越东海、南海、泰国湾、新加坡海和马六甲海峡,在烈日、暴雨、急流、险滩中经受了全面考验.途径马六甲海峡,要经过海况凶恶的“一拓险滩”。这里最险处水深不到6米,航道上布满防止舰船搁浅的航标,世界航海组织推荐的通行时间都是白天。但我海军舰艇编队要准时到达马来西亚,必须在午夜12点30分通过“一拓险滩”。那一夜,柏耀平和水兵们严守岗位。精心操作。一切都像平时训练一样稳妥周密。黎明时分,太阳刚刚跳出海面,战舰编队已经悄悄地穿越险滩。马来西亚前来迎接的海军引水员惊叹:“马六甲来了一流的航海家!”

祖国舰艇编队劈涛渡洋出现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令当地华侨和华人欢欣鼓舞,激动万分,他们把祖国军舰来访视为一生中的盛事,挥动红旗,点燃鞭炮,舞起祥龙瑞狮……用中华民族最吉祥、最喜庆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祖国海军官兵。表达对富强发达的祖国依恋之情。当看到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一艘艘威武的银灰色的战舰上时,华侨们都不约而同地高喊:“看,中国军舰!”

看着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欢呼雀跃的举止和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看着这就像是一个庆祝盛大节日的隆重场面,柏耀平和542舰全体官兵胸中洋溢起无比的自豪。

在马来西亚卢木军港,一位70多岁的华侨老人望着威武的中国军舰,问柏耀平:“舰长先生,这艘舰真是中国自己建造的吗?”柏耀平骄傲地回答道:“没错,是我从上海造船厂把它接回来的,它的每一个部件都是中国自己建造的!”老人抚摩着军舰的甲板激动地说:“我到国外几十年了,今天终于踏上了祖国的‘流动的国土,祖国的军舰来了,为我们华侨鼓了气,撑了腰啊!”另一位老华侨登上542舰,看到威武漂亮、装备精良的战舰,高兴地说:“过去,中国连一只手表都造不出来。今天能造出如此现代化的军舰,体现了祖国的强大和科技事业的发达。”

两位华侨老人激动地回顾道:过去的中国,贫穷和落后使得我们的国家没有一支象样的海军,我们的港口成了外国军舰耀武扬威的地方。今天,我们中国的军舰终于也能够乘风破浪,向世界一展中国海军的风采。这前所未有的壮举实现了多少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这说明我们的国家真的强大了!他不再是被人看不起的。“东亚病夫”,她已经成为东方巨人!

在泰国梭桃邑军港,泰国空军的一位准将在一次冷餐会上与柏耀平同席。当他得知柏耀平原来是一名飞行员时,眼中流露出一种不解的神色,问道:“飞行员是骄傲的鹰,可你为什么要当舰长?”看得出这位空军准将对他的职业十分自豪。柏耀平告诉他:“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战争,是海空一体战,飞行员当舰长,有利于融汇空军和海军两个现代化军种的优势,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这位准将听后,连连点头。分别时,准将赠给柏耀平一顶泰国空军军帽,用泰国的礼节,双手合十,祝福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一路平安。

