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毒化说:撩开恐龙灭绝的神秘面纱

1997-03-31

知识窗 1997年11期
关键词:陨石臭氧大气层

陶 侃

恐龙,这一曾经在地球上横行近1亿年之久的庞然大物究竟是如何灭绝的?长久以来,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说。为人们所熟悉的说法是: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陨石击中了地球,猛烈的爆炸和撞击所产生的岩石粉尘等冲天而起,瞬间弥漫了大气层并迅速遍及全球,进而遮挡了阳光,使地球顷刻变得一团漆黑。这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了,原本保持着某种微妙平衡的生物食物链中断了,恐龙终因失去食物而逐渐灭绝。这种假说也称为“暗无天日说”。

近年来一些严谨的科学家对“暗无天日说”提出种种怀疑。他们经研究得出结论:地球因撞击所引起的黑暗最多只维持3~4个月时间。而且,这尚不包括陨石降落于海洋中的情况,如果降落于海洋中,激起的冲天水蒸汽等,很快会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于地面,黑暗程度及时间会更小更短。

把3~4个月地球黑暗作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站不着脚的。尽管3~4个月黑暗会严重摧残植物世界,使植物大量枯萎、落叶和死去。但这些骤然增多的腐叶败草以及苟延残喘的某些植物,足够一些食草恐龙食物之需,食肉恐龙也可以靠其他动物的尸肉熬下去。漆黑一团固然使恐龙觅食艰难重重,但迄今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均未找到恐龙嗅、听觉不够发达的任何证据,以致于恐龙无法在黑暗中寻觅到食物。更令“暗无天日说”雪上加霜的是,目前已从地层中发现最后灭绝的恐龙化石竟与最早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共生,这表明从陨石撞击地球到恐龙种属完全灭绝,之间至少持续了约3~5万年之久!

那么,谁是灭绝恐龙的真正“凶手”?为何恐龙灭绝如此缓慢、仿佛慢性自杀一般?那持续时间较长最终将恐龙从地球上抹去的“神秘幽灵”,究竟是什么?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地质学家安德森、布伦内克数年来孜孜不倦地搜集并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碳同位素资料,蓦然发现:陨石撞击所产生的后果,决非激起满天尘埃、地球变暗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次对地球的严重化学污染——严重破坏、污染了当时生机勃勃的海洋环境——撞击后的温度、盐度、酸度、化学条件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这对劫后余生的海洋生物,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这种被“污染”的海洋要恢复到正常状态,至少要延续5000~10000年!

化学污染毒害生物的观点顿时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并很快得到一些科学家的赞同与支持。刘易斯、阿伦斯等人为寻找更多的证据,把目光移至大气层。他们的研究向人们描绘了这么一幅景象:剧烈撞击后,NOx,在几周内弥漫全球,不久,大气层中的大量水蒸汽吸收No4形成硝酸、亚硝酸,以酸雨滂沱的形式降落于陆地与海洋中。与此同时,同温层中的臭氧与Nox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大量损耗。据他们保守估计,撞击后第一年,臭氧减少量逾90%,5~10年后,臭氧遭到彻底破坏。臭氧层的被破坏,使强烈的太阳紫外线长驱而入。包括恐龙在内的那些幸存陆生动物,虽熬过了3~4个月黑暗,却又挣扎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下,免疫系统遭重创,变得赢弱不堪甚至直接产生物种变异。

然而。这尚不致于导致恐龙的彻底灭绝。臭氧层,只要50年左右时间便可“愈合”,一些躲在山洞、地穴等处的恐龙完全可以避免伤害而顽强生活着。但这些可怜的残存恐龙没有意识到,更大的灾难正等侯着它们:滂沱的酸雨最后大都汇集于海洋中,使海洋的酸度大幅增高,乃至成为一汪“酸海”(酸海要彻底恢复正常,至少要5000~10000年)。“酸海”是名符其实的死寂之海,绝大多数浮游生物都丧失了繁殖能力,慢慢灭绝。由于消耗大气中CO2的浮游生物的大量死去乃至灭绝。加上撞击所引起的3~4个月黑暗,使大量植物的死亡,地球大气层中的CO2像脱缰的野马似地疯增。据一些科学家估算。大气层中CO2每增加3倍,地球温度就会增加2~5℃。就这么一点儿温度变化,对于恐龙这样的大型蛋卵生动物,影响是灾难性的:由于丧失了适宜的温度条件,最后挣扎在地球上的那批恐龙,孵不出健康的后代或孵出的恐龙都是同一性别,它们终于“断子绝孙”了,最终踉踉跄跄、哀嚎着从地球上彻底消失,这时,距离陨石撞击大约已过3~5万年了!

(责任编辑/孙开颜)

猜你喜欢

陨石臭氧大气层
南极为何多陨石
陨石是星星的一部分
双面臭氧
陨石猎人
幸运陨石
“保护伞”变成污染物了?臭氧污染是怎么回事?
臭氧分子如是说
假如没有大气层
大气层为什么不逃走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