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医学生信息道德认知调查与分析

2016-07-11邢春国廖云霞顾铮范群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专科生本科生信息素养

邢春国 廖云霞 顾铮 范群

摘要:目的 了解高等院校医学生的信息道德现状和原因。方法 基于江苏省医学生量表调查和访谈,分析高等院校医学生信息素养等概念认知、对信息道德失范现象态度等,并对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调查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高等院校医学生对信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本科生的信息知识掌握程度优于专科生。本科生对文献引用失范、传播未经证实网络消息认可度高于专科生(X2=22.965,P=0.000;X2=14.620,P=0.000),专科生对代写论文、网络传播虚假恶意信息认可度高于本科生(X2=24.521,P=0.000;X2=41.156,P=0.000),专科生更易于发生信息道德失范行为,应予以关注。结论高等院校医学生的信息道德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信息道德;信息素养;医学生;专科生;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3-0023-04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类已然步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因而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必备的基础。就医学而言,其学科的发展、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医学教育的推进,均以信息环境为背景。在对包括医学知识信息在内的信息资料的开发利用上,不仅有质量、水平和效率的问题,更有涉及社会规范的信息道德问题。近年来,就信息利用失范的不道德行为屡见报道。医药卫生系统科研不端、信息道德失范的现象随着社会信息壁垒的降低而呈上涨趋势。医学生是医学的未来,培养医学生不仅需要医学技能方面的教育,也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在内的信息素养的教育。因此,了解医学生在信息道德的相关认知和行为习惯的现状,有助于发现问题,探讨策略,更有效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本文对江苏省高等院校的医学生进行了信息道德知识的认知、信息道德失范行为的态度等内容的调查,并结合文献调研内容分析,以了解目前高等院校医学生的信息道德现状,给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医学高等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在校二年级学生1000名。其中,专科学生500名,专业以护理、医学检验为主,其次为康复、药学、卫生信息管理等;本科学生500名,专业有临床、护理等。

1.2方法

通过系统分析近年来医学教育界信息道德失范的相关文献研究,明确信息道德的内涵和医学生的特点,在借鉴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分两部分:(1)高等院校医学生对信息知识相关概念(包括信息素养、循证医学、开放存取、专利、大数据)的认知情况;(2)高等院校医学生对信息道德失范现象(在考试、考核或竞赛中作弊,引用他人文献内容未列出处,代写论文,传播未经证实的网络消息,在网络上传播虚假、恶意信息)的态度,调查表设定3种态度,包括行知认可,行知背离(指思想否定、行为肯定),行知否定。

实施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3月,以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5份(其中本科生462份,专科生4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5%(本科生92.4%,专科生84.6%)。另采取小组座谈方式,与40名二年级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各20名)分2组进行。

1.3数据统计分析

将所有调查表结果信息化处理,录入到Excel2010中,并对数据库进行逻辑检验及修改,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信息知识认知情况

调查表中列出信息素养、循证医学、开放存取、专利、大数据等信息知识相关概念,考察高等院校医学生对上述概念的认知程度。表1反映出,医学生对信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对专利等知识产权相关概念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肤浅的。约95%的在校医学生对信息素养、专利、开放存取、大数据的认识仅停留在“知道大概意思及应用”“仅见过或听过”“不了解”的层面上,并不十分清楚其概念和内涵。对循证医学的认知要略好于其他方面,但也是仅13.4%的医学生表示熟知其概念和内涵。各方面认知本科生均好于专科生。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虽然经常通过网络查询问题,但都停留在简单应用方面,没有对其原理、方法等进行过探索。

2.2对信息道德失范现象的态度

2.2.1在考试、考核或竞赛中作弊 13名专科生和7名本科生行知皆认可该行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不被发现就行。61名专科生和84名本科生思想上认识到该行为的错误性,但心理也允许该行为的出现,行知背离。349名专科生和371名本科生很反对此类行为,认为应批评和严惩。专科生和本科生差异不明显(X2=4.410,P=0.110)。说明学生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还是能够较好把握,整体上具有一定的信息道德。见表2。

2.2.2引用他人文献内容未列出处 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65,P=0.000)。主要体现在本科生(90名,19.5%)的行知背离现象高于专科生(35名,8.3%),专科生(378名,89.4%)较本科生(361名,78.1%)更加反对此类行为。见表3。

2.2.3代写论文 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21,P=0.000)。专科生(19名,4.5%)对此行为认可度高于本科生(3名,0.6%),但专科生(28名,6.6%)行知背离现象少于本科生(64名,13.9%)。见表4。

2.2.4传播未经证实的网络消息 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20,P=0.001)。本科生(73名,15.8%)较专科生(38名,9.0%)更容易发生此类行为。见表5。

2.2.5在网络上传播虚假、恶意信息 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56,P=0.000)。专科生(33名,7.8%)较本科生(13名,2.8%)更容易发生此类行为,但本科生(74名,16.0%)行知背离现象较专科生(18名,4.3%)严重。见表6。

3.讨论

信息道德失范现象在国内外医学界、教育界屡见不鲜。中国科学院例举了19个科研不端行为案例,其中11个与生物医学相关,如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塔斯基吉祥梅毒实验及萨墨林案等。我国科技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被调查的180名博士研究生中,有60%承认抄袭过别人的研究成果。考试作弊成为了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让人深恶痛绝的“毒瘤”。笔者和同行在从事医学科技查新咨询过程中,也多次见到文献数据库中学术不端、信息道德不规范的现象,比较多的是一稿多投,以及论文抄袭等。可见,信息道德失范的现象已在高等院校学生中滋生蔓延,这与本次调研的结果相符。调查显示,在校生中,20名(2.3%)学生对考试作弊抱不被发现就好的侥幸心理,145名(16.4%)学生明知作弊不对但仍抱有侥幸的心态。结合访谈结果显示,现实中信息道德失范比例更高于本次量表调查结果。

2014年5月,美国白宫发布了大数据白皮书《大数据:抓住机遇、保存价值》,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旨在鼓励使用数据以推动社会进步,其中有不少涉及卫生事业的内容,强调医疗卫生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因生命现象比较复杂,生物医学类研究的实验结果并不容易做到精确和可重复,所以该领域的科研不端行为不容易被察觉,以致学术不端行为、信息道德缺失事件屡屡发生。2015年9月17日,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守则》,强调中国学者发表国际论文的行为规范。

我们有幸处于大数据时代,能够在信息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汲取所需的营养,而这一切亦需要一个秩序来维护,不仅需要信息政策和法律,更需要自觉自发的信息道德做支撑。信息道德涉及的方面很多,如合理获取信息资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传播错误信息及病毒等。医学生未来大都会从事卫生事业,肩负着维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任。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医学工作者的信息道德表现与学生时期的教育密切相关。加强医学生信息道德建设,主要是信息道德自律能力、信息道德选择能力、信息道德创造能力,将决定医学生掌握使用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是否成功。很多素质是在学生时代培养的,在医学生学习阶段加强信息道德教育,是减少未来生物医学领域出现学术不端现象的重要举措。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道德水平,才能在大数据时代真正享受属于自己的权利,为社会作出切实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专科生本科生信息素养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