1997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克莱明斯上将摔美国舰艇编队访华,在海军机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542舰。当陪同的首长向上将介绍柏耀平曾经是一名飞行员时,他显得很感兴趣,并说:“美国的很多舰长也曾经是飞行员,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接着他又问柏耀平飞的是什么飞机,柏耀平回答:“是歼击机。”这下,他那蓝色的眸子射出了异样的光彩:“歼击机很厉害,速度快,火力大。即使是美国飞行员舰长,大多也只是直升机驾驶员,飞歼击机的还不多见。”离舰之前,他在留言簿上写道:“今天是我十分难忘的日子,中国一流军舰的舰员和一流的舰长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95年以来,柏耀平和他的542舰除了出访外,先后还接待了美国、俄国、意大利、巴西、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的访华军事代表团。柏耀平在世界海军的同行面前,总是充满自信.潇洒自如,谈笑风生。落落大方,既能科学准确地回答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提问,又能机智地应对不是十分友好的刁难,表现出了良好政治军事素质,为国家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军队是国家的武装力量,是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海军作为我军的一个重要军种,其主要使命显然是作战,似乎很难想象它还具有外交使命任务。外交是国家为实现其对外政策而进行的各种外事活动的总称。是一种国际活动。一般说来.外交是和平的手段,其主要内容是为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和维护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秩序,寻求友好国家并发展友好关系,遏止敌对的国际势力。从表面看,外交与海军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海军与外交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浩瀚的海洋是海军的主要活动空间,而这一空间的绝大部分是公海。这就决定了海军是唯一一个可以在和平时期“自由”跨出国门的军种。当舰船在公海上自由往来、纵横驰骋时,不可避免地要与有关各国发生联系和交往,海军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赋予“国际军种”的特殊属性。舰队在一望无垠的大洋上活动是公开的、可见的,也是符合国际法的。由于军舰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它可以往来于世界各大洋。同时,舰船本身具备一定的自持力,可以停泊、滞留于某些特定的国际水域。舰艇编队拥有较强的综合作战和保障生存能力,可以独立地应付较复杂的气候、气象、海况和敌情,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岸上基地的依赖。海军的公开性与可见性使其可以有效地宣示国家的对外政策;海军的机动性和滞留性可以使其迅速地集结或预先配置在有可能爆发战争地区的海域,以遏止敌对的国际势力。此外,舰队所拥有的大量通讯指挥设备,可以满足外交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需求,可以保证在较长时间和较大范围内严格按政府的意图从事。长期以来国际社会视军舰为各国“流动的国土”,国际法也赋予军舰代表国家的权利。军舰进行和平的国际活动,介入外交事务,已成为国际惯例。

在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往往利用海军所具有外交使命和威慑功能,用自己占绝对优势的舰船对外推行炮舰外交。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大多都是在帝国主列强炮舰政策和炮舰外交下签定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各国的海军外交活动或多或少都带有军事威慑的色彩。特别是过去,只有少数大国和强国才拥有海军,所以海军基本成为帝国主义用来欺凌弱国小国的工具。即使在现代国际社会,海军也常常成为发达国家用来对付发展中国家的工具。据统计,从1919年到1991年,世界上共有254次炮舰外交活动。其中发达国家用来对付发展中国家的就有183次,占总数的72%。

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的主题,海军的外交使命已经成为对军事力量的一种和平运用方式,海军外交已经不是帝国主义的“专利”。第三世界国家为了生存与发展,也逐步开始运用海军的外交使命。同他国进行交往、互访,向世界展现

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进而达到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解放前曾饱受帝国主义炮舰外交之苦。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建设了一支有限的海军。长期以来,我国海军的外交使命活动十分有限,甚至还不能满足对外交往上的“礼尚往来”的需要。建国后。先后有22个国家共派出45次77艘次约24000多人的舰艇编队来华访问,而我国海军仅派出舰艇12批20多艘次对10多个国家进行回访。由此可见,我海军的实力和活动范围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适应,与“外交对等”的原则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更多类似柏耀平这样的政治军事都过硬的新型舰长!

十一、鲲鹏的抱负——首战用我、硬战用我、突发之战用我,用我必胜

如果把我海军现代化的战舰(包括众多的优秀舰长)誉为捍卫祖国海洋权益的“大鲲”的话.那么它携带的舰载机就可以称作“大鹏”(也应包括海军航空兵的众多战鹰)。如果你有机会接触一下这些祖国的“鲲鹏”,在深刻体察到他们的所恩、所想、所虑、所忧后,定会为他们那坚定的信念、宏大的抱负和无所畏惧的献身精神所振奋、所骄傲。

走进柏耀平所在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那让人激动、振奋的标语:首战用我、硬战用我、突发之战用我、用我必胜!

柏耀平从走进这支光荣部队的第一天起。就坚持用这“18个字”来激励自己。通过一系列可以说痛苦的脱胎换骨的军事实践,带领全舰官兵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这个光荣的目标迈进。

具有海、空两个军种基本理论知识和第一线实践经验的柏耀平知道。对于未来海空战场的军人来说,“勇敢”两个字决不仅仅意味着是“不怕牺牲”!驾驭现代化的战舰,不仅要有“首战用我”的气魄,更要有“用我必胜”的本领。他反复教育他的舰员,未来海战,谁能最巧妙地运用导弹技术,谁手里就有最锋利的剑;谁能最严密地组织电子于扰系统,谁就有了最坚固的盾。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智慧,硬是在高强度的海上练兵的实践中,培养和摔打成熟了一批驾驭现代战舰的智能型军人,赢得了一次次“首战用我”的执行海上重大任务的殊荣。

