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萨克族的奶茶

1997-03-31李惠兴

知识窗 1997年10期
关键词:过头毡房哈萨克族

李惠兴

“茶圣”陆羽所撰《茶经》论述了茶的性状、产地、采制、烹饮等法,但是没有论述我国各族人民的饮茶特点。居住在我国大西北的哈萨克族人民就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哈萨克族人民不管男女老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是一天不喝茶不行。他们通常饮用砖茶和茯茶,但茶不是泡制,而是熬煮而饮。煮茶的活儿往往由妇女干,因为她们细心又耐心地煮茶,既要使茶水烧开,又不至于让茶水沸滚过头,要不断地用勺子扬茶。

哈萨克族人民不是单纯地饮用茶水,而是喝奶茶,就是在热茶中加入羊奶或者牛奶,再加上一些盐。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有人也加糖,但加糖、加盐,或者不加盐也不加糖,都根据自己的口味而定。当然,喝奶茶时还可以加入酥油、奶皮子(一种简单加工过的奶制品)等。

哈萨克族人习惯喝热奶茶,春秋冬夏以至三伏天都是如此,茶壶是一直放在火堆旁的。奶茶既解渴又充饥,可以一顿两顿不吃饭,通常是到了晚上才吃饭。

哈萨克族人民煮茶用的燃料很特殊。既不用柴草,更不用煤、电,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牛粪。为什么用牛粪作燃料呢?一是不用掏钱。在广大农村和牧区,山岗上、土坡旁、沟谷里,到处都有干牛粪,牛粪经风吹日晒,都成了牛粪饼,俯拾皆是,取之不尽,只要花时间去拾就是了。所以哈萨克族农户和牧民家的门前屋后或者蒙古包(毡房)的周围,都有成堆、成袋的牛粪饼,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时取用,极为方便。二是牛粪饼的火力比较“文”,煮茶时茶水不容易沸滚过头,用“文”火煮茶能使茶水更浓更香。而且牛粪饼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挥发出来,可以起到熏蒸和驱虫的作用。

哈萨克族是以热情好客而著称的民族。无论相识与否,来到毡房便是客,就用食品和奶茶等热情招待。哈萨克族有一句俗语:“祖先的遗产中有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哈萨克族又有“没有乞丐的民族”之称。

哈萨克族人民喝奶茶非常讲究茶德。客人进屋(毡房)就座后,主人拿出油馕、油散子、奶疙瘩等食品款待客人,女主人就跪坐一边用牛粪饼煮茶,喝奶茶时由女主人斟茶、奉茶、敬茶,她们尊敬老人长者,奶茶总是先敬长者老人,女主人双手奉敬奶茶至每一位客人面前,客人也是以双手接茶,以示对女主人的敬谢之意。

哈萨克族人民以茶修身养性,以茶代酒,以茶联谊,已成为传统习惯。喝奶茶时,兴趣所致,便弹起冬不拉(民族乐器),唱起歌、跳起舞来,或者猜谜语、说故事、做游戏、讲史诗,“奶茶百乐宴”妙趣横生,宾客和主人同享欢悦,加深了情谊,其乐融融。

(责任编辑/丰霖)

猜你喜欢

过头毡房哈萨克族
那一夜的雨
在额尔古纳草原等你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休息过头
适彼乐土
毡房傍晚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坚决不收"过头税"
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与饮食结构分析
草原行
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