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令人惊颤的结构

1997-07-15陈卫丰

读书 1997年5期
关键词:理想主义学校德育结构

陈卫丰

彭立荣先生的《家庭教育学》在“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中有滥竽充数之嫌。

彭著目录满满十三大页。依目录大致可分成三大部分,一是家庭教育学的理论结构、社会功能;二是家庭教育的历史演变、存在问题和国外家庭教育的简况;三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基本规律和按年龄分期、按家庭结构分类的家庭教育特点及教育方法。从目录可以看出,作者着力于家庭教育学这一新学科的构建,把家庭教育学各部分的零件初步组装了起来,从而使这一学科具有了大致的轮廓。然而这轮廓还仅是一个粗糙的模具,有着较多的赘余和软处,甚至还缺失了某些关键的部件。通读全书,屡见行文的拖沓重复,缺少真知灼见,如把某些段落中“家庭教育”这几个字去掉,则可在其他文章中“通用”。由此可见作者的思考深度。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变压器”。社会教育更多地受社会环境文化的左右,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它表现于街头巷尾的舆论、导向,市民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生活的看法、对理想的追求,它反映在市民心态之中。学校教育是国家有目标有组织有内容有措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强制性和计划性,它不仅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渗透。它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家庭教育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夹缝中起到平衡的作用,它要消除理想主义与实际主义间的矛盾,使之达到大致的协调。但在实际上,家庭教育更趋于功利的社会教育的一面,容易受市民文化的影响,讲究实际和暂时效能。它的倾向左右着学校教育的效果。最近几年,学校德育的疲软,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注意到社会和家庭教育内容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因此使学校德育失去了家庭的支撑,从而降低了自己的教育影响。

彭著由于没有厘定好家庭教育在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位置,只是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基础性,而没有动态地观照家庭教育的流变对学校教育的巨大作用,因之,他就无法更深层次地思考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无法以更深广的视界去构建家庭教育学的动态结构。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即是作者没有跳出就教育论教育的圈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跳出这个圈子,从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社会发展三者互为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家庭教育,那么他的立论无疑会更广博深入些。可惜彭著对以上三点均浮光掠影,甚或无一处提到,因而整部书组织有余,深度不够。

我们不奢望一部著作的每一段文字都充满睿智的光芒,但我们同样也不想读一部缺少智慧的洋洋二十七万字的大著,特别是列着庞大的让人望而生畏的纲目科类,而实际上仅是一只郁离子的桔子。

(《家庭教育学》,彭立荣著,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6.30元)

猜你喜欢

理想主义学校德育结构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严爵 以最理想主义的态度做一张“现代艺术”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汪曾祺专辑
理想主义的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