1995年6月,美国政府违背有关承诺,为李登辉发放“访美”的通行证,大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台湾岛内“台独”势力一度异常猖獗,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受到严重威胁,1995年7月18日,新华社发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1995年7月21日到7月28日向北纬26度22分,东经122度10分为中心,半径10海里圆形海域内的公海上,进行地地导弹发射训练,中国舰船将在该海域进行作业。

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试验任务。542舰光荣地受命担负导弹溅落海区的警戒、巡逻和弹着点测试任务。

命令下达后,备战中的军港一片静穆。导弹安装了。主炮剐炮也开始压弹链,一压就是几千发;为舫备万一,一些平时训练用不到的诸如裹尸布等特殊的防险救生器材都搬上了舰(裹尸布很长,为每人准备一个大塑料袋,一旦有牺牲,好装进塑料袋中,用冰箱冷冻起来)。和平年代,这些带着浓重火药味的信息,立即把人的思维引向生与死的抉择。

柏耀平一连十几天没有回家,他细心而平静地做着各种准备,各种需要携带的东西都要带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他知道这次任务的份量。一舰之责,重于泰山。

出发的当天晚上,柏耀平回到家中,向妻子和女儿告别。妻子吴洪从这些天军港的异样气氛中似乎感到了什么。追问他:“听说你们要去打仗?。”“只是例行的巡逻任务。”柏耀平轻描淡写,有人说这表现了柏耀平作为军人的保密观念,这是对的。但笔者感到,柏耀平或许还有这样的想法:此时,和妻子说任务可能有多么危险,什么益处也没有,只能使她更加担心。顺利地完成任务,安全地返航,如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假如真的“壮烈”了,她在此之前再担心也得接受这样的现实。

在542舰采访时,有这么一个细节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据信号班长宋遇建回忆,当时,大家都知道这次任务不一般,许多人都写了决心书和遗书。出发之前,柏耀平曾经交给小宋一个小黑包,让其送到家中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并交代不要让妻子知道。笔者认为或许这个小黑包中就存放着柏耀平那充满豪言壮语的遗书之类的“宝贝”,如果抓住这个重要题材,将大大增添柏耀平的光辉形象,于是,我耗费了不少工夫找到柏耀平,结果再次令我大失所望。对于让战士送“小黑包”之事。柏耀平说已经记不清楚了.我索性把自己对“遗书”的兴趣直接地表达了出来。柏耀平了解了我的目的之后,脸上露出了淡淡笑容。“作为军人的我.确实好象缺乏那种对生死的忧虑之情,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此时,我突然感到自己是不是对那种可能充满豪言壮语的遗书之类的东西有点过于多情了?!是的,那些从未准备当英雄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英雄。

告别妻儿回到舰上,柏耀平又把所有的作战文书找来仔细研究。这时。政委走进舰长的舱室,劝柏耀平早点休息。政委刚走,柏耀平把案头文书收拾一下,很快地进入梦乡(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军人素质)。凌晨3点,军舰静静地犁开漆黑的夜海,驶向征途。这次任务确实不同寻常。战舰的航行路线靠近台湾东海岸,在对方岸基导弹的射程之内。航程中雷达不断发现攻击雷达信号,一个个跳频很快的不祥信号从空中传来。这说明,海上、岸上、空中都有敌情。柏耀平镇静地下达一系列战斗准备部署,战舰坚定地沿既定的航向前进。

到达目标海区,距离导弹溅落的时间还有一小时,柏耀平命令加强对空雷达搜索。午夜时分,遥远的发射基地传来了“发射”的指令,几分钟后,无边的夜幕上,出现了一颗红色的“流星”,舰上观测的战士高呼:“看见了!看见了!”“流星”越飞越近,逐渐变成一个光彩夺目的火球,精确地扑向预定海域,在距离海面不远的上空轰然爆炸,一簇灿烂的焰火,照亮了战士们兴奋的脸庞。

542舰不辱使命,圆满地完成了地地导弹发射的海上警戒、巡逻和测量任务。

1995年10月15日,也就是江泽民登临542舰视察的第二天,黄海某海域波光粼粼。我人民海军现代化的核潜艇、新型潜艇、新型导弹驱逐舰、新型导弹护卫舰、新型轰炸机、新型歼击机等多舰种、多机种在此汇集,即将展开一场波澜壮阔的海上大鏖兵。

