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复排记
1997-08-20
早在1995年“8·15”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时候,北京京剧院青年京剧团曾重排《沙家浜》的几个选段,反响意外地好。许多观众要求完整地重排此剧。《沙家浜》是北京京剧院的保留剧目,行当齐全,生旦净丑都有,文戏武戏齐全,对培养和锻炼演员也很有好处。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北京青年京剧团开始了《沙家浜 》的复排。
在1995年的年初,有消息传出,说是香港有人请求有关政府部门为8部样板戏解禁,并允许香港获得有关放映权,但未获准许。但是,“解禁”却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实现。
1995年9月初,当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听说北京京剧院青年京剧团有意恢复《沙家浜 》这一剧目时,便主动上门洽淡,要求代理它的市场业务,双方一拍即合。
在此前后,8月,大型组歌《长征组歌》和芭蕾舞《白毛女》再度复演,引起轰动,此前,上海京剧院重排了《智取威虎山》,中国京剧院重排了《红灯记》,掀起了一股“复排热”。
1996年10月18日,由北京京剧院青年京剧团复排的《沙家浜》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首演。剧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爆满。首都的各新闻媒介纷纷追踪报道这一事件,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观众喝彩声不断,许多人甚至跟着演员一起哼唱熟稔的唱段。
今天在台上重唱样板戏的男女主角们,却都是学传统戏出身的。对于他们,演样板戏的感受与台下的观众们全然不同。学尚派青衣兼刀马旦的刘山丽此次扮演阿庆嫂。她说,刚排戏时,她感到非常困惑。传统戏中的水袖、兰花指都没有了。她连手往哪儿摆都不知道,不知道该怎么用京剧的动作表现一个劳动妇女的形象,总觉得有些“隔”。几次演下来,才觉得稍微贴近一些了。扮演郭建光的王金中也有同感,他说一开始有一种重压感,以及迎接挑战的兴奋,因为许多艺术大师都演过这出戏,可谓家喻户晓。主要困难不是技巧方面的,唱念做打这些方面并不“吃重”,主要困难在于髯口、水袖、官靴这些道具没了后,演起来有些“干”。
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在《沙家浜》首演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沙家浜》表现了军民鱼水情,对青年人是一个教育。他表示,要支持剧团送这部戏到校园里演出。
据了解,粤剧《沙家浜》最近也在复排。而“中艺总公司”打算筹划一次“现代京剧长江行”,计划去武汉、青岛等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