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工专毕业生择业难的思考

1997-02-05陈卫群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2期
关键词:专科生专科用人单位

陈卫群

近两年来,在各地的人才交流会、毕业生双向选择会或人才市场上,专科毕业生受到了不应有的歧视。如一些用人单位挂起“专科生免谈”的牌子,“专科生进入某城需交纳城市增容费”等等。这使数载面壁、踌躇满志的高工专毕业生深感择业的困难,因此也影响了高工专教育的发展。

一、高工专毕业生择业难的主要原因

1.专科毕业生人数的剧增。(1)进入90年代,积极发展专科教育是国家调整高等教育、优化科类和层次结构的重要目标。因此,近几年来,我国专科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据上海市教委统计资料,1995年高工专毕业生供需比为0.9:1,而1996年为2.7:l,高工专毕业生出现了供大于求趋势。(2)由于专科教育的多元化,电大、夜大、业大、职大、自考等迅速发展,这些成人专科的学生,学成以后一般回归技术岗位,使用人单位对高工专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大大削弱。

2。毕业生就业市场减少。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很多企业在改革中面临严峻的考验,一些企业迅速崛起,也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走进低谷.就拿实力雄厚的上海来说,仅纺织行业就有20万职工下岗。

3.多元化办专科产生负效应。从1992年开始.我国有80%以上的本科院校办起专科专业,其学制为二年。据调查,二年制专科生所学专业基本上是本科压缩型,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部分专科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强,很难胜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因此,用人单位深感不满,从而产生对专科生排斥心理。

4.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我国明确规定,专科及其以下学历者欲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按破格条件严格考核,因而导致一些刚刚适应工作岗位的专科生,为了解决学历问题,还需读“专升本”。这样势必会影响本职工作,同时也加重了企业负担,使用人单位感到使用专科生利少弊多,因而对专科生一概免谈。

5.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和利益趋动影响,大学生普遍向往去大中城市,尤其是到沿海地区大中城市生活,但毕竟“桥窄人多”,竞争十分激烈,因而感到择业的困难。

6.部分高工专毕业生质量不高、能力不强。

二、解决高工专毕业生择业难的措施

1.高等工科专科学校要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质量。要改变过去教学中专业面窄、知识局限、课程内容陈旧等现象,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除了具有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基本能力。如决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要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高等工程专科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使高工专毕业生能认清形势,正视自我,乐于奉献。降低就业期望值,把就业目标转向老少边穷地区。

3.高工专学校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首先,学校要给予毕业生求职技能的指导。其次,学校应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咨询,引导毕业生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竞争。

4.国家应当建立起利益导向机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例如:(1)提高高工专毕业生的待遇。如,工资低,不能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等。(2)承担培养专科生任务的本科院校,要相应减少两年制专科生人数。(3)国家应加强对成人专科教育的管理,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本溪治金高等专科学校高教研究室(本溪117022)

责任编辑:邵英

猜你喜欢

专科生专科用人单位
202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表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高等院校医学生信息道德认知调查与分析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