542舰奉命率先对“敌”空中目标实施导弹攻击。

柏耀平军容严整,全神贯注地端坐在指挥控制中心,静静地透过电视显示屏。观察着海区态势的变化。突然,一块蠕动的亮点进入542舰警戒雷达的视线。柏耀平果断下令,雷达操纵手紧紧跟踪目标。

这是一次难度大、风险高的海空对抗实弹演习。此前不久,世界两个海军强国在一次海空联合演习中,水面舰艇发射的导弹不仅没有击中靶机,反而把牵引靶机的飞机击落下来。这说明,用导弹打飞机拖

靶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再说,542舰将要发射的是一种新型导弹,而且要求要双发齐射,这在人民海军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显示屏上那块亮点慢慢地分裂成两个,前面的是牵引拖靶的飞机,后面那个就是飞机拖靶。两个亮点紧紧地靠在一起。

“万一导弹找错了目标。那就……”舰上的战士担心,空中牵引莱斯顿靶机的飞行员担心,柏耀平更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决不能有丝毫的误差!”他沉着冷静,仔细地核实一遍数据,果断下令,“打击2001批目标!副舰长通过键盘,及时将这个目标数据传递给计算机,带动火控雷达转向目标。柏耀平接着发令:“雷达开机,准备发射,人员隐蔽!”雷达跟踪正常,目标越来越近,导弹分队长请示发射。这时,柏耀平稍稍地停顿了一下。

指挥室内鸦雀无声。在这短暂的几秒钟的时间内,时间和空间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压缩着,随舰的部队首长和专家都把目光集中在柏耀平身上。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就在飞机掠过542舰的一瞬间,柏耀平果断下令:“发射!”

监视器上,只见导弹发射架聚然脯起一团烟火,导弹发射了!三秒钟后,第二枚导弹紧随着第一枚导弹呼啸腾空。

这是一场多么壮观的场景呀!第一枚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像一条红色的闪电,将靶机拦腰折断。紧接着,第二枚导弹又将飘然坠落的靶机残骸打个凌空开花!

两枚舰载对空导弹齐射。双双直接命中目标!它标志着人民海军战斗力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指挥舰上。江泽民主席看见两枚导弹都准确地击中目标,高兴地鼓掌说:“打得好!打得好!”

寂静的指挥舱室顿时沸腾了,大家欢呼、跺脚、流泪、拥抱……

而舰长柏耀平仍然静静地坐在指挥台上纹丝不动。一分钟后,柏耀平再次下达命令:“准备发射干扰弹!”指挥室顿时安静了下来“5、4、3、2、1,发射!”1000发干扰弹在舰体的上方形成了屏蔽,542舰迅速转入新的演习科目……

距今1615年前,前秦苻坚亲率百万大军大举南下,试图凭借其“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强大声势一举灭掉东晋。东晋司徒谢安面对强敌,以全晋八万之兵迎敌于淝水,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指挥帐中与人对彝。突然前方传来捷报:晋人大破秦军!彝客起身道贺,此时心情无比振奋的谢安却轻描淡写地说:“小儿辈已经破贼!”以平和的心情继续下棋。待棋局终了,谢安出门时。再也无法抑制激动兴奋的心情,木屐因踢到门坎而折断……

两枚导弹直接命中目标!军委主席夸赞。全舰欢呼雀跃,而舰长柏耀平却沉着冷静。喜怒不彤于色。这种运筹帷幔、决胜千里的优良的指挥员品质,似乎并不在成功地导演了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淝水之战”后强装镇静、踢断木屐的东晋相国谢安之下。

人们经常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来表述在国家还存在的条件下保留和发展一定武装力量的必要性。由于海军舰艇具有公海航行和驻泊的自由。担负着履行国家赋予的外交使命任务,而海军舰艇平时的训练和演习本身就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海军舰艇的公海航行、出访、训练、演习等日常的一系列活动都具有战略威慑意义,就这一点来说,国家对海军建设的投入则是“千日养兵,千日用兵”!一支强大的与国家综合实力相适应的海上武装力量,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捍卫国家海洋权益方面,时时刻刻都在发挥着其它军兵种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当年面对来自海上的威胁,深深地体会到“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于陆,其海上权势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势”,必须“使海军与列强并驱齐驾。在世界称为一等强国”。为此,孙中山决定将首都定在南京。成立海军部大力振兴海军……但因袁世凯篡权,孙中山振兴中华海权的强国方略完全落空,只留下“丧心问东亚海权”的历史遗憾。

