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贺卡
1997-12-31察克·特姆吴会艺
〔美〕察克·特姆 吴会艺
对我来说,那是唯一的情人节贺卡,那是真正完美的情人节贺卡……每到情人节,我都忍不住想要见见她……
那是1972年,在加利福尼亚南部。我爱上露伊已经两年了,她是住在当时我家对面房子里的一位天使。每天放学,从汽车站走回我们家的一段路是我青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促使我爱上她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露伊的哥哥特德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其次,在朋友们中间,我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是个时时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哲学家。尽管,在露伊面前,我总是吱吱唔唔的言不成句,但露伊知道,我最聪明,她总是在我窘迫万分之时,向我甜蜜地一笑……
终于到了2月14日情人节。那天,同学们互送贺卡,我从26位同学手里接到了一个个普通的、上面千篇一律地写着“我的情人”的贺卡。在从车站回家的路上,露伊对我说:“我有点东西想要送你。”一时间,我目瞪口呆。露伊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大尺寸的红信封塞在我手里,然后一扭头跑进她家。
我冲进家门,冲到我的卧室里,打开信封,那是一个自制的红色信封,里面放着一块白色的亚麻布,上面画满了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心形,在中间,露伊用白色的颜料,用最漂亮的字体写着:“我爱你。”字面上布满金色的星星点点……我把这张贺卡读了千遍万遍,然后放在我的抽屉的最下面。那时,我觉得我会和露伊结婚;后来,我才明白我造成了有生以来最大的失误!
晚上,我的哥哥——比我大两岁,正上中学十年级的麦克——翻弄我抽屉里的衣服。麦克是个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拿走了露伊的贺卡,把露伊的贺卡拿给她哥哥特德看,拿给我们家周围邻居的孩子们看……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我与露伊那最纯真的初恋被人们传说得面目全非。
最后,爸爸决定搬家,搬到遥远的阿拉斯加。这一决定无疑对我是一种严酷的流放。我据理力争,甚至宣称我要作为孤儿,在当地的孤儿院里生活。但是,最后我还是不得不屈服于父亲的权威。
学校里,老师为我召开了欢送会。会上,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呆呆地看着露伊;而露伊,从情人节以后,第一次泪汪汪地望着我……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露伊紧坐在我身旁,一直与我手拉着手。在我家门口,我艰难地寻找着言词,以表达我那凄凉的心境。
“好吧,”我终于开口了,“再见。”露伊在我脸颊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身箭一般地穿过街道……就这样,她走了。
几十年过去,我搬了许多次家。在这期间,我又接到过无数个情人节贺卡,交往过许多女朋友。但是,我和女人的交往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我总是找不到和露伊在一起时的感觉。
最后,我决定去寻找露伊,不管她在天涯海角,然后……管它呢!
我给过去的学校打电话,以往的熟人都不知去向。我向当地的法律机构询问,他们给我推荐了一家专门寻找地址不清的人的公司。一个小时之后,露伊的地址在我眼前了。直到这时,我还不清楚我究竟为什么要找露伊?我要做些什么?这一切值得揭开我那最神圣的回忆吗?最后,想到也许我将终生不知露伊在哪里的恐怖,我拿起了纸笔。
“亲爱的露伊,”我写道,“希望你没有忘了我……”整整一个下午,我写完了这封信,作为快件寄了出去。
第二天晚上,电话铃响了。
“当然,我记得!”记忆中的声音在电话里回响。
“露伊?”
“你有一条名叫窝尔特的狗。”
“是的。”
“你总穿着一件夹克上学,不管天气多热。”
“是的。”
“你把一个小子打得抱头鼠窜,就因为他笑话我脸上的雀斑。”
“露伊!”
我们在电话里愉快地谈了一个小时,谈起了哥哥们给我们带来的麻烦;露伊谈到她的工作,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我谈起我最为得意的业绩……露伊坦诚无比,她高兴地和我约定下周在一家餐馆见面。
“您是特姆逊先生吗?”餐馆的招待问我。
我点头。
“露伊给您个口信,她要晚到一个小时。”
露伊的迟到延缓了我心中的痛苦。
走出餐馆,我缓步穿过街区。为露伊的拖延设想着种种原因:也许她不得不完成她手头的工作?也许她一时找不到照看孩子的人?也许她和丈夫闹了点小别扭?我思绪混乱,要与露伊见面的决心在一点一点消失……
倏忽,我悟到了!我不需要与露伊相见了,关于露伊,我已经知道了我想知道的一切!人们不需要去解释多年以前的失误,不需要去为过去的一切懊悔!我来了,我爱过了,我得到了!这就是生活中的一切。当然,这爱情不再是15岁的八年级中学生的爱情……
在离餐馆不远的一家邮局里,我买了红色的信封、信纸、淡蓝色和金色的颜料。坐在餐馆门廊边的矮栏杆上,我写道:
露伊:
相信我们今晚的会面将是非常幸福的。但是,我真正想要对你说的是:我要感谢你多年以前送给我的那张情人节贺卡。也许,对你来说,那张贺卡不算什么,但那是我在这世界上得到过最为宝贵的礼物。我永远忘不了它。
你的察克
我用淡蓝色的颜料在红色的信封上写上了“露伊”两个字,在字面上点满了金色的星星点点。
回到餐馆,我封好信封,在那上面送上我最纯洁的一吻,这是对多年以前露伊给我一吻的回吻。我把信封放在我们约定的餐桌上,平静地走出了餐馆大门……
(冯建成摘自《中外期刊文萃》199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