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雪”奇观

1998-03-18陈夏法

知识窗 1998年11期
关键词:悬浮物北冰洋飞舞

陈夏法

当你乘坐深潜器来到神秘的深海世界,有时也会看到奇妙的“雪景”。在国际海洋年之际,国际海委会学者们解释了这一神奇的现象,原来“海雪”并不神秘。

1974年,原苏联的一艘轻型潜艇去北冰洋执行军事侦察任务,探测北冰洋深海水文特征。潜艇很快钻入了被坚冰严密覆盖的北冰洋,下降到漆黑一团的深海,艇长命令打开强烈的探照灯光照射。这时,窗外出现了一幅奇妙的“雪”景,无数“雪花”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甚至还能见到成串成串的雪片在海水中飞舞。此情此景与北冰洋冰面上下的雪没有什么两样。在飞舞飘扬的雪花中,不时飘来一些形态怪异的海蜇,有葵花状的,有皇冠状的……它们在雪花中摇晃而过。有时也会串来成群的鱼儿,对着“雪花”追逐嬉游一阵,然后消失在“大雪”之中。这些深海生物的交替出现,使奇妙的“雪”景更加绚丽多彩。

大家知道,雪的比重轻,且落人海面的雪花很快融于水,何况在北冰洋的深海,海面上还有一层坚冰阻挡着,天空中的降雪根本到不了深海,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能在此处见到这样的“海雪”奇观呢?

最早对“海雪”解释的是美国的一位生物学家,他发现海雪是由浮游生物组成的絮状物,便称之为“浮游生物雪”。深海潜水器的发明,使人们能够潜入深海进行观察,大大地开阔了眼界,过去看不到的奇异现象,今天能够看到了,“海雪”也因此被人们所发现。

事实上,形成“海雪”的东西不只是浮游生物。海水中各种各样的悬浮着的大小颗粒,诸如生物死亡分解的碎屑、生物排泄的粪便团粒、大陆水流携带来的颗粒等等,都是制造“海雪”的原料。这些颗粒相互碰撞结合,变成较大的颗粒,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大型絮状悬浮物,这就是所谓的“海雪”,所以学者们也称“海雪”为“大型悬浮物”。而这里的“大型”,是指比很小的颗粒大一些。如果把它们从海水中取出来,所看到的不过是些絮状松散细软的东西,既没有雪花那样的洁白,又没有雪花那样地多姿。很难想象,这种东西能在海水中创造出“海雪”的奇景。

经过研究分析,人们终于明白:“海雪”奇观完全是水中光学作用的结果。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一间比较暗的房间里,我们见不到那些飘散在空气中的细小灰尘,然而,当明亮的阳光射入房间时,我们便可以看到太阳光束中飘动着无数闪闪发亮的尘粒,光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延德耳效应。同样,在黑暗的深海里,海水中的悬浮物在探照灯光照射下,也会显现出闪烁着白光的东西。又由于光的折射作用,在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要大,这样的悬浮物质就像雪花了。加上悬浮物与海水比重差不多,能在海水中随流飘荡,这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雪花飞舞的“海雪”奇观了。

人们通常认为,深海生物的食物来源于表层降落下来的生物碎屑及其它颗粒物质,并想象这些颗粒状物质会如同降雨一般地从上面降落下来。通过在潜水器里对深海的观察,人们只见到大型悬浮物——“海雪”,没见到降下颗粒状的“雨”。由于“海雪”是由生物碎屑、粪便或其它有机物组成,含有大量的碳、氮、磷等生物营养盐成分,是深海生物的可口食品。

“海雪”与海洋生物的关系,“海雪”的形成以及它在海洋中的过程等等,都是海洋学家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揭示出“海雪”的更多奥秘。

(责任编辑/孙开颜)

猜你喜欢

悬浮物北冰洋飞舞
水生植物对灌溉水中镉去除作用的筛选及机制研究
Snow
一条鱼的心事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磁悬浮工艺品
水污染物颗粒净化问题分析数学模型问题的提出
冬的韵寄
独角鲸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