雄才大略的毛泽东,通过“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都是从海上来的”思考.认识到“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在“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雄心壮志的激励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筑起了坚固的“蓝色的海上长城”。

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环顾寰宇,深思熟虑,以卓越的胆识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邓小平认为必须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海上力量。他高瞻远瞩地提出“面对霸权主义强大的海军,没有适当的力量也不行。这个力量要顶用。……要真正现代化的东西。”于是,我们有了“近海积极防御”的海军发展战略……

江泽民的睿智使海洋中固走向世界的战略,放射出了理性的光芒。经过现代科学系紡熏陶和实践锻炼的中国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非常重视国家海上综合力量的发展,他多次指出:“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确保我国海防安全。促进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他多次视察海军,谆谆嘱托海军官兵做“思想、技术都过硬的海上精兵!”

共和固的首任总理周恩来在外交部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国家外交事业取得的每个成果,都同军事的胜利和军队的建设成就紧密相联,军队是国家进行和平外交的坚强后盾。是的,生不逢时的具有外交才干的李鸿章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屈辱(卖田)的外交家。面对战场上的一次次惨败。无论他如何周旋结局只能是“割地赔款”——送他一顶“卖国”的帽子并不过分。在敌人坚船利炮的威胁下,面对种种不平等的屈辱条款,他还没有忘记给割让出去的土地划上一个时间表(尽管在当时看来是那样的遥远).如果他也像昏庸的道光皇帝那样“大方”,中固人民就不可能有今日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喜悦。因此说他有外交才干似乎也合理。

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日渐强大,外交成就接连不断。周边关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这一切都与我们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密不可分。冷静思考。目前我国周边之所以还存在许多“热点”特别是海上的“热点”,这些“热点”的表现形式不再是列强的公然入侵,而是“列弱”无视国际法准则的疯狂“蚕食”——因为背后有超级大国的纵容和默许。这一切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的武装力量同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应有的国际地位还存有差距。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思考,笔者对“驾机能翱翔蓝天,操舰敢闻大洋”的飞行员舰长柏耀平扣他的542舰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面对即将到来的2l世纪,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越来越难以承载已经拥有12亿而且还将不断增多的人口。中华民族必须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寻求生活资源和生存空间!

然而。在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广袤的海洋国土上,竟然有他人的钻井在日夜开采着属于我们的石油……不仅如此,他人虎视眈眈企图觊觑我海洋国土的面积竟达100多万平方公里!

人民海军中一大批以祖国和民族的利益为自己的铜墙铁壁!人生最高选择和追求的柏耀平式的官兵,要求笔者转告全国人民:他们将脚踏祖国的大地,背负民族的希望,在新世纪的祖国蓝色国土上。用他们那威武的钢铁战舰和忠诚的血肉之躯,为祖国筑起坚不可摧

后记:亲爱的读者,感谢你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市场经济快节奏的生活中,不惜如此的用大块时间来了解这位“耕云犁浪人”。至于柏耀平能不能算作我们这个时代英雄的同题,相信充满情感和理性的读者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是的。我们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的民族,也是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我们有“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传奇式的英雄关云长;在冷兵器和热兵器并存的时期,我们有不畏敌人的洋枪洋炮,挥舞大刀、威慑敌胆、以身殉国的悲壮式的英雄关天培;在热兵器时代,我们有手托炸药包、胸堵机枪眼,用自己的牺牲换来战斗胜利的董存瑞、黄继光等凯歌式的英雄;在今天武器装备高度精良,导弹射程远、精度高的信息战、电子战时代。那些善于钻研高科技,驾驭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有着高度使命感责任感的官兵,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所崇尚的英雄!千百万有志献身国防建设的青年,勇敢地选择类似“耕云犁浪人”的火红的事业吧!

责任编辑:陈晓侬

猜你喜欢

舰长海军
晓褐蜻
我的海军之梦
相信爱
“罗斯福”号航母四个月三换舰长
铁血舰长闯也门
上校的命令
“蛟龙”大战“鹦鹉螺”
封面人物·杨海军
“柯克舰长”的烦恼
海军协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